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玄
-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浙江省总队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改进及常见并发症防治
- 【研究目的】观察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改进在常见手术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106例脑积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早期病例根据颅内压、脑脊液情况选择分流管类型,后期均采用中压分流管、带抗虹吸装置自动调压管或体外调压管。
- 李志勇胡少玄方黎晓张佳克范龙龙
- 关键词:分流术侧脑室分流管堵塞并发症防治
- 文献传递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严重广泛脑挫裂伤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尽快彻底清除迟发性血肿,使用过度换气、脱水剂等降低颅内压,充分减压、控制血压等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胡少玄李志勇方黎晓
- 关键词:颅脑损伤手术急性脑膨出
- 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被引量:5
- 2008年
- 李志勇张力胡少玄王蓓
- 关键词:颅脑手术颅内感染
- 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运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46例需进行颅骨缺损手术的患者行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术,比较同期的42例行传统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患者手术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6个月的术后随访,统计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手术在用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优势明显(P<0.01),术后功能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技术在颅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上具有塑形美观、术后恢复效果好,可减少手术时间等诸多优点,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的首选手术方式。
- 方黎晓胡少玄徐洪飞姜菲谈航
- 关键词: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
-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改进及常见并发症防治被引量:2
- 2011年
- 我们自1998年以来对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中操作逐步进行改进,累计治疗各类脑积水106例,随访结果满意。本研究着重讨论针对其并发症预防的几点技术改进。
- 李志勇胡少玄方黎晓张佳克范龙龙
-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6例被引量:1
- 2013年
- 脑室-腹腔分流术作为脑积水治疗的主要方法,在神经外科已广泛应用,虽然操作简单,但感染是术后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收集我科2001年以来脑室-腹腔分流术132例,其中6例出现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55%。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45~62岁,平均54岁。脑积水原因:脑外伤3例,脑出血2例,
- 胡少玄范龙龙徐洪飞李志勇方黎晓
-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进行诊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行颅内压监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测。依据所测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时间,必要时复查头颅CT检查并行相应处置。结果观察组术后72、120h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41,P〈0.05)。观察组甘露醇平均应用时间及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0、-22.50,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预后良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准确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 方黎晓胡少玄徐洪飞范龙龙谈航姜菲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有创颅内压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 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为了探讨影响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对2001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176例经外科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方黎晓张佳克范龙龙胡少玄李志勇
- 关键词: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68例
- 2011年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颅脑损伤并发脑脊液积聚在硬膜下腔隙,占颅脑损伤的3.7%~5.4%,多见于幕上。目前,国内外对该病有较多研究,其治疗并不困难,但易复发。我科自2004—06至2009—07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了颅脑损伤并发硬膜下积液6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 胡少玄李志勇方黎晓范龙龙张佳克徐洪飞
-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下积液外伤
-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用于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78例,均予以实施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术后出现分流管阻塞3例,术后感染5例,颅内血肿3例,消化道症状2例,分流过度或不足2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23%。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用于治疗外伤性脑积水所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多种多样,其中分流管阻塞、术后感染和颅内血肿等发生率较高,手术医师应当制定相对完善的手术方案,以防治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方黎晓胡少玄徐洪飞范龙龙谈航姜菲
- 关键词: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外伤性脑积水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