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胜

作品数:19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15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运营商
  • 3篇电信
  • 2篇电信运营
  • 2篇业绩
  • 2篇通信
  • 2篇牌照
  • 2篇小灵通
  • 2篇IPTV
  • 2篇厂商
  • 2篇3G
  • 1篇代工
  • 1篇颠覆
  • 1篇电路
  • 1篇电路制造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台
  • 1篇电信市场
  • 1篇电信运营商
  • 1篇对决
  • 1篇新闻

作者

  • 19篇邓胜
  • 2篇陈实
  • 1篇康宁
  • 1篇沈智丽
  • 1篇潘海霞
  • 1篇王琦玲
  • 1篇崔海燕

传媒

  • 19篇IT时代周刊

年份

  • 14篇2005
  • 5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华达3G牌照南柯一梦
2005年
中国第一张TD-SCDMA标准的3G牌照已经发放?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让“主人公”英华达确实风光了一把。然而,这其中涉及的众多关键词。
邓胜
关键词:3G牌照CDMA标准主人公关键词
移动杀手令蓝牙手机遭遇末路?
2004年
网络时代,当人们已经习惯了泛滥的病毒、繁杂的杀毒软件时,有谁能想到同样发展到网络互联的手机,也遭遇到病毒的“垂青”? 只是这次。
邓胜
关键词:蓝牙手机网络互联杀毒软件病毒网络时代
仿造猫如何变成太极虎
2004年
2004年对众多手机厂商而言,是个产量和利润节节后退的年份。但在一片灰色沦落之中,三星电子的业绩就像它带给中国巨大贸易逆差的数字一般鲜红。数年奋斗,如今挺立潮头。人们不禁猜疑,如此波折的风浪中,三星如何取得这等荣耀?
邓胜
关键词:市场营销
专利,3G 盛会前的鸿沟被引量:2
2005年
潜藏的3G价值,让国内厂商垂涎欲滴。然而,3G知识产权基本费用问题却横在中国3G产业与庞大价值之间,各种势力混乱纠缠,相关计算没完没了。
邓胜
关键词:国内厂商3G产业纠缠
台积电为何梦断松江?
2004年
曾繁城博士说过:“大陆的设计能力提升后,和台积电的制造能力相结合,生产出的产品能在中国推广,也能在世界推广。这样,我们的业务才会增长。”正是这个观点,让台积电瞄上了松江,有了改变大陆晶圆代工格局的梦想……但接踵而至的问题让台积电措手不及,只怕松江依然会“淘声依旧”。
邓胜
关键词:台积电晶圆代工
小灵通梦碎上海滩
2005年
小灵通一直被人们认定为过渡阶段的过渡产品。谁也没想到,如今这个过渡者在上海闹得有声有色,甚至让真正的移动运营商都警觉而起。然而,小灵通真能摆脱“过渡”角色。
邓胜
关键词:小灵通移动运营商
心急的电信运营商如何蚕食IPTV
2005年
IPTV的第一张牌照毫无悬念地给了电视台,运营商的所有苦心看似落空了。然而就在第一张牌照诞生的上海。
邓胜
关键词:IPTV电信运营商电视台牌照
硬件还是IBM的核心竞争力吗?
2005年
2005年3月,IBM将PC业务售给了联想。很多人就此认为,IBM从此要将硬件“边缘化”,甚至有人猜测:硬件将不再是IBM的业务重点! 彭明盛的怪招的确让很多人看不懂。“IBM的领头人在拿魔方来整合全世界!”全球IT产业界在2002年也只能发出这样的声音。从这一年开始,这位 IBM的首席执行官手上就总拿着魔方。然而,很多人只看到了魔方的表面,却看不到内核。对于“蓝色巨人”来说,软件和服务只是魔方外在的色块,无论如何缤纷组合,都得绕着中轴转动。这个轴就是IBM赖以发家的硬件。在IBM大中华区,这根轴表现得尤为突出,在PC部门剥离后,他们的魔方之轴会变细变脆弱吗?魔方旋转会变慢减弱吗?魔方的核心价值会有转移吗? 《IT时代周刊》走进IBM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工作团队,走近IBM的对手与客户,祈望触及“蓝色巨人”的灵魂,为人们的疑问寻找答案。而最终的事实是,IBM的一举一动就像它的电视广告,饱含内涵却很难看懂。但是,如果你真正参透“蓝色巨人”的心思,就会发现,硬件一直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自留地”。同样,在中国,IBM的硬件优势无人能及。 2005年1月,权威调查机构IDC报告显示,在销售收入方面,IBM中国连续6年成为国内整体服务器市场的冠军;在工业标准服务器领域,IBM中国连续第6个季度位列第1。在非英特尔架构的UNIX服务器领域,IBM中国保持了销售收入、市场份额第1的领先优势;在外部磁盘存储市场,IBM中国继续领先大中华区市场,连续多年保持第1;而在主机市场,IBM的优势更是无人可以撼动……
邓胜陈实潘海霞王琦玲
关键词:IBM核心竞争力硬件IT产业魔方边缘化
首家中外合资电信企业为啥做不大?
2005年
作为电信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信天在成立伊始就被放在了镁光灯与放大镜下。然而,在成立4年里,除了沉寂3年的经验外,只得来一场疑惑多多的离任以及乏善可陈的业绩数字。
邓胜
关键词:业绩离任试验田放大镜
海信跨国追回商标 首次凸显国家力量被引量:3
2005年
国家力量的出现微调了中外企业的不对称格局。3月6日,中国海信集团(下称海信)与德国西门子集团(下称西门子)就“HiSense”的商标纷争,突然在北京发表了和解声明。一场中欧企业间的商标争夺战在双方即将撕破脸之际,突然变得豁然开朗,双方握手言和。在中国企业大规模“国际化”之前出现,海信的维权行动并非个案,它不啻为我们敲响警钟。商标案为何跨度长达6年之久,强硬的西门子为何在瞬间做出让步?细究其因,海信商标案带来的启发性思考,必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日后维权道路上可资研究和借鉴的一章。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加入WTO后,作为国家力量代表的商务部首度介入中资企业的对外纠纷,其意义和影响绝非成功化解这起国际纠纷般简单。因此,从全方位、大纵深和产业环境的角度下来讨论海信商标案的成败得失很有必要。《IT时代周刊》记者在长期跟踪,深入走访当事各方,以及大量掌握内幕信息的情形下撰写此文,就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引发政经各界的通盘思考。
崔海燕邓胜康宁
关键词:商标海信WTO跨国记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