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曦
- 作品数:1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汉代天地之祭与阴阳五行学说——读《汉书·郊祀志》偶得被引量:3
- 2007年
- 程曦
- 关键词:阴阳五行学说天地汉代阴阳观念神崇拜上帝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本文运用哲学与史学结合的方法,通过典型分析,展示明代儒佛融通的几种主要类型,尤其发掘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方以智的学术批判理念,揭示各种儒佛融通思想的源流及影响,突出明代儒佛交涉的核心问题。 本文认为,明代的佛“教”与佛...
- 程曦
- 关键词:明清时期学术批判
- 从《东西均》“药”喻看方以智“集大成”思想的特质
- 2008年
- 《东西均》一书运用大量比喻,尤以"药"喻为突出,认为一切学术均以治疗人类心灵疾病而生,故为"药";而药也能致病,因此又需治药之药,学术间即是以药治药的关系;而治愈人类疾病绝非一种"药"所能奏效,必须集合诸家为大成。佛教传统之"药"喻指医患关系,方以智之"药"喻指药物间关系。据此,方氏提出"一切不相坏而大成集之"的思想,确立"合并诸偏"、"合并为公"的学术理想。其构建的"会通"学术的集大成体系以批判式融通为特质,在学术史上具有鲜明个性。
- 程曦
- 关键词:方以智
- 试论戴名世的“文章之道”
- 2003年
- 戴名世是桐城文派的先驱,他最早提出了桐城派文学的一些观念,如道、法、辞,以古文救时文等。其"文章之道"包含的内容比"圣人之道"要广泛;他关于文章要写"圣人之道"的提法是专为"经义时文"而发的;即使在时文写作领域,戴名世仍希望用他所谓的"文章之道"来改造它,即"以古文为时文"。相对于桐城派后学来说,戴名世的文学思想要开放得多。
- 程曦周专政
- 关键词:戴名世桐城派
- 《周易·文言传》的“成德”之教
- 2005年
- 《周易·文言传》有很丰富的道德建设内容,它提出了“人天合德”的观点,不主张“天道”外在现成,而提倡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中,在实践中成就道德。《文言传》的这些思想在后来的诠注中渐渐被掩盖了,《易传》的人天一体与时偕行的思想也被丢弃了。
- 程曦
- 关键词:《周易》天人合一
- “两合氏族”通婚现象的人类学解释被引量:1
- 2006年
- 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看,《诗.风》中有关“在水一方”式的隔河恋悲剧,表现的是“两合氏族”通婚过程中,同族男女在族内男女严格隔离政策下隔河相望、恋而不成的悲剧。这种同族男女隔河而恋的悲剧,虽然在当时的条件下是被严格禁止的,其结局注定是不会成功的,因而造成恋爱者一定的压抑和忧愁心态,但从人类婚姻史和社会发展史来看,却是人类摆脱远古群婚制的必然产物,因而具有进步意义。
- 程曦
- 关键词:《诗经》通婚禁忌人类学
- 雅典人的宗教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被引量:3
- 2002年
- 雅典人的宗教在雅典人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雅典人的宗教与其民主政治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民主政治的形成是以打破宗教、氏族势力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宗教中的民主因素又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 程曦李应青
- 关键词:宗教民主政治
- “天人合一”两套系统辨微被引量:1
- 2007年
-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但其中的"天—人"关系实际上应该包括"天—人"和"天—地—人"两套系统。这两套系统从先秦开始起源不同,在汉代,其差异又以天地祭祀之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宋明理学各家之间的差别也可以从这两套系统的相异中找到根源。
- 程曦
-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道人道三才之道
- “四为”模块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安庆师范学院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了"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和"服务为重"等四大模块,这四个模块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同时,作为一种合理的科学抽象,四大模块的内涵又相对确定,分别有其支撑课程。"通识为基"模块包括非专业横通性课程,"能力为本"模块包括专业技能性课程,"人文为魂"模块包括非专业纵通性课程,"服务为重"模块包括专业服务性课程。
- 程曦
-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建设
- 原始宗教民主初探被引量:5
- 1999年
- 原始宗教极富民主性。原始宗教民主是原始民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论之者甚少。通过对世界各民族尤其是澳大利亚人、美拉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古代中国人的原始宗教活动材料的梳理归纳,可以窥见原始宗教民主的诸表现特征、原始宗教民主赖以存在的自然性基础。
- 程曦
- 关键词:原始宗教民主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