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叶桃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3篇眼病
  • 3篇弱视
  • 3篇斜视
  • 3篇保健
  • 2篇蛋白
  • 2篇眼保健
  • 2篇人血浆
  • 2篇屈光
  • 2篇屈光不正
  • 2篇纤维连结蛋白
  • 2篇结蛋
  • 2篇结蛋白
  • 2篇儿童弱视
  • 1篇蛋白类
  • 1篇调节力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学龄前儿童弱...

机构

  • 15篇广州市儿童医...
  • 5篇广州市中医医...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作者

  • 15篇陈叶桃
  • 9篇项道满
  • 8篇周红梅
  • 8篇毛娅妮
  • 5篇冯光强
  • 5篇熊新云
  • 5篇徐惠英
  • 4篇黄业贤
  • 3篇王建勋
  • 2篇任国梅
  • 2篇杨为中
  • 1篇谢婉花
  • 1篇叶惠贞
  • 1篇戴丽冰
  • 1篇张志意
  • 1篇梁佩红
  • 1篇邹宝兰
  • 1篇郭梦翔
  • 1篇陈孜
  • 1篇梁纳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别配戴远近用镜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根据近雾视疗法的原理,给轻、中度近视的青少年分别配戴远、近用眼镜,即阅读距离时戴用比远用镜减少-1.50DS的眼镜,观察对近视发展的影响。并与远近用眼都戴同一屈光度眼镜的学生进行比较。临床共观察1579例,分为观察组(A组)782例,对照组(B组)797例,观察2年,发现A组较B组近视发展速度减缓,两年间A组增加屈光度的例数较B组少8.5%。两组比较,经x2检验P<0.01,说明分别配戴远近用镜有减轻调节力和视疲劳,减慢近视发展的作用。
徐惠英陈叶桃
关键词:调节力近视发展
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在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0年
在广州市内5间医院,用纤维连结蛋白(FN)对383眼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病人进行临床研究,其中FN治疗组观察309眼,治愈216眼(69. 9%),平均治疗天数6. 5 d,好转83眼(26.8%),平均治疗天数 9. 6 d,无效10眼(3. 2%);对照组观察 74眼,治愈 43眼(58.1%),平均治疗天数 8.7 d,好转 11眼(14.9%),平均治疗天数12.1d,无效20眼(2.7%)。两组比较,FN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1)。
任国梅谭见容赵昆明陈孜杨为中陈叶桃徐惠英程建新
关键词: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
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早期手术的方法。材料与方法 :13例先天性内斜视病人 ,应用客观方法检查斜视度数。在患者 6个月大后 ,即进行早期手术。结果 :对 13例 3岁以下斜视病人 ,平均年龄 2 1 6个月 ,手术一次总成功率为 80 %。手术设计与大龄儿童并无差异。结论 :早期手术的先天性内斜视病人手术设计 ,可循常规方法进行。采用客观斜视测定的方法 ,可以提高先天性内斜视儿童早期手术一次成功率。
项道满陈叶桃毛娅妮周红梅熊新云黄业贤
关键词: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手术方法
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对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作用(英文)
2005年
背景: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on,FN)在炎症中起修复作用,能否用于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尚无定论。目的:观察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FN)对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作用。设计:设立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中医院、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对象: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病变383眼。其中治疗组309眼,对照组74眼。方法:治疗组:用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滴眼2h1次;对照组:10g/L甲基纤维素滴眼2h1次。两组均口服维乐生2粒/次,3次/d,结合病情用抗菌或抗病毒治疗。用药后隔天或每天复查,并用10g/L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症状,荧光素钠染色结果,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根据患者症状,荧光素钠染色结果,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评定结果,治疗组随访观察309眼,治愈率为69.9%。平均治疗天数6.5d。对照组治愈率58.1%,平均治疗天数为8.7d。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纤维连结蛋白滴眼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比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任国梅戴丽冰叶惠贞梁佩红梁纳杨为中陈叶桃徐惠英程建新
关键词:纤连蛋白类血浆
儿童眼病筛查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对儿童眼病进行初步筛查的实用、便利的方法和工具。方法利用红光反射试验 (Bruckner Test)原理,使用特殊儿童验光仪,对门诊儿童眼科病人分别进行常规观察、眼病筛查检查,结合临床验证眼病筛查方法的使用价值。比较各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对于几种常见儿童眼病,通过典型病例观察,总结出可以应用眼病筛查实践的、特异性儿童眼病眼部图像改变。就筛查的有效性分析,PR-2000筛查方法组敏感性为99. 8%,特异性为97.9%。就实用性分析,PR-2000筛查方法组的阳性预测价值为94.1%,阴性预测价值为99.9%。结论儿童眼病筛查是一种简单快捷的眼病筛查手段,能够早期发现许多儿童眼部异常。可以用作儿童眼科的常备工具,也可以用于初级儿童眼保健。
项道满曾芳玲陈叶桃冯光强黄业贤王建勋毛娅妮周红梅
关键词:儿童眼病保健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3例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采用泼泥松、吡啶斯的明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童康片、百令胶囊治疗,均观察1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占73.9%,对照组占30.0%;复发率治疗组13.04%,对照组70.00%。两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确有很好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陈叶桃徐惠英
儿童眼病筛查的方法与实践被引量:2
2000年
项道满陈叶桃熊新云毛娅妮周红梅
关键词:屈光不正疾病调查眼病
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群体筛查和早期干预模式的建立推广的系列研究
冯光强项道满黄业贤郭梦翔毛娅妮周红梅陈叶桃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1、该项目组提出了儿童屈光不正的筛查检查仪器的构想,并与相关医疗器械公司合作,研究开发出屈光不正筛查仪-PR2OOO。2、应用该技术在广州进行3岁前儿童屈光不正的筛查。3、在广州市及华南地区推广这一适用...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屈光不正弱视治疗
儿童眼病筛查法在群体儿童眼保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通过对部分散居和幼儿园的儿童眼病筛查 ,研究儿童眼病筛查的方法。 【方法】 对使用自动验光仪进行了研究 ,报告了使用该仪器检查一些儿童眼科疾病的特征性图像。 【结果】 发现眼病筛查检查对儿童常见眼科疾病的特征性图像。 30 0 0例儿童进行眼病筛查的结果。发现各种屈光不正 4 0 0例 ,占 10 %~ 2 5 % ;下睑内翻倒睫 10例 ,占 0 .3% ;核性白内障 12例 ,占 0 .4 % ;玻璃体浑浊 6例 ,占 0 .2 %。 【结论】 使用此类特殊仪器能够帮助眼科医生发现包括斜视、屈光不正等眼部病变 ,并以此为线索对视觉功能进行评估 ,为儿童眼科进行一般的眼病筛查、体检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项道满陈叶桃熊新云毛娅妮周红梅
关键词:眼病筛查保健儿童
计算机辅助儿童斜视客观定量检查及其可靠性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传统斜视检查法有赖于被检者的合作,使获得年幼儿童的斜视度非常困难。为解决这一困难,我们研究客观诊断儿童斜视的方法,并对其可靠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数码照相电脑分析的"儿童斜视客观诊断方法",客观检查儿童斜视度数,并将此检查方法与三棱镜检查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儿童斜视客观诊断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对于中轻度斜视,两种检查方法结果接近,而对于大度数斜视,"儿童斜视客观诊断方法"与传统的三棱镜检查方法偏离较大。"儿童斜视客观诊断方法"获得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结论客观斜视定量诊断斜视患者的斜视度数方法是必要和可行的,
项道满王建勋周红梅冯光强毛娅妮陈叶桃
关键词:儿童斜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