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全
- 作品数:38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病时职业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陈克全张庆元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性别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甲亢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
- 1998年
- 石春华严柏相严明钟永宁孙全新刘祖松陈克全王天龙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促甲状腺激素甲亢患者精神病学促甲状腺素神经精神症状
- 急诊PCI对AMI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浆P-选择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意义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10例AMI患者分为急诊PCI治疗组58例和非急诊PCI治疗组52例,分别于入院即刻、入院24 h和4周进行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检测,急诊PCI组于PCI术中行冠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分析两组在入院不同时间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变化的差异及急诊PCI组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在入院即刻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入院24 h和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诊PCI组中单支病变患者P-选择素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P<0.05)。结论 PCI可导致体内P-选择素和hs-CRP表达增加,而且P-选择素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CI术前检测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对于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先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明吉王刚王丽陈克全张桐艳
- 关键词:急诊PCI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
- 不同专业大学生CPI-RC测试分析
-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RC),对医疗系(医疗组)和管理系(管理组) 一年级的212名学生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医疗组Cs(进取能...
- 祝家胜孙全新陈克全罗建武
- 关键词:CPI大学生人格心理能力
- 文献传递
-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分析
- 2007年
- 范杉阮芳陈克全黄忠樊云仙
- 关键词:发病情况分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饮食结构发病年龄发病规律
- 不同专业大学生人格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商秀珍祝家胜曾德志陈克全祝峰郑忠烈
- 关键词:专业大学生人格分析心理健康指导人际交往人格状况
-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分入技术治疗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210例冠心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单纯球囊扩张术43例,冠脉内支架术36例.结果:冠脉造影组其中心肌梗塞82例、造影阳性率
- 王银环陈克全叶华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内
- 文献传递
-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4例伴发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Ⅰ(常规治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组,23例)、研究组Ⅱ(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21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0例),均治疗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监测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Ⅰ患者HAMD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研究组Ⅱ和对照组(P<0.01),研究组Ⅱ患者HAMD评分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Ⅰ患者HbA1c水平的改善明显好于研究组Ⅱ和对照组(P<0.05或<0.01),而研究组Ⅱ和对照组患者HbA1c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抑郁症,且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 孙全新段武钢陈克全郭衍坤
- 关键词:抑郁症帕罗西汀心理疗法
-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对照研究(一):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28例)和利培酮组(28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WMS-RC)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67.9%,有效率为89.3%;利培酮组分别为64、3%和85.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WMS的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MQ)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孙全新曾德志胡正达陈克全
-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28例)和利培酮组(28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WMS-RC)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67.9%,有效率为89.3%;利培酮组分别为64.3%和85.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WMS的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MQ)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孙全新曾德志胡正达陈克全
-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