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卫忠

作品数:580 被引量:5,037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7篇专利
  • 245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2篇建筑科学
  • 107篇交通运输工程
  • 24篇矿业工程
  • 20篇水利工程
  • 15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理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9篇隧道
  • 51篇围岩
  • 50篇应力
  • 47篇混凝土
  • 46篇岩石力学
  • 46篇支护
  • 37篇岩体
  • 35篇软岩
  • 30篇衬砌
  • 29篇盾构
  • 27篇岩土
  • 27篇隧道工
  • 27篇隧道工程
  • 26篇本构
  • 25篇蠕变
  • 23篇岩石
  • 23篇渗流
  • 20篇地应力
  • 19篇有限元
  • 17篇公路

机构

  • 529篇中国科学院武...
  • 166篇山东大学
  • 47篇中交第二公路...
  • 31篇中国科学院大...
  • 22篇长江大学
  • 18篇山东科技大学
  • 15篇兖州煤业股份...
  • 12篇河海大学
  • 7篇山东财政学院
  • 6篇中铁第四勘察...
  • 6篇兖矿集团有限...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中煤科工清洁...
  • 3篇长江科学院
  • 3篇里尔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绍兴文理学院
  • 3篇中水北方勘测...

作者

  • 545篇陈卫忠
  • 172篇谭贤君
  • 110篇杨建平
  • 96篇田洪铭
  • 78篇伍国军
  • 76篇赵武胜
  • 76篇于洪丹
  • 70篇杨典森
  • 50篇袁敬强
  • 46篇李术才
  • 36篇贾善坡
  • 34篇朱维申
  • 31篇郭小红
  • 30篇戴永浩
  • 17篇郑朋强
  • 17篇邱祥波
  • 16篇王辉
  • 15篇马永尚
  • 14篇乔春江
  • 13篇陈培帅

传媒

  • 88篇岩石力学与工...
  • 88篇岩土力学
  • 1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0篇地下空间与工...
  • 8篇煤炭学报
  • 5篇山东大学学报...
  • 4篇水利学报
  • 4篇第四届海峡两...
  • 3篇现代隧道技术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2011年公...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中南公路工程
  • 2篇2007年地...
  • 2篇第8次全国岩...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年份

  • 20篇2025
  • 24篇2024
  • 26篇2023
  • 29篇2022
  • 35篇2021
  • 24篇2020
  • 22篇2019
  • 22篇2018
  • 28篇2017
  • 33篇2016
  • 23篇2015
  • 22篇2014
  • 23篇2013
  • 18篇2012
  • 44篇2011
  • 29篇2010
  • 22篇2009
  • 18篇2008
  • 14篇2007
  • 12篇2006
5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变形与控制模拟试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变形与控制模拟试验系统,包括随动吊装平台、作动器、控制系统等,每个作动器包括加载垫块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加载垫块对缓冲层进行加载,且驱动装置固定在环形箱体反力架上,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相...
陈卫忠谭贤君张朝轩田洪铭谷云龙王晓妹施峥嵘
临海浅埋富水明挖隧道底板合理支护参数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沿海地区深基坑设计施工都十分重视其抗浮问题,在深基坑开挖前掌握抗拔桩对于基坑隆起和围护结构变形及受力规律十分重要,其研究成果对于节约工程成本和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港珠澳大桥侧接线拱北海关隧道明挖段为依托,首先建立抗拔桩与土体的硬接触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对于抗拔桩模拟的合理性,采用极差分析法研究底板不同桩长和桩径加固对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增大桩长可更有效地减小地表沉降,增大桩径可更好地控制连续墙的变形,增大桩长和桩径都可以很好地控制坑底隆起。
田田陈卫忠于建新郑鹏强袁敬强
关键词:抗拔桩数值模拟合理支护
深部急倾斜煤层偏压巷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急倾斜煤层由于受特殊的地质结构和高地应力影响,煤层巷道开挖后易出现地层错动、垮塌的特点,施工中冒顶、底臌现象异常突出,巷道支护极其困难.通过对新集三矿-700 m煤探巷道进行现场勘查与试验,针对该急倾斜软岩巷道变形非对称...
郑朋强陈卫忠袁敬强于建新杨帆
关键词:参数优化
模拟地下工程大变形缓冲层支护机理的试验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地下工程大变形缓冲层支护机理的试验装置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壳体,呈圆筒状的刚性结构;柔性套体,布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柔性套体的内侧用以与泡沫混凝土试件的表面紧贴;两个压盖,用以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
陈卫忠谭贤君田洪铭伍国军
文献传递
一种断层破碎带软岩地应力估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层破碎带软岩地应力估算方法,包括:获得硬岩地区的三个主应力的地应力测试结果,以确定硬岩地区的原始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硬岩地区的原始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硬岩地区的大地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硬岩地区的大地坐标...
陈卫忠李喆田洪铭张广泽王栋杨建平田云
一种双旋式压力脉冲转换器以及水力压裂注液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旋式压力脉冲转换器以及水力压裂注液装置,双旋式压力脉冲转换器包括双扇形密封件、内螺旋转子和外转环套,双扇形密封件与内螺旋转子固连构成转动体,双扇形密封件具有两个扇形封板;内螺旋转子上设置有两个螺旋扇面体...
杨典森周再乐陈卫忠周云杨建平
文献传递
高地应力软岩卸压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软岩卸压施工方法,其步骤是:A、锚喷支护施工,锚喷支护施工必须紧跟掌子面,清除危岩;B、泡沫板挂设,进行聚苯乙烯泡沫板挂设施工;C、仰拱开挖及U型钢架设,衬砌成环,对钢架间隙进行喷射混凝土复喷;D...
陈卫忠田洪铭郭小红乔春江
文献传递
复杂气候与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陈卫忠谭贤君杨建平李术才郭小红黄胜伍国军田洪铭王辉吕森鹏戴永浩于洪丹曹俊杰王者超乔春江
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最东端,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马蹄形大拐弯处,这里是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作用力最剧烈的地区。依托工程嘎隆拉隧道是世界上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第一条隧道,也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两个不同气候带的特长隧道,受...
关键词:
关键词:隧道工程泡沫混凝土
裂隙岩体加索支护模型及其工程应用被引量:21
2004年
根据预应力锚索与裂隙岩体的联合作用机理,在深入研究了裂隙岩体的损伤断裂变形特性以及锚索的空间锚固效应后,建立了一种加索支护模型模拟锚索对裂隙岩体的加固效果。将建立的力学模型用于指导一岩体边坡工程的支护设计与施工,取得了显著效果。
张强勇李术才陈卫忠
关键词:裂隙岩体支护设计与施工
某地下电站厂房围岩稳定性及锚固效应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某地下电站厂房围岩属于一种断续节理裂隙切割的节理岩体,其围岩采用了锚杆、锚索加固。作者采用三维断续节理岩体的弹性损伤本构模型、损伤演化方程及损伤岩锚柱单元支护模型分析围岩加固前后的稳定情况,结果表明,能较好地反应围岩的渐近破坏过程和锚杆(索)的加固效果。这些理论成果对设计有参考价值,并对工程实践有指导意义。
李术才陈卫忠朱维申邱祥波
关键词:断续节理岩体本构模型围岩稳定性锚固效应锚杆加固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