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车振华

作品数:42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文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文学
  • 5篇俗文学
  • 5篇孔尚任
  • 4篇说唱
  • 4篇说唱文学
  • 4篇桃花
  • 4篇桃花扇
  • 4篇文化
  • 3篇儒家
  • 3篇清代
  • 3篇俚曲
  • 3篇聊斋
  • 3篇聊斋俚曲
  • 3篇《桃花扇》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教化
  • 2篇德教
  • 2篇信札
  • 2篇学史
  • 2篇雅俗

机构

  • 28篇山东社会科学...
  • 5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省社会科...
  • 1篇山东司法警官...

作者

  • 37篇车振华
  • 1篇王鲁娅

传媒

  • 6篇人文天下
  • 5篇文史杂志
  • 5篇民俗研究
  • 4篇中国文化论衡
  • 3篇东岳论丛
  • 2篇蒲松龄研究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戏剧丛刊
  • 1篇文史知识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枣庄师范专科...
  • 1篇戏曲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俗文学”漫议
2016年
“俗文学”与“雅文学”相对而称,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传统。它是通俗的文学、大众的文学,与“民间文学”“平民文学”“民俗文学”关系密切,而又并不完全等同。“俗文学”的语言通俗浅显,注重趣味性、知识性和程式化,各种体裁相互影响,同一题材内容常常为不同的体裁所用,与商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俗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歧视,这与儒家崇尚文学的功利主义、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儒家的“义利观”以及中国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传统有关。研究俗文学,不能把它看作一种孤立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而要把它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中来审视。要防止矫枉过正,不能忽视和贬低雅文学。唯其如此,才能对俗文学进行准确的评判。
车振华
关键词:《中国俗文学史》
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桃花扇》戏剧结构简论被引量:1
2022年
《桃花扇》作为一部伟大的戏剧,无论置之案头,还是搬上舞台,都能感人至深,这与其严谨巧妙的戏剧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桃花扇》在结构上最大的创新就是把男女爱情与忠奸斗争糅合在一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孔尚任为《桃花扇》的每一出剧目都写有“总批”,流露出自己在情节结构安排、艺术表现、史实取舍上所蕴含的深意,方便读者理解剧作。孔尚任借鉴《周易》中阴阳对立的模式来设置人物角色,使得人物性格鲜明,使故事的展开更加流畅。在戏剧体制上,《桃花扇》在全剧正文的四十出之外,又另加了四出,极大地增强了全剧的层次感和条理性。
车振华
关键词:戏剧结构《桃花扇》孔尚任
赵景深论“人民口头创作概论”信札考略被引量:2
2011年
1955年10月至11月,复旦大学赵景深先生围绕着他编写的"人民口头创作概论"讲义,三次与山东大学关德栋教授通信。在这三封未曾发表过的信札中,赵先生体现出对民间文学教学和研究精益求精的精神,并无奈地表达了对以中国文学的实际来适应苏联"人民口头创作"理论而产生的困惑,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民间文学界的学术生态和丰富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都大有裨益。
车振华王鲁娅
关键词:民间文学
季羡林致关德栋信札六通被引量:1
2019年
因为有着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研究领域,季羡林先生与关德栋先生在佛教、梵文、俗文学、中外文化交流等许多研究领域都有交流,他们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在笔者检索到的1955年11月至1987年3月间季先生致关先生的六通信札中,季先生谈学问、叙友情,充分体现出一代学术大家的个性和风采。季先生信札的披露,对于研究其生平和思想将有所裨益。
车振华
关键词:信札
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道德教化被引量:2
2008年
中国古代有以说唱文学等通俗的文艺形式对下层民众进行道德教化的传统。蒲松龄继承了这个传统,他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现实危机感,改编《聊斋志异》的故事而为《聊斋俚曲》,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孝、悌等道德原则作了生动的阐释,为清末民初兴起的改编戏剧、小说以期改良社会风气的热潮开了先河。
车振华
关键词:说唱文学聊斋俚曲道德教化
浅论曹操与“仁”
2004年
干百年来,人们对曹操一直是褒贬不一的,但是在戏剧舞台上,人们对曹操的评价是一致的,那就是贬抑和丑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将其塑造成一个白脸的奸臣形象。人们这样做多是从两方面人手:一是指斥他“窃国”,二是谴责他“滥杀”。无论从哪一个方面人手,都是认为曹操不“仁”。
车振华
关键词:儒家思想历史人物评价历史功绩哲学思潮生平
雅俗共赏已堪重 立根又在文化中——评《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
2008年
中国人说起中国来往往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说起中国的文化来就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这话是对的,但怎么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怎么个“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能说上来的人就不多了。这固然是因为人会短于自知,而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国文化”这个对象的博大和精深。
车振华
关键词:文化中国雅俗共赏人口众多中国文化
《王季思全集》佚文三篇
2011年
王季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研究专家,他从青年起就致力于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在长达七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勤奋严谨,孜孜以求,著述颇丰。其著作主要有《西厢五剧注》、《集评校注西厢记》、《桃花扇注》、《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元杂剧选》、《元散曲选》。
车振华
关键词:王季思中国古典戏曲桃花扇
闺塾师的创意——《笔生花》的隐秘诉求及其在女作家弹词链条中的地位被引量:1
2009年
从陈端生的《再生缘》到侯芝的《金闺杰》、《再造天》,再到邱心如的《笔生花》,清代女作家弹词形成了一个阅读、批评与创作相交织的链条,后一部作品是对前一部作品的回应和再创造。《再生缘》的"颠倒阴阳"引起了包括侯芝在内的闺秀才女的非议,而邱心如在继承《再生缘》"为女子张目"主题的前提下,对故事的框架和具体细节都作了一些巧妙的设置,既隐秘地表达了她的诉求,又使文中的叛逆性始终包含在温情的道德氛围中,体现出她作为闺塾师的创意。
车振华
关键词:《再生缘》
论袁枚散文
按袁枚本人的观点,其散文有古文与尺牍之分.他对于古文是很重视的,虽然没有编一本像《随园诗话》那样的选本来宣扬他的古文观,但是在其文章中,他多次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古文的虔诚态度以及重振古文于萎靡的强烈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
车振华
关键词:散文古文尺牍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