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常见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检验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6例泌尿感染患者的尿样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中各致病菌群的占比,确定主要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986患者中有795例(80.63%)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149例(15.11%)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4.26%)患者真菌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氨曲南、氨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与克林霉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在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医务人员应依据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防抗生素滥用。
- 王茂
- 关键词: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安稳血糖测试仪在临床血糖检测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分析安稳血糖测试仪的临床检测效果。方法:通过安稳血糖测试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种仪器对患者同侧手臂静脉血和手指末端毛细血管血中血糖浓度测定,比较分析安稳血糖测试仪检测手指末端血糖浓度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血清中血糖值。结果:两种仪器测定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等效性。结论:安稳血糖测试仪的血糖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效,检测结果快速准确,适合临床推广。
- 王茂
- 关键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
- p16/Ki-67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及HPV感染的关系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p16/Ki-67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宫颈癌患者(研究组)和同期收治的5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对照组)及35名女性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临床资料。收集三组研究对象宫颈样本,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观察三组p16、Ki-67、p16/Ki-67表达情况;对比三组临床资料,并分析p16/Ki-67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及HPV感染的关系。结果研究组p16阳性表达率、Ki67阳性表达率、p16/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对照组p16阳性表达率、Ki67阳性表达率、p16/Ki-67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P <0. 05); p16/Ki-67阳性表达组年龄≥60岁、疾病为Ⅲ型、有HPV感染构成比明显高于p16/Ki-67阴性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 p16/Ki-67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及HPV感染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0. 368,r=0. 420,P <0. 05)。结论 p16/Ki-67表达与宫颈病变及HPV感染呈明显正相关,临床上可通过监测患者p16/Ki-67表达水平有效评估宫颈病变状况。
- 王茂贾伟王宏
- 关键词:宫颈病变HPV感染
- 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用于炎症性肠病诊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用于炎症性肠病(IBD)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该院检验科收治的96例IBD患者(观察组)及同期65例非IBD肠道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细菌鞭毛蛋白抗体(Anti-CBirl)、荧光假单胞菌相关序列I2抗体(Anti-I2),比较不同组间血清抗微生物抗体表达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 ASCA在克罗恩病(CD)患者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体内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Anti-CBirl及Anti-I2在CD患者及UC患者体内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CBirl、Anti-I2诊断IBD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ASCA,但ASCA灵敏度高于Anti-CBirl、Anti-I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A及Anti-CBirl在CD患者体内阳性率均高于U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A可作为诊断IBD发病的重要血清学指标,Anti-CBirl可辅助鉴别CD与UC患者,但血清学微生物抗体与IBD严重程度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 王茂陈铭
- 关键词:抗酿酒酵母抗体炎症性肠病
-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管后并发相关性静脉血栓与凝血指标的关系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146例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进行分组,48例发生静脉血栓者为观察组,98例未发生静脉血栓者为对照组。对发生静脉血栓者发生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进行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Pearson相关分析中,对凝血指标与静脉血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指标均高于发生静脉血栓后,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均低于发生静脉血栓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PT和APTT指标低于对照组,TT、FIB和DD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静脉血栓与PT和APTT指标呈现正相关,与TT、FIB和DD指标呈现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凝血指标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相关性静脉血栓有显著相关性,临床需对患者凝血指标严格观察,尽量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
- 郭媛胡利娜王茂
- 关键词:肿瘤患者置管静脉血栓凝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