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愈合
  • 1篇远端
  • 1篇锁定加压钢板
  • 1篇桡骨骨折
  • 1篇桡骨远端
  • 1篇桡骨远端C型...
  • 1篇胫骨
  • 1篇胫骨骨折
  • 1篇胫骨下端
  • 1篇胫骨下端骨折
  • 1篇外固定
  • 1篇外固定器
  • 1篇外固定支架
  • 1篇外固定支架治...
  • 1篇经皮克氏针
  • 1篇加压钢板
  • 1篇骨折固定
  • 1篇骨折固定术
  • 1篇骨折愈合

机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陈林
  • 2篇赵友明
  • 2篇杨翔
  • 2篇郭伟军
  • 2篇叶聪聪
  • 1篇王波

传媒

  • 2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胫骨下端骨折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利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胫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利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端骨折56例,术前均行骨折端X线检查,证实均为严重移位骨折.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3~14岁,平均10.1岁.所有骨折为闭合性骨折,不伴血管神经损伤.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对两骨折端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6周.详细记录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结果,包括X线检查结果、踝关节活动范围及胫骨长度,最后以Teeny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56例患儿中45例成功随访,时间3~46个月,平均19.4个月.在末次随访时,予踝关节功能Teeny评分:优35例,良7例,可3例.X线片示所有病例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2周,未出现骨骺早闭,无胫骨短缩、成角畸形,术后出现克氏针针道反应4例.术后3个月,所有患儿可以正常步行,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胫骨下端骨折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式,微创,对软组织损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叶聪聪赵友明郭伟军陈林杨翔
关键词:胫骨骨折儿童骨折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两种方法治疗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54例获随访,男29例,女25例;年龄24~68岁,平均45_31岁。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29例(内固定组),按照A0分型:C1型8例,C2型7例,C3型1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外固定支架组),按照A0分型:C1型6例,C2型8例,C3型11例。比较术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对术后6、12个月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除外固定支架组有2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外,其余患者创口均愈合良好。54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1-3个月。内固定组、外固定支架组术后桡骨高度分别为(9.60±0.72)mm、(9.40±0.70)mm,掌倾角分别为(9.55±0.80)。、(9.47±0.71)。,尺偏角分别为(21.40±0.78)。、(21.20±0.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标准,内固定组(3.31±1.17)分和外固定支架组(5.56±1.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P〈0.05)。术后12个月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内固定组(2.66±1.01)分和外固定支架组(3.08±1.0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两种固定方式均能获得较好疗效,锁定加压钢板短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两种固定方式无明显差异,对于桡骨远端严重粉碎骨折无法用钢板内固定时,外固定支架是较好的选择。
杨翔赵友明陈林叶聪聪郭伟军王波
关键词:桡骨骨折外固定器骨折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