陈长艳
- 作品数:19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施氮量及不同施肥时期对油研九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 2005年
- 对油研九号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等量的氮肥作活棵肥、开盘肥或作腊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等量的氮肥在前中期 (作活棵肥和开盘肥)施、或在中后期(作开盘肥和腊肥)施、或在前后期(作活棵肥和腊肥)施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显著。株高、根颈粗、有效分枝高度、单株一、二次分枝数、主花序长、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角果层厚度、每hm2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增加,并与施氮量间均呈多项式函数关系y=A+Bx+Cx2 +Dx3。相关分析表明,硫甙、芥酸、蛋白质与施氮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含油率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品质性状与施氮量间均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油研九号保优栽培的施氮量为 150kg/hm2,高产栽培的施氮量为 225kg/hm2。
- 陈长艳赵继献任廷波郑治洪
- 关键词:施氮量油研九号腊肥施氯量施肥时期
- 一种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属于紫苏籽油加工技术领域。首先选择一定海拔高度的区域作为种植基地,通过控制紫苏籽含水量得到紫苏籽原料;其次,采用低温冷榨技术对紫苏籽原料进行处理,该方法在提升紫苏...
- 余顺波陈长艳张品李风华龚昊
- 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 2013年
-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有针对性提高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作概述。
- 蔡明鸿周凌陈长艳王世荣罗永高田恩阔
- 关键词:玉米制种
- 播期对油研九号产量、单株鲜重、角果鲜重的影响被引量:7
- 2003年
- 为了搞清油研九号在移栽条件的适宜播期 ,进行了油研九号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播期的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获得高产的播期为 9月 4~ 11日 ;不同播期整个生长进程中的平均单株鲜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并与播期间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 ,平均单株鲜重和最大单株鲜重均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不同播期生长进程中的单株平均角果鲜重间无显著差异 ,但与播期间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 ,不同播期不同时期的单株角果鲜重与生育进程间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
- 任廷波赵继献陈长艳
- 关键词:播种期油研九号单株鲜重杂交油菜
- 杂交油菜新品种天油9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9
- 2010年
- 陈长艳程国平赵继献任廷波李杰张玉清
- 关键词: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 杂交油菜油研817综合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5
- 2010年
- 为加快高产高油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油研817在生产上的推广种植,对其在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试平均产量达169.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4.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0.2 kg/667m2,比对照增产4.1%。区试和生产试验含油率平均为43.94%,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22.61μmol/(g.饼);菌核病、病毒病抗性与对照相近。认为:油研817是一个高产稳产、含油率高、抗耐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杂交优质油菜品种,适应在浙江省及其相似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 余顺波陈长艳邵明波冯跃华
- 关键词:杂交油菜高油配套栽培技术
- 杂交油菜新品种“天油97”
- 2011年
- “天油97”油菜2010年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陈长艳
- 关键词:杂交油菜
- 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9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汤小华陈长艳
- 该课题针对争对油研9号的生育期较长、苗期长势强的特点,开展了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氮肥对产量影响的研究以及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高含油率、高蛋白质、低芥酸和低硫甙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9号)由我所首先选育并实现配套高产、保...
- 关键词:
- 关键词:栽培油研9号
- 不同施氮量、密度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4年
- 运用裂区试验研究了密度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密度、施氮量以及密度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达 30 0 0kg/hm2 的栽培措施是每hm2 施纯氮 2 70kg、密度 18万株。产量性状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 :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群体有效角果数、主花序长通过群体干物重对产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并与产量间均呈显著的相关性 。
- 任廷波赵继献陈长艳
- 关键词:油研九号裂区设计施氮量油菜
- 冷榨紫苏油的营养成分与质量评价
- 2025年
- 【目的】探明紫苏油的品质特点及营养价值,为研发紫苏油相关产品及消费者选择膳食食用油提供参考。【方法】以低温冷榨紫苏油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苏油中脂肪酸、植物甾醇、角鲨烯、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含量,分析2018—2024年紫苏油营养品质及质量指标。【结果】紫苏油脂肪酸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比达81.92%,其中,α-亚麻酸含量占比高达67.27%,远超其他食用植物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达10.04%;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低于8.00%。紫苏油中甾醇类营养物质包括8种有效成分,总量为481.31mg/100g,其中,β-谷甾醇平均占比达71.46%。此外,紫苏油中还含有角鲨烯139.32 mg/kg,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877.87mg/kg,胡萝卜素4615μg/100g,营养成分含量高、种类丰富。从紫苏油质量指标看,黄曲霉毒素B1、苯并(α)芘、总砷与铅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酸值为0.96~2.50mgKOH/g,达紫苏籽油二级油质量标准;过氧化值为0.37~3.37mmol/kg,达紫苏籽油一级油质量标准。【结论】紫苏油中α-亚麻酸含量高于65%,甾醇总量高于400 mg/100g,角鲨烯含量高于120 mg/kg,胡萝卜素含量高于4000μg/100g,达特级紫苏油标准,是一种高亚麻酸、高甾醇、高角鲨烯、高胡萝卜素的优质食用植物油。紫苏油中黄曲霉毒素B1、苯并(α)芘、总砷、铅、酸值与过氧化值均达国标水平和欧盟标准,可解决常见食用油中亚麻酸含量低、功能营养物质缺乏等问题。
- 罗建彪余顺波周思璇陈长艳张品
- 关键词:紫苏油低温冷榨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甾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