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莹
-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思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我国创客教育的研究路径及其展望被引量:7
- 2019年
- 起源于创客运动的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深度结合,以创新教育、项目学习、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创客教育理念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发展创客教育是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创客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为对象,对我国创客教育的研究演进路径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创客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展望。
- 裴莹裴莹
-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创客空间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焦点。通过四个方面研究了高校如何通过空间环境搭建、教师创造力提升、教学模式改革和协作分享精神培养促进创客空间健康稳定的发展。
- 裴莹裴莹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初探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认为,培养和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要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构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的教学运行机制;搭建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平台。
- 裴莹
-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 空间生产视域下高质量全民健身空间的三元建构与行动策略
- 2025年
- 我国已进入深度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全民健身空间已成为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主要空间载体和推动高质量全民健身空间建设的新动力。笔者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框架以物的持续改造拓宽实践空间中的物质“空间域”,搭建全民健身空间表征的“融合链”,打造表征性空间主体层面群体沟通与审视的“社交圈”三个层面的行动路径,为全民健身空间高质量发展和加速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提供方法论借鉴。
- 裴莹
- 关键词:人民健康
- 我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被引量:2
- 2018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逐渐开始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成为教育改革的推动力量。通过对教育大数据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我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期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分析与研究推进个性化学习的变革。
- 裴莹
-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隐私
- 基于系统耦合理论的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5年
- 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落实高质量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课题。在分析“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机理的基础上,从系统耦合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劳动教育教学系统与思政教育教学系统的“三维”立体耦合分析模型,构建了提升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教学系统主体层面协同“能力源”,搭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教学系统环体层面协同“共享链”,拓展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教学系统介体层面协同“空间域”三个层面的协同育人实践路径,以期完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教育理念与实践。
- 裴莹
-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政教育
-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模仿创新能力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对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且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模仿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剖析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 裴莹
- 关键词: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指标体系
- 我国托育服务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及未来展望被引量:3
- 2022年
- 托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是三孩生育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知网中托育服务领域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托育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托育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托育服务基础理论、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托育机构发展与建设、托育人才队伍建设、生育政策分析五个核心领域。基于此,本文提出今后应该从拓展理论研究深度和加强实证研究力度、0~3岁婴幼儿托育课程建设、“家政校社企”协同共建、建立健全托育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深化研究,以期为建设高质量的托育服务体系、推动三孩生育政策落地提供参考。
- 裴莹
- 数字经济时代中小皮革企业的经营挑战与模式创新研究
- 2025年
- 在数字经济时代,助力中小皮革企业突围的关键在于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目前公认的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长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小皮革企业将面临怎样的经营挑战,其经营模式将如何进行创新,本文通过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中小皮革企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转型升级。
- 黄怡园裴莹
-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
- 研发者专利合作网络中结构洞变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8年
- 采用不同于"静态结构—绩效"的研究范式,从动态角度分析结构洞不同演化形式与演化结果之间的关系,为组织和创新管理者整合网络资源提供参考。基于电子信息和机动车行业41家高新企业36 338条专利数据构建研发团队动态合作网络,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合作网络中结构洞变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研发团队为节点构建的整体网主集团中,结构洞生成和填充数量及其比值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考虑到时间对网络结构的调节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结构洞填充数量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随时间增加而减弱,而结构洞生成数量及其与结构洞填充数量的比值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却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 孙笑明王静雪王成军崔文田裴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