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云松

作品数:3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红外
  • 8篇遥感
  • 8篇探测器
  • 8篇相机
  • 8篇光学
  • 6篇制冷
  • 6篇扫描镜
  • 6篇红外探测
  • 6篇红外探测器
  • 4篇视场
  • 4篇离轴
  • 4篇光学系统
  • 4篇光学遥感
  • 4篇红外成像
  • 4篇红外相机
  • 4篇成像系统
  • 3篇地物
  • 3篇定标
  • 3篇星上定标
  • 3篇制冷机

机构

  • 35篇北京空间机电...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北京空间科技...
  • 1篇中国东方红卫...

作者

  • 35篇聂云松
  • 10篇闫秀荣
  • 8篇马军
  • 8篇马文坡
  • 6篇李岩
  • 6篇邢辉
  • 5篇李昊谦
  • 5篇王保华
  • 5篇邱民朴
  • 4篇张正慧
  • 4篇贾永丹
  • 3篇李妥妥
  • 3篇王军
  • 3篇王小勇
  • 3篇高长春
  • 3篇朱博韬
  • 3篇王世涛
  • 3篇蔡媛媛
  • 2篇阮宁娟
  • 2篇曹桂丽

传媒

  • 4篇航天返回与遥...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红外
  • 1篇光学学报
  • 1篇红外技术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航天标准化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遥感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5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资源一号”02E星红外相机探测器成像验证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资源一号”02E卫星配置的红外相机采用红外探测器组件,其阵列的规模达到了8000像元。该红外探测器技术难度大,实施工艺复杂,需要突破超长线列芯片微组装技术、高性能长波材料及器件制备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资源一号”02E星不具备投产验证产品进行验证的条件,因此采用一步正样的研制模式。对研制风险较大的红外相机来说,需要在方案阶段利用现有的光学系统构建实验装置,对探测器噪声等效温差、MTF等重要性能指标进行等效验证,早期发现红外探测器的不足,提升相机的定量化成像水平。文章在“委内瑞拉遥感二号”(简称“委遥二号”)卫星光学系统的基础上,对该系统与02E星红外相机的差异进行了比对分析,提出了实验参数的优化更改方案。构建了以“委遥二号”相机光学系统与02E星红外探测器组成的实验验证系统,对噪声等效温差和MTF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文章提出的实验方法具有较好的测试等效性和精度,可以用于红外探测器在方案阶段的早期指标测试验证。
安萌梁德印聂云松李昊谦韩波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噪声等效温差卫星
空间大口径压缩光束中继扫描成像光学系统
空间大口径压缩光束中继扫描成像光学系统,主要由无焦望远系统、扫描装置以及聚焦系统组成,所述的无焦望远系统由抛物面主反射镜M1、凸双曲面次反射镜M2组成的物镜系统和中继反射镜M3组成,M3的物方焦点与物镜系统的像方焦点重合...
邱民朴王世涛马文坡聂云松
文献传递
一种次镜三杆组件六自由度精密调节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镜三杆组件六自由度精密调节装置,属于航天光学遥感器技术领域;前镜筒组件为轴向竖直放置的筒状结构;支撑环为环状结构;支撑环同轴设置在前镜筒组件的上方;次镜组件设置在前镜筒组件上方中心位置;三杆组件设置在次镜...
姜彦辉刘涌聂云松武永见王伟之周小华赵野孙欣王海超刘君航陈西张丽张祝伟及亮
一种宽幅超分辨率红外成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幅超分辨率红外成像系统,包括:遮光罩、光学成像系统和视频处理器;遮光罩设置在光学成像系统前方,来自地物目标的辐射信息经遮光罩后进入光学成像系统;光学成像系统将辐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后送至视频处理器;视频处...
闫秀荣聂云松马军童卫明齐翠翠李昊谦王军王保华邢辉
空间机械制冷机微振动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机械制冷机广泛应用于空间红外遥感器中,由于其中存在运动部件,因此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是卫星在轨状态下影响光学遥感器成像品质的重要振动源之一。文章对空间机械制冷机的微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线性驱动对称布置压缩机以及斯特林膨胀机的力学简化模型;分析了2个对置活塞的质量、阻尼、刚度偏差与压缩机整体的振动输出之间的关系,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机整体的振动输出对阻尼的偏差最为敏感;对3种常用制冷机微振动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对比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扰振力的测试方法对于空间遥感器领域较为适用。
白绍竣唐绍凡聂云松徐圣亚
关键词:制冷机微振动微振动测量力学模型
遥感器微振动分析中的制冷机扰振力加载方法被引量:2
2019年
机械制冷机的微振动固支测力结果耦合了制冷机组件自身刚度和质量的影响,遥感器微振动分析时直接用其进行加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通过对制冷机组件和遥感器整机动力学方程的推导,提出“扰振源加载法”和“安装界面加载法”两种扰振力加载方法,实现了扰振力与制冷机组件刚度和质量的解耦。理论推导证明,“扰振源加载法”可获得遥感器整机的扰振力响应,“安装界面加载法”可获得遥感器主体的扰振力响应。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加载方法的位移响应幅值相对误差都小于10%,工程实践可结合遥感器的特点选择加载方法。
马军聂云松童卫明傅祥博
关键词:遥感器微振动制冷机加载方法
长像面低畸变离轴折反式红外空间光学系统设计
2025年
为了满足高空间分辨率和大幅宽红外空间遥感成像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二次成像型离轴折反式光学系统结构,该结构具有大视场、长焦距和像方远心成像等优点。首先,分析了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和初始结构的求解方法,根据高分辨率大幅宽热红外空间成像遥感器的性能要求确定了光学系统设计指标,工作谱段为8~10μm,口径为435 mm,焦距为1038 mm,视场角为8.84°×1.10°,完成了长像面低畸变离轴折反式红外空间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其次,采用XY多项式自由曲面透镜对离轴像差进行校正以实现良好成像,各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均大于0.316@25 lp/mm,相对畸变小于0.25%,像面照度均匀性优于99%。最后,完成了用于检测自由曲面的计算全息图(CGH)补偿器的设计和研制,自由曲面面形的加工精度达到0.033λ(λ=632.8 nm)。设计和加工检测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王保华王保华姜会林王小勇聂云松邢辉李阳文高进
关键词:红外成像系统自由曲面光学遥感
一种TDI红外探测器扫描成像系统扫描速率评估方法
一种TDI红外探测器扫描成像系统扫描速率评估方法,基于成像系统输出的靶标图像中探测器奇、偶元图像位置偏差,定量分析扫描速率与系统其它相关参数的匹配情况,进而调整扫描控制参数,满足成像系统要求。此外,为了对整个扫描视场的扫...
闫秀荣马文坡聂云松李岩李昊谦
基于时域偏移量的红外非均匀校正算法
2025年
受限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材料特性以及制作工艺,红外图像普遍存在像元间的不一致性,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会严重影响在轨成像效果。尤其在均匀背景下的点目标探测,会提高在轨探测的虚警率。两点法校正是一种典型的红外遥感器在轨图像非均匀性处理手段,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图像的非均匀性。两点法的图像处理机理就决定了这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校正效果不仅与相机的成像参数相关,在时域上还与探测器的工作温度相关。因此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光学遥感器在每次成像任务中成像参数即使固定不变,仍然需要通过获取星上定标器的内定标图像实时计算校正系数,从而保证红外图像的非均性得到抑制。以线阵推扫中波红外遥感器为实验对象,提出一种时域自适应校正算法,在两点法校正的基础上引入时域上的响应修正量,纠正工作温度变化对非均匀校正系数时效性的影响。目前此算法已应用于在轨光学遥感器,该算法的引入有效减小了在轨定标的频次,增强了红外通道应急成像任务的处理能力。
杨晓博董建婷张永强张永强武永见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光学遥感空间光学
一种基于可变温黑体的星上定标装置
一种基于可变温黑体的星上定标装置,用于对星载红外相机进行星上辐射定标。低温黑体采用半导体制冷器进行制冷,半导体制冷器产生的热量通过低惯量、动平衡扇形摆臂的辐射散掉;高温黑体采用电加热器加热。高温和低温黑体的温度可在一定温...
马文坡聂云松张正慧朱博韬闫秀荣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