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弟

作品数:46 被引量:302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疫苗
  • 13篇肝炎
  • 12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8篇儿童
  • 8篇病毒
  • 7篇乙型肝炎疫苗
  • 6篇乙肝
  • 6篇重组乙型肝炎
  • 6篇加强免疫
  • 5篇重组乙型肝炎...
  • 5篇免疫
  • 5篇疾病预防
  • 5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毒性肝炎
  • 4篇乙肝疫苗
  • 4篇接种
  • 4篇结核
  • 3篇乙型病毒
  • 3篇乙型病毒性肝...

机构

  • 27篇浙江省疾病预...
  • 12篇宁波大学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丹阳市人民医...
  • 4篇东南大学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开化县疾病预...
  • 2篇丽水市疾病预...
  • 2篇浙江省衢州市...
  • 2篇玉环县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卫生厅
  • 1篇台州市仙居县...
  • 1篇丹阳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仙居县...
  • 1篇浙江省丽水市...
  • 1篇上虞市疾病预...
  • 1篇衢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4篇陈永弟
  • 15篇姚军
  • 9篇孙建中
  • 8篇顾华
  • 7篇李倩
  • 7篇梁晓峰
  • 7篇崔富强
  • 6篇陈恩富
  • 6篇王富珍
  • 6篇沈灵智
  • 5篇蒋征刚
  • 4篇凌罗亚
  • 3篇吕华坤
  • 3篇王蓓
  • 3篇詹一
  • 3篇方春福
  • 3篇叶慧青
  • 3篇林锋
  • 3篇陈荣富
  • 3篇潘东霞

传媒

  • 5篇中国农村卫生...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科研...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5
  • 4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对策
2004年
陈永弟
关键词:传染病
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危险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危险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30对病例和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全程接种4273人,免疫失败率为8.3%,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乙肝家族史与免疫失败有统计学关联(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肥胖、有乙肝家族史是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1.029-2.722、3.198-25.760和3.999~35.820。结论:控制体重、禁烟、预防家庭内交叉感染可促进免疫成功。
陈永弟姚军陈恩富凌罗亚符剑
关键词:成人免疫乙肝疫苗
医院预防保健人员培训需求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各级各类医院中从事公共卫生相关防保人员培训需求情况,为今后制定培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表对浙江省内各级医院中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保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1.65%的人需要外出参加培训,82.54%的人外出培训是因为岗位工作需要;女性和高学历人员对外出培训的需求更高;56.07%的人认为每次培训2~3天比较合适,82.71%的人认为每年参加1~4次培训比较合适;防保人员对现场调查和处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需求最大。结论应根据医院防保人员的需求合理组织安排培训时间、次数,创新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顾华戴学伟孙建中陈永弟叶慧青詹一潘东霞
关键词:预防保健
高及中流行区儿童血源乙型肝炎疫苗接种11~14年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儿童是我国控制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策略优先考虑的免疫对象.自大规模接种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3].但自儿童接种过血源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后,长期的免疫效果如何,对接种后是否会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es,HBV)而成为慢性HBV携带者,一直被关注也存在争议[4-6].
陈永弟梁晓峰姚军崔富强王富珍沈灵智方春福陈荣富刘灿磊郑小华
关键词:免疫效果评价疫苗接种儿童流行区慢性HBV携带者血源乙肝疫苗
社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儿童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利用社区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502例乙肝病毒感染儿童和2 046例未感染乙肝病毒儿童感染相关因素信息进行整理,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出生地、乙肝家庭史、手术史、乙肝疫苗接种史6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大年龄、女性、有乙肝家庭史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因素。结论扩大免疫人群,尤其是尽早对家庭内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其他易感成员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在巩固乙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提高首针接种及时率是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陈永弟姚军陈恩富李倩何寒青符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不同剂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加强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加强免疫是提高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滴度的有效途径。国内对加强免疫的必要性存在争议。如有的从免疫细胞特异的回忆反应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加强免疫似无必要;有的从乙肝病毒携带率与免疫后间隔时间相关性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心引,以增加免疫效果。
陈永弟梁晓峰姚军崔富强王富珍沈灵智严传富郑小华
关键词:中国仓鼠卵巢细胞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病毒携带率抗体阳性率回忆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5~16年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高流行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Surface Antigen,HBsAg)流行率≥8%]儿童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5~16年的免疫效果。方法 2009年9月,在HBV高流行区选择<1岁完成基础免疫且未加强免疫过HepB的5~16岁人群,同时按2︰1在HBV中流行区(人群HBsAg流行率2%~7%)选择<1岁完成基础免疫且未加强免疫过HepB的5~16岁人群作为对照,采集静脉血,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HBsAg,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 Antigen,Anti-HBc),进行阳性率、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比较。结果 HBV高流行区5001人的HBsAg阳性率为1.50%,Anti-HBc阳性率为4.52%,HBV感染率为4.66%;Anti-HBs阳性率为47.33%,GMC为77.68mIU/ml(毫国际单位/毫升)[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73.00mIU/ml~82.65mIU/ml];HBV中流行区2665人的HBsAg阳性率为0.15%,Anti-HBc阳性率为3.56%,HBV感染率为3.60%;Anti-HBs阳性率为38.09%,GMC为73.72mIU/ml(95%CI66.92mIU/ml~81.22mIU/ml)。HBV高、中流行区人群的HBsAg阳性率、Anti-HBc阳性率、HBV感染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24~60.262,P<0.05)。结论 HBV高流行区人群接种HepB5~16年后,免疫效果良好。
姚军梁晓峰陈永弟崔富强蒋征刚李倩王富珍沈灵智方春福陈荣富苏美芳郑小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儿童
公共卫生人员职业培训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顾华蒋征刚蒋健敏严剑波史玮林君芬郭妤洁陈慧萍项海清孙建中蒋辉权王爱萍何凡张人杰陈彬朱大方江涛陈永弟陈胜林方跃伟陈奕黄学敏翁景清宣志强陈松华高筱萍郑大伟
该项目来源于《浙江省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培训现状与需求研究》(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S2011-14)、《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研究》(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2013A004)。通过...
关键词:
关键词:人力资源建设
不同剂次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加强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次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汉逊酵母)(HepB-HPY)加强免疫效果。方法选择出生时完成乙肝疫苗(HepB)基础免疫的>5岁儿童1981例,采集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仅抗-HBs阳性者接种1剂次、抗-HBs阴性者接种3剂次10μg HepB-HPY,免后1月采血检测抗-HBs。结果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1剂次和3剂次HepB-HPY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38.62%、95.66%和99.75%,三者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794~1736.113,均P<0.05)。抗-HBs阴性者加强免疫1剂次和3剂次后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2.93%和9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82,P<0.05);加强免疫1剂次、3剂次HepB-HPY后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783.23 mIU/ml和2463.97 mIU/ml,抗体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01,P<0.05)。与免前抗体浓度水平<1 mIU/ml的儿童相比,抗-HBs滴度在1~10 mIU/ml的儿童加强免疫1剂后抗体阳转率和GMC都要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结论采用10μg HepB-HPY对5~8岁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1剂次、对9岁以上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3剂次,免疫效果良好。
沈灵智陈永弟蒋征刚李倩陈恩富梁晓峰崔富强姚军
关键词:加强免疫
浙江省医疗机构防保人员人力资源状况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及以上医院的防保部门承担了大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基础工作。随着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加快培养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满足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浙江省县级及以上医院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的防保人员进行调查,为今后制定公共卫生人才发展计划,建立适合浙江省公共卫生人员培养的模式提供依据。
戴学伟顾华陈永弟孙建中
关键词:防保人员人力资源状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事业发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