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海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稻瘿蚊
  • 8篇瘿蚊
  • 3篇稻种
  • 3篇水稻
  • 2篇稻种资源
  • 2篇田期
  • 2篇抗性
  • 2篇甲基异柳磷
  • 2篇防效
  • 1篇稻田
  • 1篇秧苗
  • 1篇秧苗期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治
  • 1篇育秧
  • 1篇致畸
  • 1篇锐劲特
  • 1篇三化螟
  • 1篇生长点
  • 1篇鼠害

机构

  • 10篇广西大学
  • 1篇环江毛南族自...

作者

  • 10篇董海
  • 3篇李创珍
  • 3篇梁锦英
  • 3篇金孟肖
  • 1篇贤振华
  • 1篇冒寿平
  • 1篇谭俊超
  • 1篇周同顺

传媒

  • 3篇广西植保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广西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农学院学...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锐劲特拌种剂对旱育秧稻瘿蚊、三化螟防效的试验被引量:2
2000年
在室内人工接虫及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 ,以 5%锐劲特拌种剂拌种旱播 ,每公斤干种子拌以原药5、 10、 15、 2 0 ml,对稻瘿蚊的防效达到 89%~ 10 0 % ;对三化螟防效达到 94 %~ 10 0 %。药剂的持效期可达2 0~ 30
董海李德健雷金湘
关键词:稻瘿蚊三化螟
防治稻瘿蚊试验报告
1990年
稻瘿蚊是我区中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加重,严重地威胁中、晚稻生产.因此,防治稻瘿蚊已成为我区中、晚稻害虫防治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1987年以来,我们对此虫进方大面积综合防治的同时,结合开展了一些单项试验,现报道如下:一、试验内容及方法1.处理设置不同插植苗数受稻瘿蚊害比较不同配方施肥受稻瘿蚊害比较、不同品种受稻瘿蚊害比较、不同药剂对稻瘿蚊防治效果比较、30%味喃丹颗粒剂不同施用期防治效果比较。
董海黄道学陆汉勋周同顺谭俊超
关键词:稻瘿蚊
稻种资源对稻瘿蚊的抗性鉴定结果被引量:3
1991年
稻瘿蚊Orscolia oryzae (Wood-Mason)是广西及我国南方各省区部分稻区中、晚稻历史性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此虫在广西发生为害有扩大和加剧的趋势。目前主要是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董海李创珍金孟肖
关键词:稻瘿蚊抗性水稻
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对秧苗期稻瘿蚊的防效试验
2000年
在室内人工接虫条件下 ,1 0 %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对旱育、水育秧稻瘿蚊的防效 ,拌种的每 kg干种子拌以药剂 5~ 1 0 g,防效为 95.8%~ 1 0 0 % ,且持效期可达 2 0 d以上 ;喷雾 750~ 90 0 g/hm2 的 ,防效为92 .4 %~ 1 0 0 % ;撒毒土 90 0~ 1 0 50 g/hm2 的 ,防效为 82 .0 %~ 92 .4 %。喷雾和撒毒土的最佳用药时机为幼虫入侵秧苗前、后 3~ 4
董海
关键词:稻瘿蚊防效水稻
抗稻瘿蚊水稻品种的筛选鉴定研究被引量:7
1989年
本研究就收集到的包括籼稻、粳稻、糯稻、陆稻、杂交稻和野生稻在内的水稻品种资源共13037份,采用先室内后田间,先苗期后分蘖期的筛选鉴定方法对稻瘿蚊的抗性进行了鉴定。选出了高抗级品种4个,抗级品种15个。同时还通过试验研究探知稻种抗稻瘿蚊害的机制是属于抗生性类型,与品种的物理性状关系不大。
董海李创珍金孟肖
关键词:稻瘿蚊抗性表现抗生性稻种资源田期插植
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在稻田使用残留量的测定研究
1992年
用气相色谱法对亩施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4公斤的稻田的土壤及其稻秆、糠、米进行有效组份残留量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0087、0.0017、0.0014和0.0001ppm,远低于规定的允许最大残留量0.1ppm。结果表明,此药用于防治稻瘿蚊属于安全使用农药。
董海梁锦英冒寿平吴四暖吴代东
关键词:甲基异柳磷稻田农药残留量
鼠害的综合防治试验被引量:2
1991年
采用农业、化学、器械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对鼠害进行综合防治.试验的结果:鼠口密度下降了89%~93%,鼠害率控制在0.7%~1.1%,支收比为1:41.1,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董海
关键词:鼠害
稻瘿蚊幼虫的为害习性与对水稻生长点致畸过程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稻瘿蚊幼虫只为害水稻生长点,当一龄幼虫占据不到生长点时,便在休眠芽周围等待蘖芽萌动发育后再取食为害,等待时间可长达16d,初步认为,由于幼虫分泌某种致畸物质而刺激生长点,导致组织畸形膨大,演变形成虫瘿,并抑制生长锥的活力,还损坏虫瘿以外1~3张叶片变形,但它损害的范围仅限于幼虫所在的生长点,所以秧苗再生补偿发育的新蘖芽能正常生长。幼虫在休眠芽等待期间不分泌致畸物质,致畸物质与幼虫取食为害的行为有关。水稻生长点对致畸物质具有2.5d的容忍极限期,此时间内施药杀死幼虫,水稻植株仍能正常生长。
梁锦英董海贤振华
关键词:稻瘿蚊为害水稻生长点
抗稻瘿蚊稻种“晚香”、“香油占”试验初报
1989年
稻瘿蚊(pachydiplo sisoryzacc Wood—Mason)是我区中、晚稻的重要害虫,为害面积大,造成损失严重。由于其生活历期短,世代重叠,故化学防治比较困难,且有效药种少、成本高。因此筛选抗稻瘿蚊水稻品种很有实际意义。为此,从1982~1988年对1.4万多个品种进行了室内、田间小区的筛选鉴定,选出了抗—高抗可用作抗源的品种20个,并对其中较有直接利用价值的稻种—“晚香”“香油占” (“香油占”系我院农学系采用晚香×BBI3—2杂交后选育的品种)作了大田的利用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于下。 1
董海李创珍金孟肖
关键词:稻瘿蚊抗源田期历期MASON
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防治稻瘿蚊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对原是北方防治旱作害虫的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应用于防治我国南方稻区主要害虫之一的稻瘿蚊,通过室内苗期盆栽接虫用药试验、多点异地田间小区试验及大面积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此药能有效地杀死已侵入稻株生长点内的稻瘿蚊低龄幼虫。秧田于播后7~10 d,本田于移栽后5~7 d一次性用药,每亩3~4 kg,防治效果可达85%~93%;在水田泥面中的残效期为15~20 d,对已受稻瘿蚊幼虫为害4 d以内的秧苗有杀虫保苗的效果;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大面积应用示范,经济效益显著。
梁锦英董海
关键词:稻瘿蚊甲基异柳磷药剂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