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仁杰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手术
  • 3篇主动脉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血流
  • 2篇双主动脉弓
  • 2篇四联症
  • 2篇主动脉弓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先天性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电视胸腔镜手...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弓
  • 1篇动脉瘘
  • 1篇心病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外科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张海波
  • 7篇胡仁杰
  • 3篇朱宏斌
  • 3篇刘鑫荣
  • 3篇董卫
  • 3篇张文
  • 2篇孙彦隽
  • 2篇刘锦纷
  • 2篇刘旭
  • 1篇徐志伟
  • 1篇杜欣为
  • 1篇郁夏风
  • 1篇张磊
  • 1篇苏肇伉
  • 1篇彭永宣
  • 1篇刘金龙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婴幼儿血管环的胸腔镜手术治疗单中心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经胸腔镜手术离断婴幼儿血管环的经验,并与同一时间段行传统经胸廓切口手术患儿的治疗和短期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共有71例不合并其他畸形的单纯血管环患儿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血管环离断手术。将经胸腔镜手术患儿8例作为胸腔镜组,其中男7例,女1例;患儿年龄为2.6(1.2,3.7)岁;体重为14.4(10.5,16.1)kg。从其余63例经传统胸廓切口手术患儿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数表)的方法抽取16例作为胸廓切口组,其中男9例,女7例;患儿年龄为1.9(0.4,5.2)岁;体重为11.5(7.8,18.4)kg。对比分析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评价指标上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全组术中及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术后两组均没有出现左右上肢血压差异、出血、膈肌麻痹、持续乳糜胸、伤口感染等需要再次手术干预的并发症。胸腔镜组患儿术中2例中转开胸,1例是因为分离过程中创面渗血明显,另1例是因为非优势主动脉弓远端夹闭后其近端明显增粗至4 mm以上,超出结扎夹的安全使用范围。两组在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症状改善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2例中转开胸患儿,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05.0(82.5,116.2)min,与胸廓切口组手术时间80.0(75.0,102.5)min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07)。胸腔镜组的疼痛评分为2.0(1.7,3.0)分,低于胸廓切口组的4.0(2.0,4.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者根据自身胸腔镜手术经验和术前影像学对解剖的全面评估,判定非优势主动脉弓的直径、长度和位置适合胸腔镜下手术时,经胸腔镜手术离断婴幼儿血管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取得与传统经�
彭永宣刘鑫荣胡仁杰刘旭杜欣为张海波刘锦纷孙彦隽
关键词:血管环双主动脉弓右位主动脉弓电视胸腔镜手术
术中置入肺动脉分支血管支架的镶嵌技术治疗肺动脉分支狭窄被引量:5
2017年
肺动脉分支狭窄是先心病中较为常见的畸形之一,可以单纯发生,也可以是部分复杂先心病的术后并发症,如法洛氏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 PA/VSD)、单心室、永存动脉干等。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法包括外科手术补片扩大狭窄肺动脉以及内科导管行球囊扩张和置入支架等。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外科手术受制于补片材料和左右肺动脉分支的解剖结构,容易受到主动脉弓不同程度的压迫,术后往往再次出现狭窄,再手术率达30%~40%[1-2],内科导管受制于患儿年龄、导管径路等原因,无法广泛运用于低年龄患儿。所以,临床上需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解决肺动脉分支梗阻的方法。
胡仁杰张磊张文董卫朱宏斌张海波
关键词:置入支架镶嵌技术血管支架术后并发症复杂先心病法洛氏四联症
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现状及前景被引量:1
2013年
自1938年Gross等首先成功地结扎动脉导管以来,手术一直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式[1].1966年,Rashkind等首先应用头端带有可扩张球囊的特种导管进行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lloon atrial aeptostomy,BAS)[2],自此,介入治疗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1972年,Bhati等在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手术中利用球囊导管暂时性堵塞动脉导管内血流[3],是介入和外科技术的首次同时联合应用.2002年,Hjortdal等提出了结合影像学技术和常规介入器材联合外科技术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理念[4],即镶嵌治疗(hybrid therapy).镶嵌治疗在实时影像学支持下,可以缩短或避免体外循环时间,具有创伤小,治疗及时,准确度高的特点,尤其适合心导管介入或外科技术单独无法取得满意结果的病种和情况.
张海波胡仁杰苏肇伉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肌部室间隔缺损
高危Fontan患儿术前经皮介入圭寸堵肺动脉前向血流的疗效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危Fontan手术患儿术前经皮介入封堵肺动脉前向血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6例Fontan手术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5.7±2.9)岁;体质量(19.8±5.5)kgo 6例均行一期肺动脉环缩术(PAB),二期行双向Glenn术(BDG)并re-PABo Fontan术前于心内科行心导管造影术同时封堵肺动脉前向血流。结果6例于心内科行介入治疗,封堵前肺动脉平均压力(17.0±0.8)mmHg(1 mmHg=0.133 kPa),心室舒张末压力(VEDP)(11.2±0.9)mmHg,封堵后肺动脉平均压力均有效下降至(14.2±0.7)mmHg,VEDP下降至(9.7±0.7)mn)Hgo封堵术后6~12月,实施Fontan手术,术后无死亡,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正常。随访2~24个月,患儿心功能及各脏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部分高危Fontan术前患儿,利用心导管介入封堵肺动脉前向血流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平均肺动脉压力、减轻心室及肺血管负荷,对成功实施Fontan手术有极大帮助。
郁夏风胡仁杰刘鑫荣刘旭朱宏斌孙彦隽董卫张海波
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2017年
目的:冠状动脉瘘(CAF)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约占先心病的 0.2%.CAF 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合并有其他的心内畸形,例如室间隔完整性肺动脉闭锁、法洛四联症等.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以及外科手术术式的不断完善,手术成功率已大幅提高,但术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余瘘发生.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15 年来 CAF 的近远期疗效,探讨手术时机及不同手术术式的差异.
张海波胡仁杰张文董卫朱宏斌
法洛四联症合并双主动脉弓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法洛四联症合并双主动脉弓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救治法洛四联症合并双主动脉弓的患儿7例,男3例,女4例。全组均正中开胸后行平行循环下离断非优势主动脉弓,解除血管环后同期行法洛四联症纠治术,包括心包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经右心室切口剪除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异常肌束及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补片扩大成形术。结果围术期无死亡,术后均成功撤离呼吸机,无再插管;6例紫绀及肺部症状改善明显。1例术后1个月因喘鸣合并肺部感染再入ICU,治疗1个月后自动出院。结论对法洛四联症合并双主动脉弓患者,可在确诊后早期行双主动脉弓血管环松解术,同期行体外循环下法洛四联症纠治术;伴发气管狭窄一般因外部压迫气管或气管软化所致,一般不需外科处理。一期手术纠治大血管及心内畸形,近期疗效良好。
刘鑫荣胡仁杰张海波徐志伟刘锦纷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双主动脉弓心脏外科手术
先天性局限型主动脉瓣上狭窄虚拟手术1例
2019年
通过收集局限型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患儿术前超声心动图、CT影像资料,经三维立体建模、虚拟手术技术以及血流动力学模拟,探究先天性局限型主动脉瓣上狭窄外科纠治手术(McGoon术、Doty术以及Brom术)术后对主动脉、冠状动脉及头臂血管区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手术方式术后窦管交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内异常高速血流均消失。三种虚拟手术均能有效解除狭窄且术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无明显差异。McGoon手术操作相对安全简易,可作为局限型先天性瓣上狭窄手术的首选方案。
胡杰刘金龙仝志荣胡仁杰胡仁杰张文
关键词: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虚拟手术局限型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