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利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泛函
  • 12篇泛函理论
  • 12篇富勒烯
  • 11篇密度泛函
  • 11篇密度泛函理论
  • 4篇SC
  • 3篇动力学
  • 3篇稳定性
  • 3篇金属
  • 3篇金属富勒烯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动力学
  • 2篇动力学模拟
  • 2篇衍生物
  • 2篇乙炔
  • 2篇热解
  • 2篇文献计量学
  • 2篇硫化物
  • 2篇流体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机构

  • 19篇西南大学
  • 9篇重庆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兴义民族师范...
  • 1篇教育部
  • 1篇西交利物浦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福纳康生...
  • 1篇中信大锰矿业...
  • 1篇赤峰福纳康生...

作者

  • 26篇甘利华
  • 6篇刘作华
  • 5篇陶长元
  • 4篇雷丹
  • 3篇文蓉
  • 3篇杜军
  • 3篇王春儒
  • 2篇安杰
  • 2篇刘仁龙
  • 2篇舒春英
  • 2篇吴波
  • 2篇查林
  • 2篇谢昭明
  • 2篇孔令峰
  • 2篇李树非
  • 2篇周小霞
  • 2篇唐金晶
  • 2篇赵冲
  • 2篇刘学森
  • 2篇张柱

传媒

  • 5篇中国科学:化...
  • 3篇化学学报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锰业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Chines...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兴义民族师范...
  • 1篇2001年膜...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硫化物富勒烯Sc_2S@C_(82)的自下而上C_2增长和异构化
2015年
两个金属硫化物富勒烯Sc2S@C82-Cs(6)和Sc2S@C82-C3v(8)的结构已经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验证,但对于其形成机理却知之甚少.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研究了Sc2S@C82的不同异构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结合封闭网络增长模型,研究了Sc2S@C82的形成机理.计算表明,该金属富勒烯是在Sc2S@C80-D5h(31923)的基础上通过C2增长而来,且增长路径是通过中间体Sc2S@C82-Cs(39704)而不是通常认为的Sc2S@C82-Cs(39663);此外,证实了异构体Sc2S@C82-Cs(6)和Sc2S@C82-C3v(8)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可逆过程;碳催化的Stone-Wales旋转可以大大降低反应的能垒.这些结果对其他金属富勒烯的形成机理具有参考意义.
赵冲雷丹陶舒辉程南璞甘利华
关键词:金属硫化物富勒烯异构化泛函理论能垒
Pc-carbon:一种可能的超硬碳材料
2019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预测了一种新型碳同素异形体(Pc-carbon).声子色散谱和弹性常数计算证实了Pc-carbon的动力学和力学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Pc-carbon是弹性各向异性的,其维氏硬度达到87.6GPa.应力应变计算结果表明,Pc-carbon的理想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分别为65.8GPa和56.5GPa,进一步证实了其超硬特性.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Pc-carbon是带宽为0.99eV的半导体.
曹爱华吴波甘利华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超硬材料
金属氮化物富勒烯MSc_2N@C_(76)的计算研究
2016年
内嵌金属富勒烯是一类具有新奇性质的富勒烯基化合物.最近,含有七元环的非经典内嵌金属富勒烯被实验报道.然而,因结构的多样性和计算量的挑战性,目前尚无有关非经典内嵌金属富勒烯的系统计算研究.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和拓展的螺旋算法,系统考察了C_(76)的经典结构和非经典结构的内嵌金属氮化物富勒烯MSc_2N@C_(76)(M=Sc,Y,La).结果显示,非经典内嵌金属富勒烯与经典内嵌金属富勒烯是竞争性的,且它们之间可以通过Stone-Wales旋转或C_2插入、挤出而实现相互转化;非经典富勒烯在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学森雷丹甘利华
关键词:电子转移密度泛函理论
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制备、分离与理论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内嵌金属富勒烯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兴趣。本文对内嵌金属富勒烯的高效合成方法、形成机理、聚合行为、内嵌原子/团簇的动力学行为等方面作了专门的研究。 一、Y@C82与Sc3@C82的合成及S...
甘利华
关键词:纳米材料
碳F_4F_6多面体遵循独立四元环原则
2010年
为了研究由四元环和六元环构成的碳多面体(F4F6多面体)的结构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所有C8~C60之间的F4F6多面体进行了系统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能量最低的异构体都满足独立四元环原则,能量较低的满足四元环比邻惩罚原则.这两条原则与经典富勒烯所遵循的独立五元环原则和五元环比邻惩罚原则具有同等地位,能够使研究者仅仅从形貌上就可以对碳FaF。多面体的稳定性进行简单高效的判定.结构分析表明,四元环之间共用的顶点的锥化角大于其他顶点的锥化角并决定了相应分子的稳定性.
甘利华刘健邹建刘作华黎立李百战陶长元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Transformations and Tautomeric Equilibrium among Different Intermediates in Proline-Catalyzed Reaction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2013年
The enamines, iminium ions, and oxazolidinones are thought to be the key intermediates in the proline-catalyzed reaction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but there is an extensive contro- versy about their roles. Here, the corresponding transition states connecting any two of the three kinds of species are located at the wB97XD/6-311++G** level of theory. The calcula- 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oxazolidinones are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in both the gas phase and solvents; there exists tautomeric equilibrium among these species and the equilibriums are controlled by the employed solvents and temperature in the react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ncentration and role of the mentioned species are controlled by the employed solvent and temperature. A new reaction pathway is presented herein for the trans- formation between iminium ions and oxazolidinones through iminium ion-water complex and oxazolidinone-water complex. The calc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rate-limiting step in proline-catalyzed Mannich reaction between acetaldehyde/keteones and N-Boc imines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C-C bond rather than the intermediates tautomerization. These calculations rationalize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can be valuable in optimiz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asymmetric organic-catalyzed reaction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甘利华苌青周瑾
关键词:TAUTOMERISM
富勒烯及金属富勒烯的形成机理被引量:1
2023年
富勒烯和金属富勒烯具有独特结构和新奇电子特性,在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如何提高产量是金属富勒烯走向实际应用的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要高产量、高选择性的合成金属富勒烯,弄清形成机理、开发新的合成方法是必由之路。本工作聚焦于全面剖析富勒烯和金属富勒烯的形成机理,为突破其产能瓶颈探明道路。一方面,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富勒烯的形成过程,指导优化富勒烯的合成条件。另一方面,精确控制金属富勒烯合成的惰性气体压力、电弧区组分以及原料组成等条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金属富勒烯,发展了金属富勒烯的高效制备策略。最后,还探究了金属富勒烯形成后的保护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将来金属富勒烯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紫辉吴波甘利华甘利华王春儒
关键词:富勒烯金属富勒烯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
甲烷高温热解制备乙炔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甲烷(CH_(4))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热解到乙炔(C_(3)H_(5))的过程.结果表明,高温低压有利于该转化过程.热解的最佳温度是1800 K,最优压强是70~80 kPa.在高温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观察到:C_(3)H_(5)的主要形成源自C_(3)H_(5)的解离脱氢和C_(3)H_(5)的C—C键断裂,主要消耗在C_(3)H_(5)自身的吸氢,以及与CH_(3)和CH_(2)自由基的碰撞;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反应途径.
陈香甘利华
关键词:乙炔分子动力学模拟
三金属氮化物富勒烯中富勒烯笼和内嵌团簇的尺寸效应
2010年
内嵌金属富勒烯是指金属原子或其团簇内嵌于碳笼之中而形成的复合结构.实验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内嵌金属原子或团簇对碳笼的电荷转移作用在这类分子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且电荷转移作用能够稳定化原本高度活性的碳笼.三金属氮化物富勒烯(trimetallic nitride fullerenes,TNFs)因其新奇的结构和性质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研究者已经对Sc3N@C68,Sc3N@C78和Sc3N@C80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阐明了它们的结构;而且,三金属氮化物团簇(M3N,M=Sc,Y,La等)在各种碳中的稳定化机理已经被阐明,即能够嵌入氮化物团簇的碳笼是那些LUMO+3与LUMO+4能级能量差大的碳笼.对于含有更重的内嵌团簇的TNFs,目前已经取得相当的研究进展,然而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揭开.如:为什么烟灰中Sc3N@C2n,Y3N@C2n和La3N@C2n(n=34,39和40)的产量戏剧性地下降?三金属氮化物M3N@C2n中,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像单金属内嵌富勒烯M@Cn中的情况一样吗?为了揭开上述未解之谜,我们对M3N@C80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ChemPhysChem2006,7:1306),通过密度函数理论方法,对M3N@C2n(n=34,39,40)进行了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68-6140,金属原子位于五元环-五元环共边(B55)的前面;对于C78-5,金属原子位于六元环-六元环共边(B66)的前面;对于C80-7,Sc原子位置不固定,而Y、La原子位于六元环(R6)的前面.Sc3N在所有考虑的碳笼内都是平面的,Y3N在C68和C78中是微弱锥化的,然而在C80-Ih中是平面的;相反,La3N在所有碳笼中都是锥化的.总之,内嵌团簇趋向于在碳笼中形成具有最大金属-金属(M-M)距离的结构,以便于张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内嵌锥形团簇的那些碳笼与相应的富勒烯笼比较起来,结构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形,此种情况下相应分子中存在重要的M-C以及M-M排斥力,相应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对优化后的M3N@C2n的结构分析表明,Y-Y/Y-N和La-La/La-N距离都分别小于�
甘利华
关键词:密度函数理论尺寸效应稳定性
富勒烯和富勒烯衍生物中的Stone-Wales旋转被引量:1
2014年
Stone-Wales旋转是富勒烯异构化的基本方式,了解其特征和规律对于理解富勒烯和富勒烯衍生物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富勒烯和富勒烯衍生物的Stone-Wales旋转.结果显示,富勒烯异构体趋向于从高B55键(两个五元环共用的边)结构向低B55结构转化,满足独立五元环原则的结构或具有低B55键数的异构体在热力学上更为有利.相反,对于富勒烯衍生物,具有更多B55的异构体不仅在热力学上更有利,而且从动力学角度讲,从满足独立五元环原则的结构向不满足的结构的转变比相反过程更容易.这些结果可以解释目前的相关实验事实,暗示了富勒烯衍生物可能是先衍生化后异构化而形成.
甘利华文蓉
关键词:富勒烯衍生物稳定性密度泛函理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