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利平

作品数:20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物权
  • 6篇权法
  • 5篇物权法
  • 5篇民事
  • 4篇民事责任
  • 4篇法律
  • 3篇有权
  • 3篇征收
  • 3篇所有权
  • 3篇侵权
  • 3篇拆迁
  • 3篇拆迁制度
  • 2篇登记制
  • 2篇登记制度
  • 2篇因果关系
  • 2篇私法
  • 2篇侵权行为
  • 2篇权利
  • 2篇网络虚拟
  • 2篇公法

机构

  • 17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17篇范利平
  • 1篇孙晓萍

传媒

  • 2篇法学杂志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行政与法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法学
  • 1篇海南金融
  • 1篇政法学刊
  • 1篇太平洋学报
  • 1篇南通职业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晟典律师评论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物权法的秩序价值与和谐之道
物权法以维护经济秩序为基本目标,通过维护财产归属秩序和交易秩序,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具体的法律支持。物权法通过平等保护原则建立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物权法的具体制度设定存在诸多价值的冲突,物权法...
范利平
关键词:物权法社会价值经济秩序和谐社会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研究被引量:39
2004年
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之一,对于确定民事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果关系又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学者们的一个难题。因果关系的哲学基础与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在目的上和范围上都是不同的;因果关系中的原因是违法行为还是过错、还是加害行为,是学者们一直在探讨而且远远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因与果的关联性方面,相当因果关系比必然因果关系更为合理,但也不能完全解决个案中因果关系的判断问题。
范利平
关键词:构成要件侵权法因果关系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归责原则
论城市房屋征收制度的建立——拆迁制度的彻底变革被引量:10
2010年
城市房屋征收制度和城市房屋拆迁是两种不同的制度。我国现行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存在太多的问题和弊端,根据《物权法》原理,应当建立城市房屋征收制度,从而完善对私权利的保障制度。
范利平
关键词:物权法城市房屋拆迁征收所有权
从物权法草案看公法与私法的冲突与和谐被引量:3
2006年
物权法草案中对公法和私法关系的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物权法是民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市民社会的法律。因此,在物权立法中坚持私法原则,维护私权利,并处理好公法与私法、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做到立法上公法和私法的和谐,也就成为了判断物权法草案恰当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草案中的一些内容却在公法和私法的问题上没有做到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在物权法立法上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范利平
关键词:物权法公权力私权利公法私法
不作为侵权中的因果关系被引量:12
2004年
从哲学上讲,不作为一般不会造成损害。但在侵权法上,由于义务的设定,使不作为有了侵权的可能。不作为侵权以未履行作为义务为前提,这些作为义务的来源很广泛,并非只是法律直接的或明确的规定。在不作为侵权责任中判断因果关系,主要依据行为人是否合格地履行了作为义务:履行了义务则行为就不是侵权行为,也就没有进行因果关系判断的基础,行为人当然不承担民事责任;未履行义务,就有不作为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则行为与损害后果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应当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范利平
关键词:不作为侵权行为民事责任因果关系
所有权制度中的公私法界限——《物权法草案》评析
2004年
由于所有权制度是物权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也是国家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 ,因此 ,《物权法草案》的有关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公法、私法界限不清 ,公法、私法内容不分的情况。作为私法的物权法 ,在制定中应当坚持主体平等和私权自治原则 ,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宗旨 ,摆脱我国长期以来行政权不正当干涉私权利的弊端 ,赋予各种主体以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同样的权利 。
范利平
关键词:所有权制度《物权法草案》公法私法国家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物权法对现行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现行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明确了现行房屋拆迁制度实质上是强制权利人放弃权利的房屋征收,但拆迁制度却将其错误地设定为民事行为,从而导致我国房屋拆迁制度的种种弊端。第二,物权法使房屋征收补偿制度更加完善,因为征收补偿包含了对房屋和土地的全面补偿。第三,物权法解决了被征收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时间问题,即从征收决定生效时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钉子户的行为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就是确定的违法行为。
范利平
关键词:物权法城市房屋拆迁征收所有权
抵押登记的实质被引量:2
2004年
抵押登记,在我国是作为抵押合同的生效条件未规定的,并且一直表述为抵押物登记。这种立法设定带来了许多弊端, 抵押登记只是物权变动的必要前提,而不应作为合同债权成立的必要条件,同时,抵押登记是权利的登记而不是物的登记。
范利平
关键词:抵押登记制度抵押合同抵押物物权变动民事主体
借鉴香港法治经验,在粤港澳紧密合作中创新--香港专业立法起草制度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实行立法起草的专门化是香港法治经验之一。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是为了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各方对立法活动的参与而设立的,是专业研究立法的机构,为法律草拟科提供研究成果,在香港立法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与香港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在立法制度方面是不能进行机械比较和模仿;但我们可以学习其法治精神,从技术上学习其先进经验,提高我省的行政立法水平。
范利平
关键词:行政规章
大陆与港澳台拆迁制度的比较被引量:4
2008年
港澳台土地征收制度与大陆的拆迁制度,虽然由于所有制的不同而有些区别,但由于大陆的房屋拆迁实质是房屋所有权的征收,作为征收制度仍然有可比较之处。物权法对现行拆迁制度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因此,港澳台土地征收制度中的成功经验如:区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实施征收、以商业目的的平等协商、完善的补偿机制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范利平
关键词:土地征收拆迁公共利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