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水钫

作品数:2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中药
  • 4篇门诊
  • 3篇用药
  • 2篇药房
  • 2篇药师
  • 2篇药物
  • 2篇医院门诊
  • 2篇用药分析
  • 2篇双氯芬酸
  • 2篇退药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 2篇门诊药房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谷胱甘肽
  • 2篇关节炎
  • 2篇合理用药
  • 2篇分子
  • 2篇风湿

机构

  • 21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陈水钫
  • 6篇郑重践
  • 6篇陈雪梅
  • 5篇舒文琳
  • 5篇林森林
  • 3篇黄铮
  • 3篇郑乾文
  • 2篇彭连共
  • 2篇林亚云
  • 2篇蔡颖莲
  • 2篇陈慧
  • 2篇江昌铭
  • 2篇苏志坚
  • 2篇许燕玲
  • 2篇张敏
  • 2篇吕美玲
  • 1篇卢文芬
  • 1篇纪凤卿
  • 1篇许东伟
  • 1篇申九妹

传媒

  • 5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消化道出血合并心房颤动的华法林使用分析
2018年
分析1例消化道出血合并心房颤动的华法林使用情况。患者于入院前四个月开始使用华法林,入院诊断消化道出血后暂停华法林的使用,入院第三天,已无活动性消化道出血,重新启用华法林的使用。加强患者使用华法林的用药教育至关重要。
陈水钫郭瑶尝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心房颤动华法林
唑来膦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和RA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风湿科确诊为RA合并OP的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在使用甲氨蝶呤、补充钙剂的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只用甲氨蝶呤和钙剂。两组疗程2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24个月腰椎和全髋的骨密度(BMD)、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血尿酸(BUA)、血清钙(Ca)及血清磷(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2、24个月腰椎BMD、T值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治疗24个月全髋BMD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个月RF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24个月Scr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治疗24个月Ca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12个月P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甲氨蝶呤可以明显改善RA合并OP患者的腰椎BMD,延缓全髋BMD的丢失速度,二者具有协同抑制RA疾病活动度的作用。
陈水钫陈雪梅张倩郑重践
关键词:骨质疏松唑来膦酸甲氨蝶呤骨密度
厦门市中医院超说明书用药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分别分析了二甲双胍、多塞平、螺内酯、西地那非、沙利度胺、羟氯喹和甲氨蝶呤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结果:我院超说明书用药合理。加强超说明书用药规范性和合法性的制度建设,是目前医疗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许燕玲陈水钫
关键词:多塞平螺内酯西地那非沙利度胺羟氯喹
一种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包括,金线莲4份‑8份、葛花8份‑12份、枳椇子4份‑8份、茯苓8份‑12份及陈皮4份‑8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有效地减少肝脏组织病理损...
郑乾文彭连共陈水钫李劲松林亚云黄艺惠陈文娟林森林蔡颖莲林漪清
我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点评分析
陈水钫郑重践
基于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的生育毒性中药特性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生育毒性中药的特点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TCMSTD)中具有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和遗传毒性的中药材,收集其药性、药味、归经、毒性分类、临床表现、毒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具有生育毒性的中药材共55种,其药性属温性[20种(36.4%)]和寒性[15种(27.3%)]居多,药味以苦、辛占比较高[苦-辛、苦和辛味分别占30.9%(17种)、23.6%(13种)和18.2%(10种)],归经多为肝、肺、脾和肾[分别占58.2%(32种)、38.2%(21种)、38.2%(21种)和34.5%(19种)],其生育毒性的表现主要为男性或女性生殖机能损伤、胚胎生长发育异常和遗传/细胞毒性,其结果可能导致怀孕率降低、流产、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等。有已知生育毒性成分的中药材共29种,涉及35种毒性成分。其中30种毒性成分已知毒性靶点,涉及11个靶点。较常见的毒性靶点包括甲状腺激素受体β、细胞色素P4501A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β。结论生育毒性中药的药性多属温性和寒性,药味多苦、辛,归经多为肝、肺、脾和肾经,主要通过改变机体内分泌、干扰性激素代谢等途径影响生育能力和胚胎发育。
蔡颖莲杨文华张敏郑重践林森林林漪清陈水钫陈雪梅
关键词:中药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发育毒性
尿酸与急性胰腺炎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5年
目的本研究采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从遗传学角度探究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发病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中提取尿酸和AP的工具变量进行全面MR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其中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加权模式及简单模式5种方法,主要基于IVW的结果判定因果关联,P<0.05表示暴露对结果有因果影响,将比值比(OR值)作为评价因果关联强度的指标。结果尿酸与AP的发病存在因果关系(IVW:P=0.027,OR=1.194),且呈反向因果关系(IVW:P=0.043,OR=0.989)。结论MR研究表明,尿酸水平的升高是AP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林漪清陈水钫郑乾文
关键词:尿酸急性胰腺炎
银杏酮酯及其HP-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山柰素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银杏酮酯颗粒及其HP-β-环糊精包合物大鼠灌胃后体内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血浆标本水解后,经乙酸乙酯提取,以甲醇-水-磷酸为流动相;1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灌胃银杏铜酯颗粒及其包合物后,检测血浆药物浓度。药时曲线采用DAS药代计算程序处理。结果槲皮素在2.6~264.0μg.mL-1,山柰素在1.2~12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果表明GBE50经包合后,槲皮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分别为(0.219 4±0.034 5)mg.L-1、(4±1)h、(0.872±0.243)h.mg.L-1、(0.843±0.431)h.mg.L-1;参比制剂中槲皮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分别为(0.164 6±0.004 1)mg.L-1、(8±3)h、(0.434±0.132)h.mg.L-1、(0.577±0.143)h.mg.L-1。GBE50经包合后山柰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分别为(0.016 3±0.003)mg.L-1、(1±0.2)h、(0.077±0.023)h.mg.L-1、(0.09±0.04)h.mg.L-1;参比制剂中山柰素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分别为(0.015 5±0.002)mg.L-1、(8±3)h、(0.023±0.003 5)h.mg.L-1、(0.026±0.011 2)h.mg.L-1.以槲皮素计,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6.10%;以山柰素计,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46.15%。结论该法准确,适用于槲皮素和山柰素血浆浓度的测定;制备的银杏酮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与银杏铜酯颗粒相比,吸收明显增加。
赵建彬卢文芬陈水钫漆林艳陈建海
关键词:银杏酮酯包合物槲皮素山柰素药动学
托法替布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托法替布是一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型靶向药物。随着进入医保目录,托法替布将迎来崭新的时代。该文分别对托法替布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总的说来,托法替布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控,与生物制剂相比,具有可以口服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对传统合成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但其在中国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更多的研究数据来证实。
陈水钫舒文琳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柳氮磺吡啶致超敏反应综合征被引量:2
2020年
1例40岁女性患者因脊柱关节炎服用柳氮磺吡啶0.75 g、3次/d。服药第20天,患者全身出现皮疹,逐渐加重,伴发热、淋巴结肿大和脾大,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14.4×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0.82×10^9/L,尿潜血(+++)、丙氨酸转氨酶8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96 U/L,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考虑与柳氮磺吡啶有关。停用柳氮磺吡啶,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同时辅以抗感染、抗过敏、保肝等治疗。8 d后皮疹开始消退,瘙痒好转;18 d后皮疹基本消退,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
陈水钫郭瑶尝
关键词:柳氮磺吡啶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