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浩

作品数:79 被引量:49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专利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生物炭
  • 22篇土壤
  • 20篇污染
  • 9篇塑料
  • 9篇抗生素抗性基...
  • 8篇热解法
  • 8篇芦竹
  • 8篇木醋液
  • 6篇盐碱
  • 6篇炭基
  • 6篇热解
  • 6篇降解
  • 5篇氮化碳
  • 5篇盐渍
  • 5篇污染治理
  • 5篇环境污染
  • 5篇环境污染治理
  • 5篇光降解
  • 5篇常压蒸馏
  • 4篇盐渍土

机构

  • 79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江苏省水资源...

作者

  • 79篇郑浩
  • 56篇李锋民
  • 24篇王震宇
  • 17篇罗先香
  • 9篇张倩
  • 8篇刘强
  • 6篇陈蕾
  • 5篇郑宇
  • 3篇赵建
  • 3篇石美
  • 2篇徐立立
  • 2篇樊玉清
  • 2篇刘霞
  • 2篇姜志翔
  • 2篇李璇
  • 2篇李冬
  • 2篇夏阳
  • 2篇刘成
  • 2篇宋晓娜
  • 2篇刘国成

传媒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化学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5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生物炭技术的农作物秸秆收购半径与收集站设置的数学模型被引量:1
2019年
生物炭是酸性土壤修复的重要新型材料,生物炭技术是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的新兴技术,而农作物秸秆收集半径和收集站设置是影响农作物秸秆生物炭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假设在农作物秸秆均匀分布的圆形区域建设生物炭生产基地,对影响生物炭生产基地效益的农作物秸秆收购半径进行分析,建立了"农作物秸秆收购半径数学模型",获得其最优收购半径为R=(a-c)/b(其中为单a位质量农作物秸秆相关收益,b为单位质量单位距离农作物秸秆运输费用,c为单位质量农作物秸秆变动成本)。同时进一步分析,建立了"农作物秸秆收集站位置设置数学模型",假设从收集站向生产基地运输单位质量单位距离农作物秸秆费用q比其直接运输至生产基地费用b节约50%时(即q/b=0.5),获得其最优位置为0.49R (其中R为收购半径)。收购半径和收集站模型的建立,为我国北方农业主产区农作物秸秆收集利用提供参考。
崔福君陈丕炜郑浩王震宇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生物炭对宁夏低质土壤中油菜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宁夏地区的淡灰钙土壤养分含量低、保水性差,已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土壤.近年来,生物炭在土壤改良方面表现出的巨大潜力,为淡灰钙土壤的改良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文采用花生壳生物炭(BC)及其改良剂(AD),分别按照0%、1.5%、3%和5% (w/w)的量添加到淡灰钙土壤中,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究其对“宁杂1号”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长及氮(N)素利用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BC的添加对油菜生物量和株高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N的利用有效性,增幅达31.3%~31.9%.AD的施用使油菜生物量和株高分别增加了106%~140%和30.7%~35.0%,但对N的利用有效性无显著影响.AD增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D中的养分弥补了BC养分不足的缺陷,增强了油菜的根际效应,从而促进了油菜生长.可见,宁夏淡灰钙土壤中BC的施用能减少油菜对N肥的需求,而AD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适宜于北方干旱地区低质土壤改良的生物炭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数据.
王震宇宋晓娜陈蕾刘旻慧李冬郑浩
关键词:生物炭淡灰钙土油菜根际效应氮素
一种污水噬菌体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噬菌体抑制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水蓼材料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浸提,以每公斤水蓼材料用2—5升无水乙醇得到提取物;再将该提取物浓缩得到膏状物溶于水,取上清液;上清液用石油醚萃取分层后取水相物...
李锋民石美郑浩
文献传递
芦竹生物炭的表征及其对玉米和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以芦竹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玉米和黄瓜幼苗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500℃制备的生物炭含碳量为73.38%,表面酸性官能团和碱性官能团含量分别为2.71 mmol kg-1和2.9...
邓霞李锋民郑浩王震宇
关键词:生物炭植物生物量根系形态
文献传递
海洋微塑料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
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粒径小于5mm 的微塑料颗粒由于其显著的粒径效应,易被海洋生物摄食,并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倍受...
刘柳青青王潇郑浩罗先香
关键词:生态毒理学效应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炭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滨海湿地盐碱土壤在全球碳氮循环及调节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友好型土壤改良剂生物炭(Biochar,BC)在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前景巨大。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BC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缺乏其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碳氮循环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本文综合分析了施用BC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植被碳库、有机碳库、有机碳矿化及生物固氮、硝化、反硝化、矿化、氨损失等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指出未来应关注长期野外研究,利用宏基因组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阐明BC对土壤碳氮循环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功能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张倩刘冰洁余璐王瑞瑞郑浩罗先香李锋民
关键词:滨海湿地盐碱土壤碳封存土壤退化氮循环
有机蔬菜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赋存特征和食用风险
2025年
有机农业中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的大量施用使得农业土壤成为新污染物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重要储存库和传播源,极大地增加了有机农产品中ARGs的食源性传播风险.然而,不同类型有机蔬菜中ARGs的污染程度及其驱动因素仍尚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以有机种植和传统种植的青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和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为代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16S rRNA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两类蔬菜表面细菌和内生细菌中ARGs和可移动基因元件(MGEs)的丰度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有机种植方式显著促进了蔬菜表面和内生细菌中ARGs的富集,促进程度高达78.9倍和1.99倍.与香菜相比,青萝卜的ARGs富集程度更高.与ARGs相似,有机种植蔬菜内生细菌中MGEs的丰度显著高于传统种植方式的蔬菜,且MGEs的丰度与ARGs的丰度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有机种植方式通过促进基因的水平转移增加了蔬菜内生微生物组中ARGs污染水平.此外,网络分析显示有机种植方式下ARGs与细菌间的相互作用更复杂,富集了30个潜在宿主菌,其中14个细菌属(如Microbacterium、Aeromicrobium、Glutamicibacter)与高风险ARGs(aadA、tetM、floR)显著相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种植方式能够通过引入潜在的ARGs宿主菌和富集MGEs,增加ARGs的人体摄入风险,且与根茎类蔬菜相比,叶菜类蔬菜受有机种植方式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为评估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中可生食蔬菜ARGs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靓栗敏刘一帆郑浩魏子涵王欣怡华健牟明杰罗先香李锋民
关键词:水平基因转移植物内生细菌
一种玉米用生物炭基肥料制备方法及其肥料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用生物炭基肥料制备方法及其肥料和应用,涉及肥料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花生壳制备为花生壳生物炭;2)将花生壳、花生壳生物炭和磷矿粉粉碎过筛;3)将生物炭、尿素、磷矿粉、氯化钾、硫酸锌、花...
郑浩王震宇罗先香陈蕾
文献传递
微塑料与农药污染的联合毒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近海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微塑料不仅能够对生物造成物理损伤,而且塑料中的添加剂如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多溴二苯醚等也会随着塑料的风化而浸出进入环境,对生物产生毒害,同时,微塑料还能吸附海洋环境中的其他污染物,从而对生物产生联合毒性作用。本文综述了微塑料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微塑料能够吸附海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滴滴涕,从而可能导致这些污染物在海洋生物组织中富集,对人类健康存在直接或间接危害。最后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微塑料与农药污染联合毒性作用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邹亚丹徐擎擎张哿王宇擎刘成郑浩李锋民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农药食物链
海水中ARGs污染的生物炭基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中ARGs污染的生物炭基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属于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屑生物炭、贝壳粉和凹凸棒石进行烘干后,再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与海藻酸钠溶液进行混...
郑浩李奇映马小涵孙晓慧陈曼萍韩畴廷李锋民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