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金融
  • 4篇城市
  • 3篇中国资源
  • 3篇中国资源型城...
  • 3篇农业
  • 3篇资源型
  • 3篇资源型城市
  • 3篇经济结构
  • 3篇国资
  • 3篇二元经济
  • 3篇二元经济结构
  • 3篇产业转型
  • 2篇农业政策
  • 2篇区域金融
  • 2篇区域经济
  • 2篇区域经济增长
  • 2篇金融发展
  • 2篇经济增长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产业结构

机构

  • 15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5篇陈先勇
  • 2篇张秀生
  • 1篇傅振邦
  • 1篇施思
  • 1篇周洋
  • 1篇王皓
  • 1篇丁小强

传媒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经济评论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国有资产研究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陈先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区域资本形成中金融有其特殊的联合功能,从而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还在于金融于经济具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这种调整产生经济结构重组的直接推动力.发达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
陈先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发展金融结构
文献传递
从分业到混业: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被引量:3
2002年
为提升金融业的竞争能力,2001年台湾地区陆续推出了《信托业法》、《金融机构合并法》和《金融控股公司法》等,彻底打破了分业经营的格局。随后,台湾地区金融机构掀起了一场重组的热潮,至2001年底,台湾地区己批准14家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完善法规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金融控股公司下设子公司并内设“防火墙”的形式,实现其资产负债的多样化,以提高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其改革的思路及实践经验,对大陆金融业的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陈先勇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从收入、风险和收入分配三方面进行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近年来,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试从农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经营风险和分配关系的影响出发,评价它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农村合作社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风险和减小收入差距。
陈先勇周洋施思
关键词:农村合作社风险分摊基尼系数收入分配
区域金融市场——中小商业银行民营化的内在驱动力被引量:12
2003年
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支持,特定区域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当地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高度垄断的国有银行体制造成大量信贷资金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抽血"行为,是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中小商业银行定位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在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方面拥有国有大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信息优势。但目前我国政府主导模式下的中小商业银行却"克隆"了国有大银行的常见弊端而逐渐丧失了其高效、务实、灵活的特点。建立一个以民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区域金融支持系统应该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途径之一。
陈先勇
关键词:区域金融市场中小商业银行民营化金融体制改革
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要素的解析被引量:13
2007年
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一元化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然明显,是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导致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并长期存在。数十年来,中国实施的一系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农业和非农业政策措施,在某些方面或总体上存在着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土地节约型和劳动力使用型技术的开发与扩散、非农业部门就业的迅速增长、行政性负担的减少和农业科技体制的创新及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经济一元化的关键。
陈先勇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农业政策
城市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以湖北省为例被引量:36
2012年
从城市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影响的机理出发,基于湖北省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对这三者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城市化和第二产业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都具有长期的正的冲击效应;但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明显的冲击效应,城市化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但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城市化的冲击效应并不明显。
傅振邦陈先勇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二元经济结构
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撑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金融的发展通过提高储蓄率与储蓄-投资转化比率而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则使生产扩大产出增长,并通过金融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与R&D资本水平的提高,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地增长。在货币化金融化发展较早的地区,区域经济增长能够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从而发展更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试图在全面理解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解释和论证,并提出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发展支持政策。
陈先勇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金融发展金融支持技术进步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因素解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05年
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一元化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导致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并长期存在。土地节约型和劳动力使用型技术的开发与扩散、非农业部门就业的迅速增长、行政性负担的减少和农业科技体制的创新及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经济一元化的关键。
陈先勇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农业政策
湖北省农业增长要素的测度与结构调整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以CD函数为基础,提出了对农业经济增长要素测度的基本计量模型,然后通过对湖北省1990年—2004年农业增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湖北省农业增长的结构进行了解析,并在探讨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对农业增长的特殊意义的基础上,对湖北农业增长的结构调整提出了系统的思考。
陈先勇
关键词:技术进步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