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玲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疼痛及镇痛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总结肿瘤介入治疗后疼痛特点,探讨其合理镇痛治疗原则。方法235例肿瘤患者共接受了489次介入治疗,统计疼痛发生率,分析疼痛的相关因素。重度疼痛患者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止痛,观察疼痛变化趋势和镇痛药的不良反应。21例次使用了超前镇痛。结果术后24小时内出现疼痛289例次,疼痛发生率60.1%,重度疼痛221例次,45.1%。介入后疼痛与栓塞剂、靶血管水平、多脏器同时治疗、合并基础慢性癌痛密切相关。单独使用即释强阿片类药物,可使52.1%重度疼痛患者在一天内明显缓解,其余重度疼痛者需联合使用强阿片类药物,3天以上可明显缓解。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介入后疼痛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超前镇痛可减轻介入后疼痛程度。结论介入治疗后疼痛是急性疼痛,以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指导,首选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镇痛,安全、有效。超前镇痛应有良好效果。
- 李忱瑞纪雪莲李槐史仲华许飞周纯武陈玉玲
- 关键词: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疼痛镇痛治疗
- 335例纵隔肿瘤病人麻醉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温故知新为纵隔肿瘤病人的麻醉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 回顾 335例纵隔肿瘤病人的麻醉过程 ,总结特殊纵隔肿瘤的麻醉经验。结果 多数病例麻醉过程顺利 ,2 5例出现呼吸循环危象 ,8例术后不能拔除气管内插管。但无一例死亡。结论 小的纵隔肿瘤麻醉处理无特殊。巨大纵隔肿瘤及纵隔肿瘤压迫气管致呼吸道梗阻患者 ,麻醉插管应慎重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麻醉中 ,中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可以应用 。
- 陈玉玲孙莉
- 关键词:纵隔肿瘤呼吸道梗阻胸腺瘤麻醉
- 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病人的麻醉探讨
- 1999年
- 我院胸外科自1990年至1996年共收治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患者25例。其中18例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应用了非去极化肌松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14~59岁,平均年龄37岁。术前合并高血压3例,心动过...
- 陈玉玲孙莉杨文芳刘雄华
- 关键词:胸腺肿瘤重症肌无力麻醉
-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比较及对血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以及血糖的变化情况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6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 ,按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镇痛 (PCA)组和肌肉注射镇痛 (MI)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 ,监测围麻醉期病人血糖的变化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组镇痛效果优于MI组 ,前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 (VAS)低于后者 (P <0 .0 5 )。PCA组血糖浓度相对恒定 ,并且低于MI组 (P <0 .0 5 )。结论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PCA镇痛效果良好 ,能有效地降低疼痛所致的应激反应 ,有助于术后恢复。
- 郑春京陈玉玲孙莉
- 关键词:病人自控镇痛镇痛效果血糖
- 贲门癌、食管癌术后病人自控镇痛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比较贲门癌、食管癌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与传统的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对血氧饱和度 ( Sp O2 )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方法 4 2例在全麻下行贲门癌或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 ,术前检查肺功能正常 ,随机分为肌注哌替啶组 ( D)和病人自控镇痛组 ( PCA)。 D组患者术后感觉疼痛时肌注哌替啶镇痛 :PCA组由病人或家属自行静注吗啡 1m g镇痛 ,每次间隔时间至少 5分钟。术后回病房即刻、2、4、8、12、2 4、4 8小时进行随访并记录镇痛评分 ( VAS)、Sp O2 、平均动脉压 ( MAP)、心率 ( HR)、呼吸频率 ( RR)及不良反应等 ,术后 7天随访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 0~ 4 8小时比较两组 Sp O2 ,差异无显著性 ,PCA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 D组 ,P<0 .0 5或 P<0 .0 1。术后 7天肺部并发症 D组为 4例 ,而 PCA组仅 1例 ,P<0 .0 1。结论 静脉 PCA用于肺功能正常的贲门癌、食管癌术后镇痛 ,对 Sp O2无影响 ,镇痛效果明显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 ,优于传统的肌注哌替啶 ,是一种用于胸部手术后镇痛更为理想的方法。但临床应用中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 陈玉玲孙莉王海燕邹亮
- 关键词:贲门癌血氧饱和度病人自控镇痛血氧测定法
- 联合用药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阿片类止痛药联合辅助用药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合理治疗晚期癌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VAS评分大于3分,用单一阿片类止痛药物治疗后,VAS评分仍大于3分,止痛效果欠佳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加大单一阿片类止痛药剂量,B组26例阿片类止痛药联合辅助用药治疗。通过对两组止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对镇痛治疗满意度的比较,探讨阿片类止痛药联合辅助用药治疗晚期癌痛的优点和可行性。结果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镇痛效果显著,VAS评分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下降。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阿片类止痛药联合辅助用药治疗晚期癌痛可以减少阿片类止痛药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沈华郑春京杨文芳陈玉玲孙莉
- 关键词:癌痛治疗联合用药VAS评分
- 肿瘤病人不必忍受疼痛
- 2005年
- 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我国调查证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各期癌症病人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的占51%-61%。
- 陈玉玲孙莉
- 关键词:癌症疼痛肿瘤病人癌症病人人中WHO
- 腹膜后肿瘤患者的麻醉处理体会
- 1999年
- 陈玉玲孙莉刘雄华承耀忠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麻醉副作用
- 未经诊断的腹膜后嗜铬细胞瘤四例报告
- 2000年
- 陈玉玲孙莉刘雄华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
- 麻醉前三小时禁水对病人有益且安全
- 1995年
- 手术病人全麻前6小时禁食禁水是一直被采用的常规。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实际禁水时间远远超过此时限,导致明显口干、口渴等不适。根据国外文献报道,我们将46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缩短禁水时间至全麻前3小时,麻醉诱导后的胃液总量和pH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病人口干、口渴症状明显改善,且无一例发生胃液反流,因此我们认为此改进安全有益,值得推广。
- 冯素瑜张继荣陈玉玲
- 关键词:禁食禁水胃液量反流麻醉前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