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鹏 作品数:44 被引量:275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社会学 更多>>
新医改下医院分院信息系统的选择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内不少医院已经开始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有的接管其他医院,有的开设多家分院.伴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张和医院集团的出现,医院信息系统的集团化成为新时期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方向.为了使庞大而又分散... 谢新鹏 袁伟钊关键词:医院管理 信息系统 改善门诊流程促进医患和谐 改善门诊流程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在现有就诊流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门诊的作业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以求得医院门诊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从而减缓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谢新鹏关键词:门诊流程 医患和谐 病人满意度 医院管理 文献传递 构建诊疗一卡通的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5 2012年 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拥挤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为简化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诊,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医院门诊的整体服务水平,我院联合农业银行和第三方软硬件供应商共同设计和实施了医院诊疗一卡通系统。本文就构建一卡通系统的策略、一卡通系统的实施应用做了介绍和分析,并对一卡通和预交金模式的问题与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谢新鹏 王淑珍关键词:一卡通 预约挂号 预交金 “军字1号”工程系统中病人重复ID的合并方法 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针对“军字 1号”工程系统中有关病人 ID合并程序的不足 ,提出一种新的合并方法 ,包括了病人重复 ID的查询与验证、合并与删除两个方面 ,比较全面地解决了 ID合并前和合并后的问题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谢新鹏 严静东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开发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软件,探索应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自动化、程序化,重点加强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监测及环节质量控制,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的分线管理及围手术期用药的疗程控制。方法:利用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0和先进的开发工具Delphi 7.0成功地开发了一套功能强大的医院感染监测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查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系统》、《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及围手术期应用监测系统》及《HIS系统接口程序》等9个子系统。结果:该套系统可在医院范围内将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住院部科室等医院感染发生与监测相关科室组建成一个医院感染监控网,实现全院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和通讯。结论:这套信息系统实现了医院感染监测管理信息化的前瞻性管理及环节过程监控,有效监控和干预了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时监控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和流行,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和流行,极大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备实用和推广价值。 朱宏 孙树梅 陈景银 张亚莉 谢新鹏 王茵茵 姚翠军 李海兰 陈清关键词:医院感染监测 网络 接口程序 广义模糊集合论及其在图象处理中的新应用 被引量:14 1999年 作者的早期研究成果广义模糊集合论在本文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相对完整系统地探讨了广义模糊集合的性质,并给出了一些新的定义和运算公式。此外还将其运用到图象处理的某些领域如数字减影和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证实了它的优越性。 陈武凡 谢新鹏 洪文松关键词:图象处理 数字减影 目标识别 医院传染病报告如何实现信息化 被引量:12 2005年 在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疫情信息报告方面,目前医院已经实现通过网络向疾病控制中心报病,但医院内部却还存在着手工报病。本文提出了一种对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进行改进的方法,由此实现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的信息化,从而克服了医院在传染病报告方面可能存在的迟报、漏报、瞒报或错报现象。 谢新鹏关键词:传染病报告 门诊医生工作站 信息化 全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设计一个安全、高效、便捷的全预约挂号系统,用于提高医院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方法:采用全预约挂号服务模式,设计和部署相应的网络架构及其软件系统,并与原有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把人工窗口、自助机、医生诊间、网络... 谢新鹏 刘一强关键词:医院管理 软件设计 功能模块 眼底图像定量分析技术 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阐述了眼底图像的各种定量分析技术,指出了每种定量技术中多种算法的优缺点,此外还对定量技术的发展状况做了简单介绍。 王淑珍 谢新鹏关键词:眼底图像 管径 微血管瘤 眼底图像配准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引用大量科技文献,阐述了眼底图像匹配技术的发展。从算法的角度,着重介绍了基于血管特征的匹配算法,基于运动补偿的匹配算法,基于参数描述的匹配算法等算法的发展情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指出了新的值得解决的问题。 谢新鹏 王淑珍 陈武凡关键词:眼底图像 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