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新岗

作品数:42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手术
  • 16篇手术治疗
  • 14篇脊髓
  • 12篇畸形
  • 10篇肿瘤
  • 10篇外科
  • 10篇脊柱
  • 7篇外科手术
  • 7篇颅底
  • 7篇颅底凹陷
  • 6篇显微外科
  • 5篇椎管
  • 5篇显微外科手术
  • 5篇胶质
  • 4篇再手术
  • 4篇失败病例
  • 4篇失败病例分析
  • 4篇髓内
  • 4篇椎管内
  • 4篇寰枢

机构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北京三博脑科...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作者

  • 41篇赵新岗
  • 22篇王寅千
  • 19篇范涛
  • 18篇范涛
  • 18篇梁聪
  • 17篇盖起飞
  • 11篇侯哲
  • 9篇邱军
  • 7篇赵海军
  • 5篇尚国松
  • 5篇孙鹏
  • 4篇梁聪
  • 3篇李鑫
  • 3篇王向辉
  • 3篇孙鹏
  • 3篇刘振杰
  • 3篇赵思聪
  • 3篇侯哲
  • 3篇梁聪
  • 2篇郭超

传媒

  • 8篇中华神经外科...
  • 5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脑科疾病...
  • 2篇骨科临床与研...
  • 2篇中华中青年神...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一届全国脊...
  • 1篇第9届北京国...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手术的临床应用(附26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脊髓空洞(syringomyelia,SM)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的脊髓退行性病变,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合并于其他疾病,如Chiari畸形、颅底凹陷、脊髓肿瘤、脊髓栓系、脊髓创伤后粘连、脊柱侧弯畸形以及脊髓蛛网膜炎等,但是SM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相关理论学说较为繁多,这就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尚国松范涛赵新岗王寅千孙鹏王向辉侯哲
关键词:脊髓空洞分流手术CHIARI畸形脊髓蛛网膜炎脊柱侧弯畸形退行性病变
颈椎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10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5岁,主因间断左手麻木2个月、左侧颈肩部剧烈疼痛2周,于2009年8月19日入院,诊断颈椎间盘突出(C5-6、C6-7)。该患者缘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指麻木,呈间断性,未予重视,约于2周前出现左侧颈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时偶有左上肢放射痛,
赵新岗范涛
关键词:颈椎增生手术治疗
父女同患椎管内蛛网膜囊肿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病例资料。2例病例为父女关系。父亲采用胸背部后正中入路椎管内囊肿切除及椎弓根内固定术,T4~9双侧椎弓根内固定。女儿采用胸腰背部后正中入路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切除术,铣刀铣开T1~L3双侧椎板,椎板复位,连接片固定。结果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父亲症状缓解,脊柱后凸畸形较术前好转。女儿症状缓解,行走无前倾。结论显微镜下切除椎管内蛛网膜囊肿,术中采用椎板复位或椎弓根内固定术,可避免脊柱后凸畸形等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邱军范涛赵新岗盖起飞侯哲赵思聪梁聪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椎管神经外科手术
医学插画在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脊髓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手术,医师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才能胜任。然而,现有的脊髓脊柱手术培训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手术过程的可视化效果不够直观、手术技能和操作规范难以理解等问题。医学插画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学习工具,具有直观、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等特点,可以辅助医学生、医师等专业人士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因此,医学插画在脊髓脊柱外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医学插画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强医学教育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提升脊髓脊柱外科医师的手术技能和操作规范,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侯哲菅强梁聪梁聪赵新岗王寅千王浩王浩张洪兵
关键词:神经外科医学教育
Chiari畸形手术失败病例分析及再手术体会
范涛赵海军赵新岗盖起飞梁聪王寅千
Chiari畸形I型的颅颈交界区脑脊液流体力学分型及其手术策略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分析Chiari畸形I型的颅颈交界区脑脊液流体力学分型、手术策略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脊髓脊柱中心收治的126例Chiari畸形I型患者,术前均行颅颈交界区MRI扫描,根据脑脊液流动异常的位置将其分为I型(36例)、II型(48例)及HI型(42例)。术中超声再次探査脑脊液情况决定手术策略,1型患者中,34例采用硬膜下减压术,余2例采用蛛网膜下减压术;U型患者中,36例采用蛛网膜下减压术,余12例采用硬膜下减压术;ID型患者中,40例采用蛛网膜下减压术,余2例采用硬膜下减压术。术后2周,对患者行影像学复査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采用mJOA颈椎评分表评估脊髓空洞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芝加哥Chiari成果量表(CCOS)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6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无一例出现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8例(6.3%)发热,5例(4.0%)发生脑脊液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术后2周,影像学复査显示2例患者(皿型,行蛛网膜下减压术)的脊髓空洞未见明显改善,进一步行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后症状改善;126例患者的rn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2.7±2.0)分、(10.7 ±1.6)分,P <0.01]。12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4. 8 ±8.9)个月(12~96个月)。至末次随访,126例患者的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12.8 ± 1.9)分、(10. 7 土1.6)分,P v 0.01 ],但与术后2周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8);CCOS评分与术后2周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7±1.5)分、(14.4±1.5)分,P=0.576]。结论根据颅颈交界区脑脊液动力学异常将Chiari畸形I型分为3型,1型主要采用硬膜下减压,皿型主要采用蛛网膜下减压型根据减压骨窗的术中超声探查结果判断如何选择减压方式,术后疗效均较好。
范涛吴锟赵新岗梁聪徐滨王寅千
关键词:ARNOLD-CHIARI畸形流体力学脑脊液
一期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IMSCTs)合并脊柱侧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脊髓脊柱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8例IMSCTs合并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一期手术组(12例)与分期手术组(6例),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融合节段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脊柱侧弯和(或)后凸Cobb角,肿瘤位置、大小等影像学资料。依据改良McCormick分级和Klekamp-Samii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与分期手术组相比,一期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5.8±150.9)min对比(849.2±195.3)min]、住院时间[(24.9±4.6)d对比(44.0±15.5)d]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肿瘤长度、融合节段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737)。术后1年,一期和分期手术组患者的脊柱侧弯矫正率分别为(64.3±14.5)%、(68.4±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P=0.526)。神经功能方面,术前两组间的改良McCormick分级和Klekamp-Sami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Klekamp-Sam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739);18例患者中,改良McCormick分级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2例,Ⅳ级1例,两组患者的改良McCormick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733)。结论一期手术可缩短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神经损伤的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IMSCTs合并脊柱侧弯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
刘明全李易辑赵新岗张东骜梁聪王寅千吴锟范涛
关键词:脊髓肿瘤脊柱侧凸
寰枢关节间直接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间直接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寰枢椎脱位(CAA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采用寰枢关节间直接撑开技术治疗CAAD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测量病人手术前后寰齿间隙(ADI)、延髓脊髓角(CMA)进行影像学评估,通过日本骨科协会改良脊髓功能评分(m JOA)进行神经功能性评估,并对上述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6例,改善不佳1例;无死亡及感染病例。术后两周复查CT及MRI,病人ADI值由术前的(5.1±1.4) mm下降到(1.0±1.1) mm,CMA由124.2°±8.1°提高至143.8°±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访6~28个月,平均13.5月,末次随访m JOA评分由术前(10.9±1.7)分提升到(13.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访6个月时,16例寰枢椎侧块关节面达到不同程度骨融合。结论应用寰枢关节间直接撑开技术治疗CAAD安全、有效、简便、灵活。
尚国松范涛侯哲梁聪王寅千赵新岗
三维打印寰枢椎间融合器在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寰枢椎间融合器在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BI-AAD)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脊髓脊柱中心采用3D打印寰枢椎间融合器置入术治疗的12例BI-AA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变化将术后神经功能分为好转、稳定和恶化。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复查颈椎CT和MRI。通过CT测量齿状突超过钱氏线的距离、寰齿间距和斜坡枢椎角,观察置入物的稳定性;通过颈椎MRI测量延髓颈髓角。术前与术后测量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以评价复位效果。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行枕颈固定;术中1例患者发生硬膜撕裂,1例患者C2神经根被切除;无一例发生椎动脉损伤。术后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1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好转,1例稳定。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随访时12例患者的齿状突超过钱氏线的距离[(4.2±3.0)mm对比(9.4±3.2)mm,配对t=8.91,P<0.001]和寰齿间距[(2.0±1.6)mm对比(4.8±1.2)mm,配对t=7.07,P<0.001]均减小,斜坡枢椎角的角度(145.2°±6.8°对比139.9°±10.3°,配对t=-2.60,P=0.025)和延髓颈髓角的角度(146.7°±16.7°对比132.7°±18.8°,配对t=-3.55,P=0.005)均增加。术后3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的置入物稳定,无一例发生置入物松动或移位。结论采用3D打印寰枢椎间融合器置入术治疗BI-AAD患者较为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复位效果较好,术后短期置入物稳定。
菅强王寅千张东骜赵新岗梁聪吴锟范涛
关键词:寰枢关节关节融合术颅底凹陷
椎间盘镜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LDH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椎间盘镜组及椎间孔镜组各60例。比较两组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椎间盘镜组术后优良率为95.0%,并发症3例(术后终板炎2例、残留椎间盘再突出1例),术后VAS评分(4.32±1.28)分。椎间孔镜组术后优良率为93.33%,并发症2例(术后神经根激惹1例、残留椎间盘再突出1例),术后VAS评分(4.67±1.29)分。两组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椎间盘镜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LDH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临床上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
梁聪范涛徐滨赵新岗王寅千尚国松吴锟于其帅盖起飞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