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刚
- 作品数:97 被引量:34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用于虚拟轨道列车的牵引导向协同控制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虚拟轨道列车的牵引导向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建立虚拟轨道列车动力学模型;S2、基于目标轨迹获取虚拟轨道列车与目标轨迹的相对位置;S3、计算各节车循迹导向控制目标;S4、根据列车运行速度信...
- 陆正刚王泽汉
- 一种低噪声地铁车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噪声地铁车轮,包括地铁车轮本体和降噪减振结构,所述降噪减振结构包裹在车轮轮辐处,由内到外依次为采用水基隔热阻尼涂料的减振层、使用铝泡沫吸声板的吸声层、使用非硫化型丁基橡胶材料阻尼层、使用铝板的隔声层。...
- 沈圣陆正刚
- 文献传递
- 铁道车辆主动、半主动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1年
- 主要研究具有空气弹簧悬挂系统转向架的铁道车辆 ,提出采用主动、半主动悬挂策略来改善车辆的垂直运行平稳性 ,并由此提出随机最优控制 ,阀控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悬挂等三种不同悬挂控制策略。在最优控制和阀控主动控制策略中 ,空气弹簧既被用作二系悬挂元件 ,又被用作控制执行元件。在半主动悬挂策略中 ,连接空气弹簧和附加空气室的节流孔直径将按照控制规律来调节。理论及参数研究表明 :这些控制方式是有效的 ,最后给出了阀控悬挂的实验结果。
- 陆正刚
- 关键词:空气弹簧铁道车辆转向架
- 快捷货车转向架运行安全智能监测系统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介绍了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模式下的转向架运行安全智能监测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行、可靠。
- 陆正刚王洁孙效杰郭帅
- 关键词:转向架运行安全智能监测
- 一种轨道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检测和评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检测和评定方法,针对现有蛇行运动检测方法中因滤波频带较窄而导致能量损失较大以及峰值提取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先基于蛇行运动高阶奇次谐频特性对采样信号滤波得到宽带滤波信号;并在预定的频率...
- 王小超陆正刚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层前向网络的模糊规则自动生成
- 1999年
- 模糊控制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在家电和工业控制中得到重视和应用。模糊规则自动生成是模糊控制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模糊控制的目标就是使得一系列输入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平滑过渡。对于人工神经网可应用于模糊规则自动生成,这是因为人工神经网可用作近似化工具实现这一系列输入与期望输出之间的数据拟合。提出基于多层前向网络的模糊规则自动生成算法(通过数据拟合、有监督的分类),并说明其特点。
- 杨杰黄欣陆正刚
- 关键词: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规则
- 一种基于激光轮廓传感器的轮轨动态位置监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轮廓传感器的轮轨动态位置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S1、在被测轮对的多个方位分别安装激光轮廓传感器,车辆运行过程中,实时采集对应位置轨道外轮廓;步骤S2、将激光轮廓传感器采集的轨道轮廓与实际轨...
- 魏居垚陆正刚雍心剑
- 轮轨接触几何分析及其在Maple下的实现被引量:2
- 2011年
- 为满足列车动力学仿真对轮轨接触点位置的精度要求,采用解析方法建立轮轨空间接触几何的约束方程组,并给出其在二维轮轨接触几何情形时的简化形式。以S1002车轮踏面和UIC60钢轨为例,基于符号计算平台Maple软件对该约束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结果表明:二维轮轨接触时的滚动半径差、接触角差、接触点在车轮踏面和钢轨廓面上的坐标与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Rail中RESGO模块的结果基本相同,表明本文建立的轮轨接触几何约束方程组及其求解是正确的;当摇头角为0.05rad时,二维与三维轮轨接触几何计算所得超前角(或滞后角)的差值最大可达0.07rad。
- 唐辰陆正刚
- 关键词:铁道车辆轮轨关系MAPLE
- 一种基于数据库聚类分析的轮对踏面智能镟修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库聚类分析的轮对踏面智能镟修方法,以带权重的轮缘高度、轮缘综合值和轮缘厚度作为聚类参数,基于k‑means的聚类算法将待镟修的磨耗后车轮踏面分类;并形成每一类典型的磨耗后踏面外形,运用多学科设计优化...
- 陆正刚林宗辉张玉安岳科宇
- 柔性车辆振动和运行平稳性控制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通过对铁道车辆柔刚体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应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理论,提出了通过控制车体的一阶垂直弯曲模态和车体浮沉、点头刚体振动模态,改善车辆运行平稳性的混合控制策略。在最优控制基础上,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作为作动器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实现能量消耗和控制效果的协调。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结果显示:半主动控制策略较好地抑制了车体低阶弹性弯曲振动和车体浮沉刚体振动;车辆运行平稳性性能的改善接近最优控制策略;对车辆系统而言,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的实现是可行的。
- 陆正刚郭慧明
- 关键词:铁道车辆运行平稳性半主动控制磁流变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