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春生

作品数:30 被引量:330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阶地
  • 7篇河流阶地
  • 5篇粒度
  • 5篇黄土
  • 4篇P
  • 3篇地貌
  • 3篇气候
  • 3篇兰州盆地
  • 3篇黄河
  • 3篇教学
  • 3篇河流
  • 2篇地理
  • 2篇水文
  • 2篇气候变化
  • 2篇砾石
  • 2篇砾石层
  • 2篇末次冰期
  • 2篇淮河流域
  • 2篇环境变化
  • 2篇黄土高原

机构

  • 20篇安徽师范大学
  • 13篇兰州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30篇胡春生
  • 11篇潘保田
  • 6篇高红山
  • 5篇徐树建
  • 4篇苏怀
  • 4篇王均平
  • 3篇刘小丰
  • 3篇吴立
  • 3篇李吉均
  • 2篇许有鹏
  • 2篇胡小飞
  • 2篇刘玉安
  • 2篇高超
  • 2篇刘青
  • 2篇杨柳
  • 2篇杨立辉
  • 2篇张慧
  • 2篇周秉根
  • 2篇周天
  • 2篇周迎秋

传媒

  • 5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学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理教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东盆地最近1.2Ma的黄河阶地序列与形成原因被引量:84
2007年
毗邻青藏高原的兰州地区的黄河阶地系列是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的信息载体。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及黄土一古土壤地层序列对比,初步确定了兰州东盆地1.2Ma以来主要有两个阶地发育时期。第1个时期是1.24—0.86Ma,黄河至少发育了4级阶地,其形成时代分别为:1.24Ma,1.05Ma,0.96Ma和0.86Ma;第2时期为最近0.13Ma,黄河发育3级阶地,时代分别为0.13Ma,0.05Ma和0.01Ma。每级阶地河漫滩顶部都有一层古土壤发育,表明黄河下切形成阶地发生在古土壤开始发育的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阶段,但是并非1.2Ma以来的每次冰期一间冰期的气候交替都能引起黄河下切形成阶地。气候变化只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不是充分条件。对比黄河下切速率和阶地年代序列发现,地面上升仍然是影响黄河下切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地面上升速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例如:1.2~0.8Ma和最近0.13Ma),气候变化才能导致黄河堆积与下切交替形成阶地;而在地面上升缓慢时期(例如:0.80—0.13Ma),即使发生了大幅度的气候变化,黄河也没有阶地记录。
潘保田苏怀刘小丰胡小飞周天胡春生李吉均
关键词:河流阶地气候变化黄河
兰州盆地黄河800ka B.P.阶地的发现及其古地磁年代被引量:11
2009年
兰州东盆地的枣树沟黄河第四级阶地(T4),砾石层顶高出黄河河面84 m,其上堆积厚约64 m的风成黄土,黄土地层中包括八层古土壤,最底部发育了古土壤S8。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显示古土壤S1上部的年龄为70.4±7.6 ka。黄土古土壤对比以及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枣树沟T4上覆风成黄土的年龄为865 ka,T4至少形成于865 ka B.P.。
胡春生潘保田苏怀李吉均
关键词:兰州盆地古地磁年代
河流对0.8MaB.P.环境突变事件的地貌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兰州盆地0.8 Ma B.P.阶地为例证,运用古地磁测年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分析讨论了0.8 Ma B.P.阶地与0.8 Ma B.P.环境突变事件的联系。结果表明:①0.8 Ma B.P.环境突变事件主要表现在气候转型、构造运动等方面,具有群发性和全球性特点;②兰州盆地以及其他区域0.8 Ma B.P.阶地存在的证据,表明河流在0.8 Ma B.P.前后普遍发生过一次下切事件;③0.8 Ma B.P.阶地是河流对0.8 Ma B.P.环境突变事件的地貌响应,构造运动为提供了下切驱动力,而气候变化则控制了下切时间。
胡春生周迎秋
关键词:河流阶地兰州盆地
高师地理专业地质学野外实践能力与培养路径被引量:2
2017年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以地质学为例,从基本技能、野外观察能力、资料整理、综合分析与报告撰写能力等方面构建野外实践能力考核标准;从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地质学野外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旨在规范野外教学行为,提高野外教学质量。
程先富吴立孙鹏胡春生
青弋江泾县段最高阶地的ESR年代及其构造气候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青弋江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北麓。野外考察发现青弋江在泾县段共发育了三级河流阶地,其中最高阶地(T3)存在两个天然剖面,即CB-T3剖面和SJ-T3剖面。运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确定青弋江泾县段最高阶地的形成年代并探讨其构造气候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青弋江泾县段最高阶地的年代约900 ka B.P.,是早中更新世过渡时期河流作用的产物;青弋江泾县段900 ka B.P.阶地是可能是构造抬升和东亚夏季风变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中构造抬升为阶地的形成提供了河流下切的动力条件,而东亚夏季风的强度变化为阶地的形成提供了气候条件。研究结果有助于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流地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资料。
胡晨琦胡春生刘永婷刘邵晨徐光来
关键词:河流阶地ESR测年KA
最近150ka河西地区河流阶地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文章通过对河西地区最近150 ka河流阶地年龄数据的处理,发现存在7个明显的河流阶地发育时期,即150、100、70、40、30、12和6 ka B.P.。经过相关构造和气候资料的论证,文章认为,在150和70 ka B.P.附近形成的两级河流阶地代表了河西地区两期主要的构造抬升,而在100、40、30、12和6 ka B.P.附近形成的5级河流阶地则对应于河西地区5期气候变化事件。
胡春生潘保田高红山徐树建
关键词:KA河流阶地构造抬升气候变化
沿江丘陵区海拔高度与采矿活动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丘陵海拔变化和采矿活动对沿江丘陵区荻港镇土壤碱解氮含量的的影响。[方法]在对样区样点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比较随海拔高度变化和采矿活动的进行所带来的在不同样带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变化。[结果]随海拔的升高,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并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沿江丘陵区原生土壤碱解氮呈Ⅱ级水平,被开采和废弃的矿区却为Ⅴ级水平。[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植被覆盖率与丘陵区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孙朋王杰王合领李广兵胡春生
关键词:土壤碱解氮海拔
基于SPIM模型参数χ-k_(sn)值综合分析的河流袭夺现象快速识别方法:以江西庐山典型山地河流为例
2025年
河流袭夺现象是揭示构造-气候-地表过程耦合效应的关键地貌过程。传统研究方法依赖高成本的野外勘查与实验分析,成本高、周期长,亟需发展高效的识别技术。江西庐山处于长江中游典型构造-气候耦合作用活跃区,其密集的水网系统频繁受控于构造运动与侵蚀基准面变化,为河流袭夺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空间。本研究基于12.5 m分辨率DEM数据,集成水力侵蚀模型(Stream-Power Incision Model,SPIM)的衍生参数——河道面积积分χ值与河道陡峭指数k_(sn),构建χ-k_(sn)参数值综合分析河流袭夺的识别方法,对江西庐山大校场、锦绣谷两个典型流域内的河流袭夺现象开展验证,评估该方法在复杂地貌背景下的适用性与识别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χ-k_(sn)值进行河流袭夺现象快速识别,该方法具有高效性与可靠性,成果与区域地质记录及历史水文记录高度吻合。(2)在技术操作上,选用0.45作为参考凹度值时,χ-k_(sn)值分析可显著提升河流网络识别灵敏度,其生成的高程-面积关系(χ-plot)图呈现更优的对称性、更清晰的凸型轮廓特征,且相较其他值图像离散度可降低约28.57%,更契合庐山陡峭山地河流的袭夺判别需求。(3)对庐山两个典型流域进行案例验证发现:根据χ值分析,大校场流域内大校场河与长冲河中下游段、锦绣谷流域内西谷河上游与锦绣谷河干流2处χ值差异相较流域其他区域更高,据此在两流域各锁定1处可疑袭夺区;陡峭指数k_(sn)分析进一步揭示,大校场河流域芦林湖大坝附近河段k_(sn)异常峰值,达92.92 m 0.9,较流域其他河段均值高约2.5倍;锦绣谷河流域如琴湖大坝区域k_(sn)出现异常峰值,达269.44 m 0.9,较流域其他河段高约5.45倍,据此可精确标定两处具体袭夺点。本研究构建的χ-k_(sn)值综合分析方法框架为快速解译复杂水系演化过程提供了可推广的量化工具,对�
李伯祥胡春生胡春生高运刘婉婷
关键词:河流袭夺
庐山河谷地貌野外实习线路设计与教学模式选择被引量:3
2017年
野外实习是地貌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以庐山河谷地貌野外实习为例,尝试设计了两条典型的河谷地貌实习线路,并相应提出了"问题—讨论—归纳"的野外教学模式与"选题—汇报—答辩"的室内教学模式,以期为地貌学野外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参考。
胡春生苗雨青吴立
关键词:教学模式
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下切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胡春生胡晨琦刘邵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