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107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超重孕妇孕期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孕妇的营养干预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早孕产检中超重肥胖(BMI≥24kg/m^2)孕妇231例为干预组,同样条件选取同期早孕孕妇1 26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产检,干预组给予营养指导、健康宣教及运动指导,对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孕期体质量平均增加10.34kg,低于干预组的平均体质量12.22k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16.02%)低于对照组(28.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方式、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超重孕妇危险因素和膳食指导干预、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对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王丽萍 王鹂麟 夏英倩 张羿 罗军 沈莺关键词:营养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uE_3在唐氏综合征孕中期多指标联合筛查风险预测中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比较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r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两联和AFP、β—hCG、游离雌三醇(uE3)三联两种筛查风险计算模型的检出率、假阳性率和Cut—Off值,探讨uE3在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中的效果。方法:收集上海4家保健机构提供的2001~2004年筛查数据,对孕14^+~20^+周的14642例孕妇的血清学指标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拟合年龄风险与各指标的似然比风险计算模型。分别应用两联筛查风险计算模型、uE3与年龄风险计算模型和三联筛查风险模型进行计算,在3%~8%假阳性率时比较各模型的检出率、阳性预测值和Cut—Off值。在85%检出率的基础上比较各模型的假阳性率、Cut—Off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①14642例孕妇随访确认为DS的有15例,发病率约1/1000;②比较DS组(1.0787ng/ml)和正常组(1.7125ng/ml)的血清uE3水平,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t=2.96,P〈0.01);③比较各模型预测风险检出效果,在5%假阳性率时年龄和uE3组合检出率为46.7%,两联筛查模型为60%,三联模型则为93.3%,两联和三联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8,P〈0.05);④在85%的检出率时uE3和年龄因素模型的假阳性率为16.40%,两联模型为7.18%,三联模型则为4.9%,后二者假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66.79,P〈0.01)。结论:uE3在唐氏综合征多指标联合产前筛查中能提高筛查的检出率,减少假阳性率。 胡序怀 彭左旗 罗军 唐振华 李哮天 朱明伟 刘兰女 杨素霞 马旭关键词: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游离雌三醇 甲胎蛋白 孕中期11297例母血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探讨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筛查与胎儿唐氏综合征检出的关系。方法应用ACCESS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对妊娠14-21w的11297例孕妇进行血清αFP、μE3和T-βHCG的测定,风险率〉1:385定为筛查阳性,再作羊水检查以确认。结果11297例孕妇中筛查为阳性者604例(5.3%),其中412例自愿作羊水检查,检出唐氏综合征胎儿7例,遗漏4例,检出率为63.6%。此外还发现胎儿为其他染色体异常5例、畸形5例、死亡4例、晚期流产1例。早产2例。结论孕中期孕妇血清三联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MOM值作总体评估可预防假阴性的发生。此外,建立21世纪中国孕妇怀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年龄数据库也可能是提高检出率的关键点之一。 王雅荪 罗军 王慧 徐慧君 沈歈忱 孟文珍 沈颖华 潘顺关键词:孕中期 血清 唐氏综合征 10442例孕中期孕妇胎儿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产前唐氏综合征(DS)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eckm an Cou lter公司Access全自动分析仪对10 442例孕中期孕妇血清进行甲胎蛋白(AFP)、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3项指标检测,并用专用软件分析,预测胎儿患DS的风险。结果10 442例中,DS高风险526例,其中373例作了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21三体7例。在筛查阴性的9 916例中,出生DS患儿4例,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为21三体。该筛查方法的筛查阳性率5.04%,筛出率63.64%。结论孕中期母血清筛查是预防DS患儿出生的重要途径,这一筛查系统同样适合于中国人群,对特殊人群采用特殊处理方法可使筛出率提高至81.82%。 沈歈忱 罗军 孟文珍 王慧关键词:唐氏综合征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游离雌三醇 不同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检测试剂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3 2015年 目的 探讨不同公司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试剂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建立相应公司试剂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方法 序贯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就诊的正常孕妇妊娠早期(T1期,妊娠9~12周)、妊娠中期(T2期,妊娠16~24周)、妊娠晚期(T3期,妊娠32~36周)血清各200例.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西门子-C和西门子-Ⅰ、美国雅培公司和瑞士罗氏公司等4种不同TSH、FT4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血清TSH、FT4水平.采用多水平模型,判断4种试剂在妊娠不同时期血清TSH、FT4检测水平是否平行;采用百分位数(P25~P975)制订妊娠不同时期TSH、FT4正常参考值范围,并采用Bootstrap法比较4种试剂正常参考值范围之间的差异. 结果 对同一样本TSH、FT4检测结果显示,4种试剂妊娠不同时期TSH、FT4水平变化趋势大致平行(F=0.950,P=0.595;F=11.640,P=0.081).比较4种试剂妊娠不同时期血清TSH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发现罗氏试剂在妊娠不同时期波动最大;而4种试剂妊娠不同时期血清FT4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发现罗氏试剂在T1期波动最大,西门子-C试剂在T2和T3期波动最大.4种试剂TSH、FT4参考值范围在妊娠不同时期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H:T1期:F=2 945.390,P<0.01;T2期:F=2 826.260,P< 0.01;T3期:F=1 698.360,P< 0.01.FT4:T1期:F=1 145.440,P< 0.01;T2期:F=2 260.240,P< 0.01; T3期:F=1 439.920,P<0.01). 结论 不同公司试剂的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和有效性,但针对不同试剂,需建立妊娠不同时期特异的且符合中国人群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 许诗珺 范建霞 杨帅 陶俊 钱卫 韩密 罗军关键词: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试验 参考值 抗β_2糖蛋白1抗体与习惯性流产 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抗 β2 GP1抗体与习惯性流产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1 2 2例有习惯性流产史未妊娠妇女为流产组 ,选取 6 0名未妊娠正常生育育龄妇女为正常对照组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中抗 β2 GP1抗体。结果 1 2 2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史的患者中 ,抗 β2 GP1IgA、IgG、IgM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 3 1 %、 9 0 %和1 5 6 %。这三型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别有显著性 (P分别为P =0 0 0 9、P =0 0 1 1、P =0 0 0 3)。结论 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史的患者作抗 β2 GP1抗体检测 。 沈歈忱 孟文珍 罗军 陈水娟关键词:抗Β2糖蛋白1抗体 习惯性流产 酶联免疫法 PCR法测定HPV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应用PCR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妇科疾病中的感染情况,并与液基细胞学(LCT)进行平行检测,了解两种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匹基生物工程股份公司研制的HPV(PCR)荧光试剂盒及罗氏公司的LightCycler仪器分别对宫颈炎、尖锐湿疣、其他性病及健康人群进行HPV6/11、HPV16/18测定,并与液基细胞学进行平行测定。结果3组不同类型的病例共413例,其HPV的阳性率尖锐湿疣组为84.21%,宫颈炎组为13.15%,其他性病组为20.83%。采用LCT与PCR检测高危HPV16/18共90例,其LCT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的病例HPV阳性率为53.8%,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的病例HPV阳性率为12.5%,不典型鳞状细胞(A)的病例HPV阳性率为12.5%。结论应用PCR方法检测HPV,其各组HPV的阳性率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HPV的检测对妇科宫颈疾病的诊断,特别对诊断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LCT与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同时检测,则可以提高宫颈疾病的诊断阳性率。 唐火明 沈觎忱 罗军 孟文珍 周建国 潘蕾关键词:HPV 妇科疾病 液基细胞学 孕中期三联检测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筛查孕中期中国人孕妇血清三联(AFP、uE3、T-βHCG),计算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11317例单胎孕中期孕妇血清三联的测定,并结合体重进行计算。根据EDD35.5岁时的自然发生率约为1:385,18三体综合征筛查的自然发生率为唐氏综合征的十分之一,结合70%人群能被筛查出,CUT-OFF值设定为1:1152。结果共筛选孕14~21周孕妇11713人,其中大于CUT-OFF值的有604人,阳性率为5.2%,并进行羊水细胞培养,有7例胎儿为唐氏综合征,另外小于CUT-OFF值的孕妇有4例产下唐氏综合征儿,检出率为64%。另外18三体筛查风险率大于CUT-OFF值的有30人,占0.3%。经羊水细胞培养结果有2例为18三体。结论通过三联筛查并结合年龄、体重等因素通过软件计算能提高孕中期孕妇唐氏综合征及18三体综合征的筛查率,为产前诊断提供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 罗军 沈觎忱 孟文珍关键词:血清筛查 唐氏综合征 孕中期 妊娠期不同检测试剂对TSH、FT4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公司TSH、FT4试剂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并建立相应公司试剂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序贯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就诊正常孕妇早、中、晚血清各... 范建霞 陶俊 许诗珺 韩密 杨帅 罗军 唐振华关键词:妊娠期 FT4 TSH 检测试剂 孕中期三联筛查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采用血清三联[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otal-βHCG)]筛查19 730名孕中期妇女,以探讨三联筛查对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间19 730名单胎孕中期妇女的血清AFP、uE3、Total-βHCG水平,取其中位数倍数(multiple of median,MoM),并结合孕妇体重,计算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及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根据唐氏综合征和预期分娩年龄(expected date of delivery,EDD)为35.5岁时的自然发生率约为1∶380,本研究将唐氏综合征三联筛查的临界值(cut-off)设定为1∶380,将18三体综合征筛查的临界值设定为1∶334。对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19 730名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 130名,阳性率为5.73%,对1 130名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有6例胎儿为唐氏综合征,其中EDD<35.5岁以下者有4例;唐氏综合征三联筛查风险率小于临界值的18 600名孕妇中共产下4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假阴性率为40.0%(6例检出,4例漏检),其中EDD<35.5岁的孕妇有3例;18三体综合征筛查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02名,占0.52%,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有3例胎儿为18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阴性的孕妇中无18三体综合征患儿出生。结论:孕中期行血清三联(AFP、uE3、Total-βHCG)筛查,对于EDD<35.5岁的孕妇有较高的胎儿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筛出率,但也漏检了3例EDD<35.5岁的孕妇。对于漏检孕妇的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可发现,75%的漏检孕妇筛查结果提示风险率大于1∶1 000,而如血清三联筛查采用临界值为1∶700,则能使将检出唐氏综合征胎儿数提高到9例。 罗军 沈觎忱 唐振华关键词: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