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求才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益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总结破裂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及特点。方法24例患者术前头部CT或MRI检查均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共28个,其中1例患者有3个动脉瘤,2例患者各有2个动脉瘤。动脉瘤直径2~5mm10个,6~15mm16个,16~25mm2个。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8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24例动脉瘤均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例患者的3个动脉瘤栓塞了2个,另1个行手术夹闭。结果临床治愈21例,偏瘫1例,死亡2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存活22例均恢复良好,无再出血发生。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残死率低。
- 苏求才朱海东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1例术后1年复查示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按GOS评分,12例均恢复良好。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显微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朱海东苏求才文红波胡国良熊明杨炼球
-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显微手术
- 早期使用右美托咪定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安全性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益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躁动不安,收治于神经外科监护室,入院后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镇静,记录并分析用药前及用药后30 min、1、6、12、24 h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分析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将患者镇静至Ramsay评分2~4分的用量为维持剂量。结果:所有患者接受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后镇静效果满意,无过度镇静情况,用药后6、12、24 h时SaO2及PaO2明显升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12、24 h患者R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效果满意,无呼吸抑制,安全性高,且能被唤醒,不过度影响神志判断,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短期镇静。
- 周述博苏求才
- 关键词:应激炎症介质颅内高压颅脑损伤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镇静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对于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镇静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科收治的中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2~0.7μg/(kg·min)持续泵入,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0.3~0.5mg/(kg·min)持续泵入,根据RASS镇静评分调整药物剂量。记录二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出院6个月后预后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镇静药物后,两组患者心率较用药前均有所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较用药前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动过缓、肺部感染、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近期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镇静效果均较良好,但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呼吸及循环系统影响小于咪达唑仑。且右美托咪定能抑制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适用于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镇静治疗。
- 胡昔奇苏求才
- 关键词:咪达唑仑颅脑损伤预后
- 滑肋综合征四例误诊分析
- 1996年
- 滑肋综合征四例误诊分析益阳市中心医院赵安来郭跃明蔡利佳苏求才滑肋综合征临床上不太多见,容易误诊误治。我们自1991年12月至1993年5月收治5例,误诊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9~36岁,平均28.4岁...
- 赵安来郭跃明蔡利佳苏求才
- 关键词:误诊
- 全文增补中
- 颅内黄色肉芽肿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5年
- 黄色肉芽肿(Xanthogranuloma,XG)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皮肤和黏膜的良性非朗格汉斯细胞的组织细胞增多症(Non-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NLCH)[1]。累及颅内者极为罕见,位于桥小脑角区者,国外目前报道有3例[2],国内尚未见报道。本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1例桥小脑角区黄色肉芽肿,结合文献讨论和总结其临床特点。
- 朱海东苏求才文红波胡国良熊明杨炼球
- 关键词:显微手术
- 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比较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与皮质造瘘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益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法分为皮质造瘘入路组和侧裂岛叶入路组. 对皮质造瘘入路组的患者采用患侧颞中回皮层造瘘达血肿腔;对侧裂岛叶入路组的患者采用患侧侧裂上端经岛叶皮层达血肿腔. 术后患者复查颅脑CT判断血肿的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入住NICU的时间及日常生活能力(ADL). 评分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入住NICU时间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皮质造瘘入路相比,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率更高、入住NICU时间更短、预后更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孙学志李征陈靖奇熊明苏求才
- 关键词: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脑出血基底节区
- 标准式与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比较标准式和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治疗颈动脉狭窄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0月因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的患者19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 CEA组(行标准式纵切式内膜切除术,n=134例)和e CEA组(行外翻式内膜切除术,n=62例),比较两组的术后脑卒中率、神经损伤发生率、术后症状缓解率、再狭窄率。结果术后脑卒中率(s CEA组2.2%,e CEA组4.8%,P=0.591)、神经损伤率(s CEA组3.7%,e CEA组6.5%,P=0.632)、再狭窄率(s CEA组3.7%,e CEA组1.6%,P=0.723)、缓解率(s CEA组93.2%,e CEA组95.2%,P=0.849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式和外翻式CEA手术术后疗效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特点、颈动脉分叉位置高低、斑块长度、局部神经走行及术者操作熟练程度等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陈靖奇杨炼球熊明苏求才孙学志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并发症
-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8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全部在全麻下行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顶枕入路18例,颞中回入路7例,经胼胝体后部入路3例。结果 28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5例,次全切3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7年,24例恢复良好,3例复发后给予再次手术切除;1例患者术后1年复查示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临床表现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可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部CT及MRI是其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配合术中B超,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朱海东苏求才文红波胡国良熊明杨炼球
- 关键词:侧脑室脑膜瘤手术入路显微手术
-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治疗效果及与常规腰穿治疗的比较。方法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2例破裂颅内动脉瘤经显微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持续腰大池引流组和常规腰穿治疗组,比较两组在手术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例数、脑积水发生例数及预后情况。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组与持续腰穿组比较脑血管痉挛(2/31V89/31,P〈0.05)、脑积水(2/31vs10/31,P〈0.0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预后良好比例(28/31vs23/3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仅持续腰大池引流组发生1例脊髓蛛网膜下腔感染,经治疗后痊愈。结论与常规腰穿治疗相比,持续腰大池引流术能减轻患者脑血管痉挛、降低脑积水发生率,但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孙学志熊明苏求才
- 关键词: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