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甜甜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沈阳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污染
  • 3篇滤膜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纳滤
  • 2篇废水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遥感影像数据
  • 1篇饮用水中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影像数据
  • 1篇有机废水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库
  • 1篇玉米
  • 1篇蠕动泵
  • 1篇生物处理
  • 1篇生物污染
  • 1篇施肥

机构

  • 9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郑甜甜
  • 6篇张阳
  • 4篇班允赫
  • 4篇刘蕊
  • 4篇黄丹
  • 3篇金晓莉
  • 2篇杨静
  • 2篇解宏图
  • 1篇张敏慧
  • 1篇齐芳
  • 1篇谭少华
  • 1篇易小祺
  • 1篇王玉
  • 1篇郑甜甜

传媒

  • 4篇辽宁化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饮用水中硝酸盐去除的方法
一种饮用水中硝酸盐去除的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经过预处理的微污染水源水储于供料池中,经由蠕动泵供料液进入纳滤膜过滤组件过滤。浓水回流供料池,纳滤膜渗出液收集测定。过滤时间为3小时,冷却水循环系统将纳滤系统温度保持在...
金晓莉王玉张敏慧谭少华郑甜甜齐芳
文献传递
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其资源化被引量:2
2012年
光合细菌是近些年来研究治理有机污染较为有效的一种兼性厌氧菌,它能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且菌体在肥料饲料和产氢方面也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它将光能利用同环境处理以及新能源的生产三者相结合,是一种经济环保的技术手段。本文从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光合细菌资源化三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更全面的了解光合细菌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金晓莉杨静郑甜甜易小祺张阳
关键词:光合细菌有机废水影响因素资源化
群体感应抑制控制膜生物污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水中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沉积吸附在膜表面,进而生长繁殖,形成了膜生物污染。膜生物污染的控制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基于驱散群体感应体系对膜生物污染进行控制是国内外新兴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传统的膜生物污染控制方法,并阐述了基于驱散群体感应体系控制膜生物污染的研究新进展,并提出前景展望。
郑甜甜黄丹班允赫刘蕊张阳
超滤膜改性技术及其抗污染性能的研究
2013年
超滤作为膜分离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因其能量消耗低,设备体积不大,结构比较简单,工艺流程容易掌握,容易操作等特点。可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其根本原因就是现存的商用超滤膜通量低,易污染,所以需要对它进行改性。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超滤膜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后膜的抗污染性能的变化。
黄丹郑甜甜刘蕊班允赫张阳
关键词:超滤膜基体改性表面改性抗污染性能
纳滤去除水中布洛芬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分别从污染物的纳滤过程、溶液性质以及预接触时间等因素探讨纳滤膜去除环境微污染物布洛芬(IBU)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大布洛芬水溶液在纳滤过程中的通量也随之增大,布洛芬的离子化程度逐渐增大,其与膜面负电荷的互斥作用也增强,布洛芬溶液的纳滤过程持续保持较高的截留性能;加入天然有机物(NOM)后,布洛芬溶液膜通量明显降低,截留率值增大,膜面对IBU的吸附量降低;预接触时间的增大,对IBU的纳滤过程起始通量影响较大,膜面对IBU的累积吸附量变化并不大.
黄丹郑甜甜刘蕊班允赫张阳
关键词:PPCPS布洛芬纳滤膜分离技术
高盐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高盐废水中高浓度的盐类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采用物化法处理,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难以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采用生物法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目前仍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介绍了高盐废水的来源,嗜盐菌的特征。综述了生物法处理含盐废水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杨静金晓莉郑甜甜
关键词:高盐废水嗜盐菌
一种基于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施肥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适用于农作物施肥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施肥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同步采集目标种植区域的时空多维数据,构建多模态数据立方体;生成种肥配比决策向量;根据所述种肥配比决策向量,控制机械精量种肥同...
郑甜甜解宏图霍海南杨雅丽张蕾马盼邓芳博李玉珠
膜法生产饮用水过程中纳滤膜生物污染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在地表水生产饮用水过程中纳滤膜上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以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其纳滤膜在不同过滤时间的主要污染生物种类。通过对膜的水通量、进出水的水质变化等条件进行膜污染的研究,其结果表明纳滤膜对水中生物去除效率很高;通过对提取不同时期污膜上微生物DNA进行PCR-DGGE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发现,在污染的纳滤膜上,变形菌纲、杆菌属的细菌则成为了优势细菌。研究为减轻膜生物污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郑甜甜黄丹班允赫刘蕊张阳
关键词:纳滤PCR-DGGE
免耕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有机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免耕条件下农田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固碳潜力和增碳培肥效果的影响,为优化东北黑土区农田秸秆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黑土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保护性耕作研发试验基地,以免耕+无秸秆覆盖(NT-0)为对照,设置免耕+低量秸秆覆盖(NT-1/3)、免耕+中量秸秆覆盖(NT-2/3)和免耕+高量秸秆覆盖(NT-3/3)三种处理,试验持续9年后对不同土层(0~5 cm、5~10 cm、10~20 cm、20~40 cm)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及储量(SOCs)、可溶性有机碳含量(DOC)及有效率(DE)、氧化稳定系数(K_(os))进行分析,并利用碳库活度(CL)和碳库活度指数(CLI)计算分析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①与NT-0相比,NT-2/3和NT-3/3处理的表层0~5 cm的SOC含量分别增加了22.31%和29.37%(P<0.05)。仅NT-3/3处理显著增加了0~40 cm的SOCs。②与NT-0相比,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对0~20 cm的DO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NT-1/3处理20~40 cm的DOC含量显著降低,NT-2/3处理5~10 cm的DE显著增加、增加幅度达到25.29%,K_(os)显著降低、降幅为20.56%。③与NT-0相比,NT-2/3和NT-3/3处理次表层5~10 cm的CL和CLI显著增加;且NT-2/3和NT-3/3处理的CPMI与NT-1/3相比分别增加了28.50%和22.50%(P<0.05)。此外,CPMI与全磷(T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考虑促进SOC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中量秸秆覆盖还田效果最佳;若考虑提高SOCs的积累和固碳潜力,高量秸秆覆盖还田效果更好。
周莺杨雅丽张阳郑甜甜郑甜甜解宏图解宏图
关键词:秸秆覆盖量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