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新
- 作品数:69 被引量:284H指数:9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发生情况,以指导对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的诊治。方法:收集47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组)的临床资料及304例体检老年人(对照组)的相应资料,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年龄分布、合并疾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差异,并比较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骨折组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基线资料及合并其它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与对照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0.67%与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与对照组60~69岁、70~79岁、≥80岁年龄段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8.92%、31.18%、37.43%与5.08%、5.10%、4.55%,两组分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折组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转子间骨折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37.98%)及严重程度均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发生率(22.02%)及严重程度(均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高,以轻、中度低蛋白血症为主,并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转子间骨折较股骨颈骨折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高、程度重。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尤其是高龄的转子间骨折患者,入院后需及时明确有无低蛋白血症,以及时纠正。
- 石利涛赵景新
- 关键词: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低蛋白血症
- 70例肢体软组织肉瘤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肉瘤(LSTS)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LST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LS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病理分期以及手术外科切缘等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LSTS患者局部复发和发生全身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期间,70例LSTS患者中,局部复发患者为15例,局部复发率为21.43%;发生全身转移的患者为22例,全身转移率为31.43%;初治、广泛切除肿瘤以及外科切缘阴性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低;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随着FNCLCC分级和MSTS分期的升高而升高,而与LSTS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以及肿瘤深度无关(P﹥0.05)。结论 LSTS患者应优先考虑广泛切除治疗,高分期、外科切缘阳性和二次治疗的LSTS患者术后应注意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情况的发生。
- 冯震吴薇娜魏俊强张擎柱赵景新
- 关键词:复发
- 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撬拨复位法与切开复位法治疗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93例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撬拨复位组(n=53)和切开复位组(n=40),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撬拨复位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切开复位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撬拨复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8%(2/53),与切开复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3/40,P>0.05);撬拨复位组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8.11%(52/53),与切开复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0%,38/40,P>0.05)。结论:撬拨复位治疗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并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王瑜何曼张猛孔令伟赵景新金宇
- 关键词:儿童切开复位撬拨复位
- 应用解剖学定位方法置入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使用解剖学定位方法置入动力髋螺钉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畸形分析探讨。方法:运用解剖学观察方法,确定动力髋螺钉的颈钉位于股骨颈中央的股骨外侧的入钉点。应用该方法治疗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在X线片上测量动力髋螺钉的颈钉在股骨颈中的位置及采用Harris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手术后的X线显示:32例患者动力髋扩定的颈钉在股骨颈的中央,3例患者位于股骨颈下部,1例患者位于股骨颈的上部。对30例患者随访,随访时间为6~16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的时间为3~4.5个月。对患者采用Harriis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其中23例患者为优,良5例,可2例,优良率高达93%。结论:应用解剖学定位方法置入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能够使动力髋螺钉的颈钉位于股骨颈中央部位,使用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手术人员的X线辐射。
- 闫石刘振虹冯振赵景新张振华董彦君吴立新李成平
-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解剖学
- 封闭式骨肿瘤病理取出装置的实验研究
- 金宇赵景新王瑜孔庆柱冯震魏俊强孔令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肿瘤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骨肿瘤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者相结合,而病理检测在骨肿瘤的诊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穿刺活检在骨肿瘤的诊断中应用广泛,但是不管什么形式的活检都会出现穿刺...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肿瘤肿瘤诊断动物实验
- 应用解剖学定位方法置入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学定位方法置入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解剖学观察,在股骨近端外侧面纵向中央线上,从斜坡顶点向下延续一与斜坡顶点以下2.0 cm处的股骨外侧面的前后直线距离相等的长度而确定一点,该点即为使动力髋螺钉的颈钉位于股骨颈中央的股骨外侧的入钉点。应用该方法治疗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在X线片上测量动力髋螺钉的颈钉在股骨颈中的位置及采用Harris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动力髋螺钉的颈钉位于股骨颈中央部位33例,位于股骨颈下部3例,位于股骨颈上部1例。随访30例,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0~4.5个月。采用Harris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结论应用解剖学定位方法置入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能够使动力髋螺钉的颈钉位于股骨颈中央部位,对提高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对手术人员的辐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手术时没有床旁X线仪器的基层医院其临床意义更为重要。
- 闫石刘振虹冯振赵景新张振华董彦君吴立新李成平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解剖学定位
-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以来经关节镜探查清理术治疗的32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探查清理术,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测.术后随访12~ 36个月,对患者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对痛风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病时关节肿胀、疼痛症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结合关节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患者均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术后20个月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92.20±8.70)分]较术前[(60.50±12.50)分]明显升高(P<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56±2.81)分]较术前[(8.26±1.13)分]明显降低(P<0.01).随访期间5例复发,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病时关节肿胀、疼痛症状较术前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术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结合系统正规的痛风内科治疗及饮食控制,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 王瑜何曼赵景新金宇
- 关键词: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关节清理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关节镜下缝合固定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附着部松弛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缝合固定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附着部松弛的术后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例经术中探查膝关节外侧半月板附着部位松弛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缝合固定,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术前及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0例膝关节中前角松弛6例,体部松弛3例,前角合并体部松弛1例,未发现后角松弛患者;3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外侧边缘与外侧关节囊相邻部位退变,2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向外侧移位,1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内侧边缘退行性改变。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关节僵硬、神经损伤及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患者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HSS〔(83.5±12.6)分,(89.0±7.3)分〕均高于术前〔(32.6±14.6)分,(40.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82和2.956,P<0.01)。结论对松弛的膝关节半月板附着部位进行缝合固定,效果满意,有利于恢复半月板正常功能,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
- 金宇王瑜赵景新孔令伟
- 关键词:膝关节
- 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1例
- 2007年
- 四肢骨折常合并神经损伤,严重影响肢体功能,但前臂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断裂较为少见。我科于今年3月为一例孟氏骨折内固定失效合并陈旧性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患者施行了桡神经深支损伤修复,取腓肠神经移植术。
- 金宇赵景新徐丛
- 关键词:骨折桡神经深支损伤移植术
- 3D打印用于青少年Salter-Harris Ⅱ型桡骨远端骨折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及青少年Salter-HarrisⅡ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3D打印技术行手术治疗的19例Salter-HarrisⅡ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基本指标,随访术后患肢生长、腕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9例患儿手术中进针方向、长度、直径均与术前模拟过程一致。手术时间17~39min,平均21.6min;术中出血量0~10ml,平均4.5ml;术中透视次数4~6次,平均5次,17例患儿骨折达解剖复位,2例术后骨折移位≤2mm。19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5个月。患儿患肢均达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对腕关节进行功能评定:优18例,一般1例。结论3D打印技术作为辅助技术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不稳定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景新马雅昌朱雅文杨朝昕邱宇辰苗伟王瑜金宇
- 关键词:桡骨骨折骺板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