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5篇动脉
  • 4篇血糖
  • 4篇病患
  • 3篇动脉内
  • 3篇动脉内膜
  • 3篇动脉内膜中层...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压
  • 3篇中层厚度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内膜
  • 3篇内膜中层厚度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内

机构

  • 19篇蚌埠市第二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校...

作者

  • 19篇陆明
  • 3篇朱兰飞
  • 2篇武敏
  • 2篇吴纲
  • 2篇纪成
  • 2篇吴丽君
  • 2篇李丹丹
  • 2篇李阳
  • 1篇胡小磊
  • 1篇朱月皓
  • 1篇聂玲
  • 1篇纵亚丽
  • 1篇陈向民
  • 1篇刘方平
  • 1篇王静

传媒

  • 5篇淮海医药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糖尿病新世界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基强的松龙脉冲治疗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2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甲基强的松龙脉冲治疗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3例活动期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采用前6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甲基强的松龙50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后6周改为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甲基强的松龙25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计12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测定患者的临床活动性评分(CAS评分)及美国甲状腺协会Graves眼病的分级(NOSPECS),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3例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OSPECS分级与C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4例及恶化0例,总有效率82.6%(19/23)。治疗过程中无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骨折、全身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脉冲治疗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疗效确切、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且不易复发,尤其对病程短、病情较重的活动期患者效果甚佳。
李丹丹陆明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脉冲治疗
个体化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2025年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225例早期DKD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期DK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正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和临床影响曲线分析,对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获益进行验证。结果:225例早期DKD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96例(42.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DKD患者HbA1c(OR=1.436,95%CI:1.159~1.778)、LDL-C(OR=3.508,95%CI:1.686~7.301)、TG(OR=12.366,95%CI:4.229~36.161)升高及合并高磷血症(OR=3.358,95%CI:1.008~11.188)是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TBIL升高(OR=0.553,95%CI:0.459~0.668)是其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ROC和校正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AUC=0.941,模型的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DCA和临床影响曲线分析发现,在各风险阈值下均可临床获益。结论:基于HbA1c、LDL-C、TG、TBIL及是否合并高磷血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预测早期DK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为临床高危患者的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李明朱兰飞陆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接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依据患者研究需求,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延缓患者疾病进一步发展具有显著效果。
李明陆明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初发2型糖尿病
中青年高血压病751例临床分析及治疗对策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疗对策。方法 对我院 1991年 1月~ 1998年 1月 75 1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住院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结果 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肥胖 49.3%、糖代谢异常 19.3%、高脂血症 37.4%、高尿酸血症 3.1%及出现不同程度靶器官损害率为 5 2 .5 %。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出现不同程度靶器官损害率较高 。
陆明陈向民
关键词:高血压中年人青少年统计学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糖尿病肾脏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HDL ratio,MH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5月1日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DKD患者,依据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1期组、2期组、3期组、4期组,比较各组MHR、UACR,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MHR、UACR与DK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出院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依据是否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DK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HR、UACR预测DKD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DKD不同分期患者MHR、UA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期组MHR、UACR最低(P<0.05),分别为(5.35±0.45)、(10.62±2.15),4期组MHR、UACR最高(P<0.05),分别为(9.35±1.02)、(200.50±40.58)。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R、UACR与DKD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867、0.905,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9.71±1.08)%比(12.95±1.17)%]、总胆固醇[(4.80±0.85)mmol/L比(8.56±1.75)mmol/L]、三酰甘油[(1.46±0.22) mmol/L比(3.46±0.52)mmol/L]、血肌酐[(89.12±10.30)μmol/L比(170.44±22.85)μmol/L]、血尿酸[(5.18±0.75)μmol/L比(7.96±1.16)μmol/L]、胱抑素C[(0.90±0.15)mg/L比(1.88±0.42)mg/L]、低密度脂蛋白[(1.89±0.46)mmol/L比(3.85±0.69)mmol/L]、MHR[(4.38±0.29)比(11.05±0.85)]、UACR[(21.69±4.10)比(170.16±2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2.344,95%CI:1.925~2.764)、总胆固醇(OR=2.208,95%CI:1.940~2.476)、三酰甘油(OR=2.234,95%CI:1.986~2.363)、血肌酐(OR=2.328,95%CI:2.025~2.631)、血尿酸(OR=2.351,95%CI:2.082~2.621)、胱抑素C(OR=2.363,95%CI:2.071~2.655)、低密度脂蛋白(OR=2.421,95%CI:2.165~2.676)、MHR(OR=2.489,95%CI:2
朱晓瑞陆明郭劝劝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预后
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血糖监控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与以往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精确性的差异,探讨CGMS在发现低血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其中男36例,年龄范围为24~75岁,年龄(46.8±8.3)岁;女34例,年龄范围为29~71岁,年龄(40.2±9.2)岁。入院后72 h同时用血糖仪进行毛细血管血糖及CGMS监测,5次/d(3餐前、夜间10:00及凌晨),同时收集疾病相关资料,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时段特点及2种测量方式的差异性。结果三餐前及凌晨CGMS血糖值分别为(7.50±1.74)mmol/L、(9.74±2.85)mmol/L、(9.45±2.53)mmol/L、(7.83±2.11)mmol/L,均低于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7.80±1.78)mmol/L、(11.41±3.13)mmol/L、(10.06±2.94)mmol/L、(8.24±2.1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夜间10∶00所测得CGMS血糖值略高于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均有低血糖现象的发生,以凌晨时段最多,总体观察CGMS监测出的例数较常规指尖监测的多,其中以凌晨时段发生低血糖的病例最多,CGMS凌晨测量出的低血糖检出率为18.57%(13/70),高于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7.14%(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餐前及夜间10:00的CGMS较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测量出的低血糖数量上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GMS可实时监控血糖情况,对低血糖的监测较传统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检出效果更优越,可减少后期低血糖的发生。
李明朱兰飞陆明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低血糖
肺癌患者118例纤支镜术前术后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术前咳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纤支镜术前痰检 )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咳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纤支镜术后痰检 )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118肺癌患者在纤支镜检查前后分别做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纤支镜术前痰检阳性率 6 2 .2 5 % (3次 ) ,纤支镜术后痰检阳性率4 4 .0 7%。而纤支镜术前痰检一次的阳性率仅为 2 6 .2 7% ,与纤支镜术后痰检的阳性率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结论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简单易行。同时 ,应重视纤支镜术后痰检的检查 。
纪成陆明
关键词:肺肿瘤脱落细胞支气管镜检查
空腹血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探讨空腹血糖(FPG)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95例入选患者按FPG水平分为4组:组1(FPG<5.6mmo/L)、组2(5.6mmol/L≤FPG<6.1mmol/L)、组3(6.1mmol/L≤FPG<7.0mmol/L)、组4(FPG≥7.0mmol/L),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压、空腹血糖及空腹血脂,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①CIMT随FPG的升高而逐渐增加。②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史、SBP、DBP、LDL-C、HDL-C、TC和TG因素后,组2、组3与组1比较,CIMT有显著性升高(P<0.05);组4分别与组1、组2、组3比较CIMT均存在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自FPG5.6~6.0mmol/L阶段即开始增加,其病变程度在糖尿病早期随着FPG水平的增加而逐步加重。
陆明吴丽君
关键词:空腹血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空腹血糖受损
心率变异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心率变异(HRV)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选择确诊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的24例住院患者为2型糖尿病组(T2DM),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2例为T2DM并高血压组(T2DM-HT),非糖尿病、高血压病的住院患者20例为对照组(Con),全部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HRV分析。结果 T2DM及T2DM-HT组患者HRV的各时域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而与T2DM组相比,T2DM-HT组患者HRV各时域指标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HRV的降低,而高血压则进一步加重HRV的降低,提示高血压促进T2DM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陆明武敏吴纲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心率变异
药物联合运动与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药物联合运动与饮食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与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5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90)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n=90)增加运动与饮食干预,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糖调控情况更优、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与饮食干预,能够有效调控其血糖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李阳陆明聂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调控生活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