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世宏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手术
  • 3篇内障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疗效
  • 3篇疗效分析
  • 3篇白内障
  • 2篇新生血管
  • 2篇新生血管性
  • 2篇新生血管性青...
  • 2篇血管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准分子
  • 2篇准分子激光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小梁

机构

  • 8篇湘南学院附属...
  • 3篇郴州医专
  • 2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12篇郭世宏
  • 7篇朱映芳
  • 6篇雷世奇
  • 5篇刘玉君
  • 3篇樊闻华
  • 2篇陈明
  • 2篇胡春香
  • 2篇邝国平
  • 1篇朱忠凤
  • 1篇陈岁英
  • 1篇胡春香

传媒

  • 5篇湘南学院学报...
  • 2篇郴州医学高等...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膜脱离手术探孔
2008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0例(20眼)在术前用三面镜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在裂孔及裂孔周围行视网膜冷凝放出视网膜下液做硅胶填压及环扎带,最后顶起硅胶填压块证实裂孔位于的膜嵴前坡上,如眼压过低,则玻璃体腔力注入空气或C3F8,术后定期观察视力,玻璃体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随访1—6月,术后视网膜裂孔均闭,完全复位20眼,视力提高20眼,矫正视力〈0.3者6眼,≥0.3者14眼,视网膜下液延缓吸收3眼,7d后完全吸收。冷凝反应:0级2眼,Ⅰ级6眼,Ⅱ级11眼,Ⅲ级1眼。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手术野清晰,操作简便,易掌握,手术效果良好等优点。
雷世奇郭世宏胡春香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显微手术
眼科学教学中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眼科学临床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两个相同专业、相同年级的班由同一组教师教授,A班为先上完理论课再见习,B班为理论与见习穿插进行,比较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对眼科学教学的评价和考试的成绩。结果B班的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对眼科学教学的评价和考试的成绩都要优于A班。结论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穿插进行的教学模式,教师能更好地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较好地运采用PBL教学;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郭世宏朱映芳刘玉君雷世奇樊闻华
关键词:眼科学临床教学教学模式
晶状体核大小的测量及ECCE切口大小的探讨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测量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述摘出的Ⅱ-Ⅴ级晶状体核的大小,探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的长度。方法将摘出的晶状体核按颜色分为Ⅱ-Ⅴ,测量各级核的直径、厚度、前面弧长、后面弧长。结果106个晶体核平均直径6.81mm,厚度3.47mm,前面弧长7.28mm,后面弧长8.04mm,Ⅱ-Ⅴ级核各数值依次增加。结论Ⅱ-Ⅴ级核的大小依次增大,手术切口的长度要与核的后面弧长相当,Ⅱ、Ⅲ、Ⅳ、Ⅴ级核推荐平均切口弦长分别为7、8、9、10mm。
郭世宏樊闻华胡春香朱忠凤
关键词:晶状体核白内障切口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高度近视患者79例共153只眼行LASEK手术,按术前球镜度数分为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随访1—6月。结果LASEK术后刺激症状较轻;术后6月角膜haze发生率低,0级嘶眼(62.1%),0.5级47眼(30.7%),1级11眼(7.2%);术后整体视力随时间均有显著提高(P〈0.05),3月后开始趋于稳定(P〉0.05)。术后各时期3组视力:高度近视组均〉中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P〈0.05)。结论LASEK拓宽了近视激光手术的适应症,对于角膜厚度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朱映芳曾祥嵩郭世宏刘玉君樊闻华胡春香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近视
临界角膜厚度近视患者激光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于薄角膜高度近视患者,通过临床研究摸索出适合该人群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行近视眼激光手术的薄角膜高度近视患者76例(149只眼),随机分为两组,组1使用MoriaM290一次性刀头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组):45例(88只眼);组2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组):31例(61只眼)。术后1d、1周、半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症状、裸眼视力、验光、裂隙灯、眼底镜、眼压、角膜厚度及角膜地形图。结果术后第7天,组1无一眼出现角膜刺激症(0%)。组2仍有5只眼出现(8.2%)。术后第1天,所有术眼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角膜Haze:组1:无一眼出现,组2:所有术眼仅见轻微Haze,多数眼表现为0或1级的Haze,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期角膜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riaM2型90刀头在LASIK治疗高度近视和薄角膜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性,可成为屈光度数高、角膜相对薄患者的首选的安全稳定的术式。
朱映芳郭世宏陈明
关键词:LASIKLASEK近视角膜厚度
准分子激光PTK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excimer laser 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治疗角膜上皮糜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9例11眼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recurrent corneal erosiou)患者,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5~7d,随访3mo^3a。结果:9例11眼中8例10眼一次性痊愈,1例1眼再次PTK治疗痊愈。结论:PTK是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简便有效的方法。
郭世宏朱映芳刘玉君
关键词:PTK准分子激光
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和手术量的没计。方法观察3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后5 d、6月、12月的术后眼位。结果术后5 d正位率87.5%,轻度欠矫3.12%,轻度过矫9.37%,无明显欠矫及过矫。术后6月正位率78.12%,较度欠矫12.5%,轻度过矫6.25%,明显欠矫3.12%,无明显过矫。术后12月,正位率71.87%,轻度欠矫18.75%,轻度过矫患者全部转为正位眼,明显欠矫9.37%,无明显过矫。结论年龄过小(低于4岁)及术后欠矫的患者容易出现回退,术后适度过矫的患者远期正位率高,合理的手术时机,详细的术前检查及精心的手术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刘玉君朱映芳郭世宏陈明
关键词:手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6
2003年
雷世奇邝国平郭世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联合虹膜修补术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报告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中对伴有虹膜损伤者同期行虹膜修补术 1 9例 1 9眼。方法 虹膜根部断离用 1 0 - 0尼龙线褥式缝合于角膜缘内侧 ;虹膜缺损或瞳孔散大用 1 0 - 0聚丙烯线于瞳孔缘作间断缝合。结果 1 9例术后瞳孔均接近圆形 ,大小适中。出现前房出血 1例 ,瞳孔区纤维渗出膜 3例 ,虹膜后粘连 4例 ,角膜水肿 2例。结论 应用虹膜修补术 ,在白内障术中进行 。
郭世宏雷世奇朱映芳谷安琪
关键词:眼前段外伤外伤性白内障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我科从2000年2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3例(23眼),采用中西1 材料和方法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特报道如下:1.1 一般资料
雷世奇郭世宏邝国平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滤过性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