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悬浮法EPDM-g-MS/PS的冲击和耐候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原料,采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EPDM接枝MMA-St共聚物(EPDM-g-MS),再与聚苯乙烯(PS)树脂共混制备了EPDM-g-MS/PS(MES)高抗冲塑料。研究了接枝体系的单体配比(fMMA)和接枝产物所含MMA-St共聚物的共组成质量比(FMMA)对MES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以及MES的相结构与增韧机理、热稳定性和耐候性,并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PS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fMMA为15%、FMMA为29.1%时,EPDM-g-MS对PS的增韧效果最好;当MES所含EPDM质量分数为30%时,其缺口冲击强度高达45.1 kJ/m2;在MES的微观结构中,橡胶相EPDM以具有包藏结构的分散相存在,MES的增韧机理为裂纹分支终止兼有轻度基体剪切屈服;而在SBS/PS中,橡胶相(聚1,4-丁二烯嵌段)以网络状连续相存在,其增韧机理为基体剪切屈服。MES的热稳定性和耐气候老化黄变性能显著高于SBS/PS。
- 付锦锋麦剑章王炼石蔡彤旻张安强曾祥斌王霞
- 关键词:悬浮接枝共聚合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韧机理
- MHD方程组的周期解
- 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 MHD)是流体动力学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是导电流体(如等离子体、液态金属或电解液等)在磁场中流动时导电流体与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导电流体在垂直磁场内流...
- 王霞
- 关键词:周期解存在性
- 文献传递
- 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木质素碳纳米纤维的研究
- 木质素作为自然界中唯一含有苯环结构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储量丰富,含碳量高。目前木质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低值化的领域,比如燃料、水泥和陶瓷等行业。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短缺,对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逐渐得到各研究学者的关注,其重要...
- 王霞
- 关键词:木质素静电纺丝聚丙烯腈碳纳米纤维热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EPDM-g-MAS和PEB-g-MAS的合成及其与SAN树脂共混物性能的研究
- 聚烯烃弹性体大分子无碳-碳双键或碳-碳双键含量低,因而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用其与乙烯基单体的接枝共聚产物对SAN树脂进行共混改性,可制备出耐气候老化黄变性能优异的高抗冲工程塑料,广泛用作汽车配件、摩托车护罩和其他室外构...
- 王霞
- 关键词:EPDMSAN树脂熔体流动速率缺口冲击强度基元反应
- 文献传递
- 一种静电混纺聚丙烯腈/木质素制备碳纳米纤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电混纺聚丙烯腈/木质素制备碳纳米纤维的方法,首先利用乙酰化及接枝改性处理的木质素与聚丙烯腈配置成聚丙烯腈/木质素混合溶液,然后静电纺丝上述混合液制备聚丙烯腈/木质素纳米纤维膜,最后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膜进行预...
- 彭响方王霞况太荣陈斌艺
- PEB/MMA-AN悬浮接枝共聚反应机理被引量:2
- 2012年
- 研究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弹性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悬浮接枝共聚反应行为及接枝共聚产物对SAN树脂增韧作用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接枝共聚反应机理,推算了接枝链分子量.结果表明,体系首先发生链增长自由基向PEB转移终止形成非接枝共聚物(MANL)和PEB大分子自由基引发单体共聚形成接枝链(g-MAN)的反应,接枝反应结束后体系发生明显的非接枝共聚形成非接枝共聚物(MANH)的反应;MANL的分子量低于g-MAN的分子量,而g-MAN的分子量明显低于MANH的分子量;在接枝共聚过程中发生已接枝和未接枝PEB断链并随机再接生成多嵌段共聚物的副反应;在反应初期,接枝链的AN单元含量接近于非接枝共聚物的AN单元含量,在反应中后期前者远低于后者.
- 熊凯朱勇平王霞王炼石蔡彤旻张安强曾祥斌
- 关键词:多嵌段共聚物
- 一种静电混纺聚丙烯腈/木质素制备碳纳米纤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电混纺聚丙烯腈/木质素制备碳纳米纤维的方法,首先利用乙酰化及接枝改性处理的木质素与聚丙烯腈配置成聚丙烯腈/木质素混合溶液,然后静电纺丝上述混合液制备聚丙烯腈/木质素纳米纤维膜,最后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膜进行预...
- 彭响方王霞况太荣陈斌艺
- 文献传递
- 悬浮法PEB-g-MAN的合成与ABMS的性能研究
- 2010年
- 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接枝共聚物(PEB-g-MAN)。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MMA-AN已经接枝在PEB分子链上。用PEB-g-MAN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共混制备耐老化黄变性能优异的高抗冲塑料ABMS,研究AN在MMA-AN总投料量中的质量百分比fAN对ABMS冲击韧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AN为25%时,ABMS(PEB质量含量为25%)的韧性最好,缺口冲击强度达63.3 kJ/m2,且此时ABMS的热稳定性也最佳。SEM、DMA和TG的分析表明:fAN为25%时,ABMS的增韧机理为剪切屈服,PEB-g-MAN与SAN相容性最佳,ABMS的热稳定性最好。
- 付锦锋朱勇平王炼石蔡彤旻王霞
- 关键词:接枝改性增韧机理热稳定性
- 传播报业全媒体转型探析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 互联网、手机报刊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新媒体日益改变着人们原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介质壁垒,改变了传统媒介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媒体竞争的基...
- 王霞
- 关键词:全媒体传统报业新媒体媒介融合
- PEB-g-MAN增韧SAN树脂的力学性能及增韧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用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N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并用其增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研究了SAN/PEPrg-MAN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韧机理和相结构。结果表明:PEB-g-MAN是SAN树脂的优良增韧剂,当PEB用量为25%时,SAN/PEB-g-MAN的缺口冲击强度达63.3kJ/m^2,约为SAN树脂的60倍。SAN/PEB-g-MAN共混物在PEB含量为15%~20%时发生脆韧转变。脆韧转变前、脆韧转变过程中和脆韧转变后的冲击断面形态的SEM分析表明,共混物的增韧机理先是裂纹支化终止和空穴化,随后为高度空穴化,再为基体剪切屈服兼空穴化,最后转变为空穴化为主,剪切屈服为辅。TEM分析表明,PEB均匀分散于SAN连续相中,两相界面模糊,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随着PEB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相结构由“海-岛”结构转变为“双连续相”结构。
- 朱勇平王炼石蔡彤旻王霞曾祥斌林城
- 关键词:增韧机理相结构脆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