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彤

作品数:12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液
  • 6篇血液透析
  • 3篇导管
  • 3篇静脉
  • 3篇激酶
  • 2篇蛋白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预后
  • 2篇肾病
  • 2篇隧道
  • 2篇透析患者
  • 2篇内瘘
  • 2篇尿激酶
  • 2篇自体
  • 2篇自体动静脉内...

机构

  • 12篇遵义市第一人...
  • 1篇遵义医药高等...

作者

  • 12篇陈彤
  • 10篇罗国鸿
  • 10篇班遵浦
  • 5篇李忠发
  • 2篇袁立英
  • 1篇罗亚丹
  • 1篇赵瑾
  • 1篇陈海
  • 1篇张方顺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外健康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PTA扩张动脉后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扩张动脉后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内瘘切除重建术,观察组(3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PTA扩张动脉后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对比组间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内瘘开始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内径、透析血液量、自然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静脉内瘘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PTA扩张动脉后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内瘘功能良好且远期通畅率较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陈彤廖效竹李忠发陈昕刘小静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肾康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评价肾康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MHD治疗和相应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肾康注射液4个疗程共6个月。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对MHD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心功能指标及机体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收集患者血液,检测肾康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浆鸢尾素水平变化,并分析血浆鸢尾素水平与治疗组微炎症、氧化应激水平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肾康注射液治疗可显著缓解MHD患者胸闷气短、乏力和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P<0.05),下调心力衰竭标志物脑钠肽水平、降低MHD患者QT离散度并显著提高其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受损的心功能(P<0.05);此外,肾康注射液治疗还可以降低MHD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增加抗氧化酶含量,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水平(P<0.05);肾康注射液治疗明显增加MHD患者血浆鸢尾素水平,治疗组血浆鸢尾素含量与机体氧化应激及微炎症水平呈负相关,与心功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可改善MHD患者心功能,可能与其增加血浆鸢尾素水平,从而降低机体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廖效竹陈彤陈海王雪春罗国鸿
关键词:肾康注射液维持性血液透析心功能微炎症
橙皮苷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橙皮苷(Hesp)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O)组、肾脏I/R(I/R)组和肾脏I/R+Hesp处理(I/R+Hesp)组;在机制探讨中给予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0.3mg/kg)进行干预。I/R+Hesp组在肾脏I/R术前连续3d给予Hesp(100mg/kg,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处理。采用右侧肾切除伴左侧肾血管结扎45min再灌注24h方法建立肾脏I/R损伤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肌酐(Cr)与尿素氮(BUN)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损伤程度;TUNEL染色评估凋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析及丙二醛(MDA)含量评估氧化应激反应。Western印迹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I/R组比较,I/R+Hesp组Bax、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Hesp组磷酸化(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Hesp组肌酐(Cr)、尿素氮(BUN)蛋白表达及肾小管损伤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Hesp通过PI3K/AKT依赖性途径在I/R肾脏凋亡及氧化应激关键致病环节发挥保护功能。
陈彤班遵浦罗国鸿袁立英廖效竹
关键词:橙皮苷肾缺血再灌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糖尿病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后期失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及血糖控制情况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后期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70例经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HbA1c<7%组、HbA1c≥7%组,比较各组内瘘后期血栓率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270例患者中非糖尿病患者171例,糖尿病患者99例。糖尿病患者中HbA1c<7%者56例,HbA1c≥7%者43例。共有97例(36%)发生动静脉内瘘后期血栓形成,非糖尿病组、HbA1c<7%组、HbA1c≥7%组后期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9%(n=50)、30%(n=17)、51%(n=22)。非糖尿病组和HbA1c<7%组血栓发生率均低于HbA1c≥7%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非糖尿病组血栓发生率与HbA1c<7%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可能为自体动静脉内瘘后期血栓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血糖控制水平差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内瘘血栓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的重要原因。
陈彤班遵浦
关键词:糖尿病动静脉内瘘
定期尿激酶微泵注入预防血透隧道导管功能不良及血栓形成的体会
2016年
探讨预防血透隧道导管功能不良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入选的患者每月定期予尿激酶5 万u 加入生理盐水至50ml 共2 管(尿激酶总量10 万u,浓度为0.1 万u/ml),分别自隧道导管动、静脉端微泵注入10ml/h,共5 小时。常规每月1 次,如导管功能不良无改善,在凝血功能安全范围内,必要时每月2-3 次,治疗后给予肝素封管。结果24 例患者经定期尿激酶预防性微泵注入治疗后,导管平均使用时间27 月,平均年畅通率达71%-79.1%,透析时血流达到200-300ml,无出血、肺动脉栓塞等副作用发生。结论 本方案可有效预防隧道导管功能不良,安全性高,减少了患者导管血栓形成及堵塞的风险,保护了患者的血管通路。
罗国鸿班遵浦陈彤廖效竹李忠发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尿激酶溶栓
肾病综合征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背景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等症状,动脉硬化危险性增加,探讨其影响因素是疾病诊治的关键点之一。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6月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炎性因子、脂质代谢指标、动脉硬化指数(ASI)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SI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脂蛋白(LP-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全血白细胞计数(WBC)、24 h尿蛋白(24 hUpro)、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清蛋白(ALB)、总蛋白(T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4.3%(27/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s-CRP、LDL-C、LP-α、FBG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HDL-C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随访18个月后,观察组ASI高于入院时,且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SI与LP-α、TC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hs-CRP、LDL-C、LP-α、FBG、HDL-C是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袁立英何鸿班遵浦张方顺罗国鸿陈彤罗亚丹赵瑾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动脉硬化微血管并发症超敏C反应蛋白
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分析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血液透析是抢救和治疗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重要措施。建立良好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是进行急诊和短时血液透析及等待永久性血管通路成熟以前的关键,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现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探讨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中出现的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以期能够寻找最佳的血液透析的置管方法。
罗国鸿班遵浦陈彤廖效竹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
百令胶囊对蔗糖铁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蔗糖铁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9月于我院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础治疗,对照组再给予蔗糖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2.0 g,口服,3次/d,4周为1个疗程。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DA、GSHP及SOD三项指标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5次蔗糖铁后,两组的MDA水平均显著升高,GSHP和SOD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5次蔗糖铁4周后,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下降,GSHP和SOD水平显著升高,与注射5次蔗糖铁后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在注射5次蔗糖铁4周后与注射5次蔗糖铁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有效干预蔗糖铁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彤班遵浦罗国鸿廖效竹李忠发
关键词:肾性贫血氧化应激百令胶囊
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RF)非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肾内科就诊的CRF非透析患者64例,给予规范西医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2.0 g,口服,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血肌酐水平、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血清IL-6和CRP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CRF非透析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51.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肌酐水平显著下降(P〈0.05)。除体能评分外,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过程。结论:百令胶囊辅助治疗CRF非透析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水平,改善肾功能,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血清IL-6和CRP水平,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
陈彤班遵浦罗国鸿廖效竹李忠发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非透析百令胶囊生活质量
定期尿激酶微泵注入预防血透隧道导管功能不良及血栓形成的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血透隧道导管功能不良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对入选的患者每月定期予尿激酶5万u加入生理盐水至50ml共2管(尿激酶总量10万u,浓度为0.1万u/ml),分别自隧道导管动、静脉端微泵注入10ml/...
罗国鸿班遵浦陈彤廖效竹李忠发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激酶凝血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