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徐维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舒
  • 1篇胆舒胶囊
  • 1篇穴贴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8
  • 1篇移植瘤
  • 1篇疏肝
  • 1篇疏肝散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术后胃
  • 1篇术后胃肠功能
  • 1篇术后胃肠功能...
  • 1篇贴压
  • 1篇胃癌
  • 1篇胃肠功能
  • 1篇胃肠功能恢复

机构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蒋徐维
  • 2篇曾小兵
  • 2篇陆宝华
  • 2篇陈小平
  • 2篇陈翔
  • 2篇袁杰
  • 1篇吴曙辉
  • 1篇陈道霞
  • 1篇吴萍
  • 1篇丁俊
  • 1篇耿春华
  • 1篇庄志芳

传媒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耳穴贴压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普外科住院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后的93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测定术前及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在术前及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CRP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CRP水平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促进老年阑尾炎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降低血清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陈翔袁杰陆宝华吴萍庄志芳陈道霞陈小平蒋徐维曾小兵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耳穴贴压胃肠功能C反应蛋白
黄药子醇提物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血清IL-8及s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黄药子醇提物对人胃癌细胞系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治疗组,黄药子醇提物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采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5-Fu(30mg/kg)、腹腔注射黄药子醇提物(50mg/kg和100mg/kg)进行治疗。治疗3周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8和sICAM-1含量;剥取肿瘤,测量计算肿瘤体积并称取体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黄药子高剂量组瘤体积和体质量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黄药子低、高剂量组之间瘤体积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黄药子低、高剂量组三者对瘤体积的抑制率分别为25.00%、17.86%和39.29%,对瘤体质量的抑制率分别为37.50%、25.00%和43.75%。5-Fu组和黄药子低、高剂量组裸鼠血清IL-8和sICAM-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黄药子高剂量组血清IL-8和sI-CAM-1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黄药子高剂量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低于5-Fu组(P<0.05)。结论:黄药子醇提物对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因子IL-8和sICAM-1的表达有关。
陈翔吴曙辉袁杰陆宝华耿春华陈小平蒋徐维曾小兵
关键词:胃癌黄药子裸鼠移植瘤SICAM-1
胆舒胶囊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胆舒胶囊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的疗效以及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行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34例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以消炎镇痛、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胆舒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14 d。记录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临床体征,以及治疗期间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药物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发生率均较药物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患者肝区叩击痛和发热寒战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TBIL、TBA、CHO、DBIL、IBIL水平均低于药物治疗前,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48%低于对照组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白蛋白水平、既往胆道手术史、术中出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药物联合治疗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是影响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舒胶囊联合柴胡疏肝散对于改善肝胆管结石术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有显著作用,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郝余庆丁俊蒋徐维
关键词:胆舒胶囊柴胡疏肝散肝胆管结石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