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玲利

作品数:1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4篇导管
  • 3篇重症
  • 3篇内科
  • 3篇静脉
  • 2篇神经内科
  • 2篇神经内科重症...
  • 2篇中心静脉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室
  • 2篇内科重症监护...
  • 2篇护士
  • 2篇监护
  • 2篇监护室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导管维护
  • 1篇电子血压计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8篇株洲市一医院
  • 5篇吉首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湘西自治州人...

作者

  • 18篇胡玲利
  • 5篇谭江红
  • 3篇刘丽萍
  • 2篇王红红
  • 2篇张朝霞
  • 2篇谢竟
  • 2篇李娟
  • 2篇谢竟
  • 1篇谢莹
  • 1篇陈冲
  • 1篇李中正
  • 1篇袁素娥
  • 1篇莫丹
  • 1篇汪明明
  • 1篇曹晓玲
  • 1篇龙云铸

传媒

  • 3篇当代护士(上...
  • 3篇护理学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肝支持系统相关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24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简称人工肝)是目前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因部分患者为血源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医护人员存在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风险。我国人工肝相关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防控策略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规范性、一致性认识。为此,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基于国家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参考国内外人工肝治疗及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防控现状,结合我国临床诊疗指南及最佳临床实践证据要求,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本共识。共识通过对人工肝治疗各环节的风险评估,制定规避风险的安全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人工肝室设置、制度管理要求、治疗过程基于患者及医护人员防控细则、暴露处理流程等25项专家共识内容,为人工肝相关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临床指导,规避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及院内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胡玲利莫丹李康花张丽辉汪明明罗梦婷陈冲张志云袁素娥
关键词:人工肝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预防与控制
家属参与型鼻饲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型鼻饲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家属参与患者鼻饲营养护理的全过程,对照组(50例)行常规鼻饲护理。结果观察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对患者鼻饲各项护理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家属参与鼻饲护理可减少脑卒中患者鼻饲过程中胃肠道反应,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同时提高家属自我护理能力,保证患者出院后鼻饲的有效供给,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胡玲利
关键词:鼻饲脑卒中
一例100%体表面积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2007年
报告一例100℃雷公藤多甙沸水烫伤100%体表面积,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休克期复苏的护理采取专人守护,补液严格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的原则,保证液体入量7000-8000ml/天,尿量>60ml/h。持续5周的血液透析,每天超滤2.5-3公斤,使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休克复苏期液体的精确执行,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对患者病情的转归和预后意义重大。
胡玲利
关键词:烧伤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
感染内科护理亚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实践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护理亚专业组管理模式在提升感染内科病区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科室收治病种特点,建立4个护理亚专业组,构建感染内科护理亚专业组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核心能力、科室护理质量基础指标及专业指标的差异。结果护理亚专业组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核心能力、科室护理质量基础指标及专业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对感染内科实施护理亚专业组管理模式,有利于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以及感染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胡玲利刘欢欢龙云铸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管理核心能力护理质量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住院接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是以抢救各种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为主的治疗体系,患者病情危急且变化快,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临床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因此了解N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发生原因,对提高NICU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障患者医疗、护理的安全、预防NICU护理风险事件将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我科收治494例NICU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发生原因、防范对策报道如下。
胡玲利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一级医疗机构静脉治疗服务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一级医疗机构对静脉治疗专业知识的了解情况及服务意愿,探索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工作模式,为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株洲市22个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级医疗机构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缺乏,服务意愿不强(34.4%),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技术缺乏(41.1%)、需要承担风险(28.2%),66.9%的一级医疗机构人员希望通过参加静脉治疗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服务技能。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保证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建立与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优化与上级医疗机构的转诊服务,运用精益运营理念管理一级医疗机构,主张以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营体系,逐步实现老百姓"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谭江红谢莹胡玲利谢竟罗国艳李娟Rodrigo lopez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静脉治疗护理
信息化技术在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本文从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信息化技术在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指标进行综述,为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后续研究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方向。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mong tuberculosis (TB)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elf-management of TB patients, and the main indicators. It provides reference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B pati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沈艳兰陈晨胡玲利李中正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肺结核自我管理
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自2009开展的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PICC置管的患者144例和同期采用套管针穿刺法置管的患者17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出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值、操作时间、局部组织损伤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出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值、局部组织损伤程度、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的置管方法,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谭江红王红红刘丽萍谢竟胡玲利
关键词:超声检查介入性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临终关怀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总结了临终关怀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包括为脑血管疾病临终患者做好临终阶段的抢救工作、注重对昏迷患者的非语言交流、加强临终患者的基础护理、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等。认为临终关怀能使众多重症脑血管疾病临终患者有尊严、无痛苦地走到人生的终点,提高护理质量。
胡玲利张朝霞
关键词:临终关怀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
运动疗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肌少症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运动疗法是头颈部肿瘤患者预防和治疗肌少症的有效措施,并已成为许多研究者推荐的疗法,但目前缺乏对头颈部肿瘤肌少症运动疗法相关研究成果的有效整合,且缺乏针对性的临床运动疗法指南.文章系统、全面地梳理相关文献,探讨运动疗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肌少症的影响,总结了头颈部肿瘤患者肌少症的发生及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头颈部肿瘤伴肌少症临床运动治疗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王小艳王小莉胡玲利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运动疗法运动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