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祥
- 作品数:14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南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药学专业独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0
- 2010年
- 开展临床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是改革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脱离实际,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各门药学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郭留城尚慧杰陈永祥
- 关键词:药学实践教学
- 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理中汤治疗胃溃疡大鼠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理中汤治疗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理中汤低剂量组(6 g·kg~(-1))、理中汤高剂量组(12 g·kg~(-1))与雷尼替丁组(0.3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乙酸注射法制备GU大鼠模型,连续给予相应的药物2周。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大鼠胃组织PI3K mRNA、Akt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理中汤低、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结构正常,水肿、充血症状明显减轻,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大鼠胃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大鼠胃组织PI3K mRNA、Akt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理中汤可明显降低胃溃疡大鼠血清炎症水平,下调大鼠胃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可能与调控PI3K/Akt通路有关。
- 陈永祥王明娟周舟
- 关键词:理中汤胃溃疡PI3K/AKT通路《伤寒论》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技术是近年迅速发展并推广应用的原位分析技术,通过校正模型的建立实现对中药进行无损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分析技术,将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应用。
- 吕萍陈永祥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中药
- 文献传递
- 化肝解毒汤调控TLR4信号传导通路抑制慢性乙型肝炎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化肝解毒汤调控TLR4信号通路抑制慢性乙型肝炎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SPF级SD大鼠50只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余下10只记为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化肝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水飞蓟宾组和模型组。化肝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9.2、4.6、2.3 g/kg化肝解毒汤;水飞蓟宾组灌胃50 mg/kg水飞蓟宾胶囊;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oll样受体4(TLR4)、转录因子NF-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含量。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纤维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LR4、MyD88、NF-κB、TGF-β1 mRNA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LR4、MyD88、总NF-κB、胞核NF-κB、胞质NF-κB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清TLR4、NF-κB、TGF-β1、HA和LN水平模型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水飞蓟宾组和化肝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肝小叶结构已破坏,肝小叶被假小叶替代,肝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大量胶原纤维增生。水飞蓟宾组和化肝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出现好转,其中化肝解毒汤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接近。大鼠肝组织TLR4、MyD88、NF-κB、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水飞蓟宾组和化肝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肝组织胞质NF-κB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水飞蓟宾组和化肝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
- 陈永祥周舟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TLR4信号通路
- 豨莶草药效学概述被引量:11
- 2018年
- 豨莶草有一定毒性,且毒性强度与苍耳子相当,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安全剂量,合理用药;豨莶草性寒味苦,归肝、肾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豨莶草的临床应用形式可能与传统的归经理论相悖,即豨莶草在肝肾经之外的部位富集,并产生一定的药理学活性,如毒性、止泻作用等。药效学研究发现豨莶草具有抗炎镇痛、保护肝肾、改善心脑血管、抗肿瘤、治疗急性肠炎、创伤修复、治疗帕金森病的功效,临床应用已不局限于中医"性味归经"。但是目前豨莶草的药理学活性、药效物质基础还不明确,其临床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更深入的药理学活性组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吕萍陈永祥张振巍李月梅
- 关键词:豨莶草药效学性味归经
- 唐栀子提取物对脑出血大鼠认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观察唐栀子提取物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认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通过双盲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唐栀子环烯醚萜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Ⅳ型胶原酶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参考Longa评分法筛选建模成功大鼠模型进行后续实验。建模1d后唐栀子环烯醚萜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7.5、15、30mg·kg^(-1)剂量的唐栀子环烯醚萜苷,假手术组与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治疗1周。期间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情况,通过平衡木行走实验观察大鼠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治疗1周后,将大鼠麻醉取出脑组织检测脑组织含水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病灶组织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3d后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大鼠在2min内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灶组织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唐栀子环烯醚萜苷中、高剂量组大鼠3d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3d后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灶组织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唐栀子提取物环烯醚萜苷可改善脑出血大鼠认知、运动功能,缩小脑水肿面积,可能与调节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迟栋陈永祥
- 关键词:脑出血细胞凋亡
-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被引量:18
- 2011年
- 针对现有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弊端,从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贯穿任务教学方法,加强仿真模拟实践课程等方面着手,对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
- 卢建峰杜利月郭留城陈永祥
- 关键词:药学专业实践教学
- 大承气汤治疗对胃肠功能障碍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各20只。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腹膜炎所致胃肠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筛选建模成功大鼠模型进行后续实验(各组保留15只)。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给予大鼠大承气汤干预,记录各组大鼠药物灌胃治疗1d、3d、7d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末次给药20min后,采用酚红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胃残留率及胃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胃动素(MTL)、P物质(SP)、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残留率与胃肠推进率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MTL、S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SS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模型组大鼠TNF-α、IL-6与MDA水平持续升高,IL-10、SOD水平持续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残留率与胃肠推进率均明显提高(P<0.05),血浆MTL、S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S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3d大承气汤组大鼠TNF-α、IL-6与MDA水平持续升高,IL-10、SOD水平持续降低,3d后发生转折。治疗7d大承气汤组大鼠TNF-α、IL-6与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IL-10、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以上指标与治疗7d假手术组相近(P>0.05)。结论:大承气汤可以改善炎症所致大鼠胃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缩小炎症反应及调节MTL分泌有关。
- 陈永祥王明娟迟栋
-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大承气汤
- 野菊中一个新的倍半萜及其α-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全草中的萜类成分及其α-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葡聚糖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野菊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HR-ESI-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PNPG法测试化合物对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从野菊中分离得到12个萜类成分,分别鉴定为:野菊酸A(1)、5-epi-eudesma-4(15)-ene-1β,6β-diol(2)、litseachromolaevane A(3)、11-αH-dihydrodehydrocostus lactone(4)、(+)-9β-hydroxyeudesma-4,11(13)-dien-12-al(5)、cnicothamnal(6)、viridiflorol(7)、3β,8α-dihydroxy-13-methoxyl-4(14),10(15)-dien-(1αH,5αH,6βH,11αH)-12,6-olide(8)、(3R,3aS,6aR,9aR,9bS)-azuleno[4,5-b]furan-2(3H)-one,decahydro-3-(methoxymethyl)-6,9-bis(methylene)(9)、(3R,3aR,4aS,8aR,9aR)-naphtha[2,3-b]furan-2(3H)-one,decahydro-3-(methoxymethyl)-8a-methyl-5-methylene(10)、aucklappalide A(11)和cneorubin X(12)。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9和10为新天然产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2、5、7具有一定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
- 闫欣陈永祥张秀芝
- 关键词:野菊
- 香砂六君子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16只)、模型组(16只)、维酶素组(10只)、香砂六君子汤低剂量组(10只)、香砂六君子汤中剂量组(10只)、香砂六君子汤高剂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溶液联合饥饱失常饮食控制法制备CAG模型,连续造模16周。造模16周后,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维酶素组给予维酶素溶液(50 mg/kg)灌胃,香砂六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6、12、24 g/kg,每天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取材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胃组织病理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以及胃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胃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组织TGF-β1、PI3K/p-PI3K和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组大鼠一般状况、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TL水平高,Gas、SS水平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和香砂六君子汤组血清MTL水平低,Gas、SS水平高(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IL-6、IL-1β、TNF-α水平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和香砂六君子汤组胃组织中IL-6、IL-1β、TNF-α水平低(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TGF-β1、PI3K、AKT mRNA表达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和香砂六君子汤组胃组织中TGF-β1、PI3K、AKT mRNA表达低(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量及PI3K/p-PI3K、AKT/p-AKT高(均P<0.0
- 闫欣陈永祥张秀芝
-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症转化生长因子Β1磷脂酰肌醇-3-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