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大晴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和谐社会
  • 2篇网络
  • 2篇网络文化
  • 2篇文化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视野
  • 1篇诉求
  • 1篇网络建设
  • 1篇价值诉求
  • 1篇和谐社会视野
  • 1篇和谐网络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政治学院

作者

  • 3篇秦大晴
  • 2篇李德周
  • 1篇杨文锋

传媒

  • 1篇理论界
  • 1篇西安政治学院...
  • 1篇传承

年份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和谐网络建设被引量:2
2008年
和谐网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和谐网络建设需要建立合理有序的网络身份管理制度、营造健康理性的网络舆论氛围、构建监管有力的网络法律体系。
秦大晴杨文锋肖静芹
关键词: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网络文化被引量:1
2008年
胡锦涛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一精辟论断充分体现了网络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影响。尽管网络在当前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无序与混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网络的发展必然陷入泥沼。我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和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必须也必然构建和谐、包容、理性的网络世界,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李德周秦大晴
关键词:和谐网络和谐社会
我国网络文化和谐发展的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被引量:2
2008年
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应植根于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张扬个性而不失理性,揭露负面与颂扬正面相结合,扬弃传统与追求现代相结合。网络提供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最好平台,西方与东方、传统与数字、精英与草根的对立与统一,为我国网络文化和谐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主流文化主导力的加强,网络管理体系的日趋完善,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多重保障。
李德周秦大晴
关键词:网络文化和谐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