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青

作品数:44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5篇前列腺
  • 26篇腺癌
  • 25篇前列腺癌
  • 9篇预后
  • 9篇肿瘤
  • 8篇消融
  • 8篇冷冻
  • 8篇冷冻消融
  • 7篇前列腺肿瘤
  • 7篇腺肿瘤
  • 7篇内分泌
  • 7篇分泌
  • 6篇癌患者
  • 6篇穿刺
  • 5篇预后评估
  • 5篇治疗前
  • 5篇前列腺癌患者
  • 5篇前列腺穿刺
  • 5篇后评
  • 5篇后评估

机构

  • 4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4篇王艳青
  • 42篇董柏君
  • 41篇薛蔚
  • 37篇潘家骅
  • 32篇朱寅杰
  • 16篇沙建军
  • 8篇徐凡
  • 7篇邵晓光
  • 4篇黄翼然
  • 3篇夏建国
  • 3篇谢少伟
  • 3篇李凤华
  • 2篇周立新
  • 2篇张时君
  • 2篇李红丽
  • 2篇杨文琪
  • 1篇柴文
  • 1篇吴广宇
  • 1篇董樑
  • 1篇张宁

传媒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肿瘤影像学
  • 1篇加速康复外科...
  • 1篇GTAUF2...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7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RADS V2评分系统中低评分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多参数核磁共振检查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中低评分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且术前行多参数核磁共振检查的25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91岁,平均(67.6±7.9)岁;PSA中位数11.49(7.49,20.74)ng/mL,其中983例PSA位于灰区(4~10ng/mL)。2588例患者中,PI-RADS V2评分2分302例(11.7%),3分238例(9.2%),4分1842例(71.2%),5分206例(7.9%)。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卡方检验对中低PI-RADS V2评分(≤3分)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588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者中有1259(48.6%)例患者穿刺病理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以PI-RADS V2评分>3分为界,PI-RADS V2中低评分者占6.6%(83/1259),临床分期均≤cT2cN0M0期,其中48.2%(40/83)为临床无显著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in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iPCa)。以PI-RADS V2评分>3分为穿刺指征,可使17.7%(457/2588)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穿刺,而且漏诊83例中所有患者均为局限性PCa,其中ciPCa占48.2%;在PSA值位于灰区的983例患者中,穿刺阳性率为33.9%(333/983),以PI-RADS V2评分>3分为穿刺指征,可使20.3%(200/983)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穿刺,而且漏诊26例中所有患者均为局限性PCa,其中ciPCa患者占69.2%(18/26)。结论:多参数核磁共振检查对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前列腺穿刺具有指导意义,在PI-RADS V2≤3分的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穿刺病理为PCa,但是相对于PI-RADS高评分者其临床分期及Gleason评分明显偏低,其中ciPCa占大部分;而对于PSA值位于灰区的患者,采用PIRADS V2对患者进行评估可大幅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
赵福永潘家骅王艳青樊连诚朱寅杰沙建军董柏君吴广宇薛蔚
关键词:PSA灰区
最大程度保留前列腺功能的冷冻消融治疗年轻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初步应用
董柏君王艳青潘家骅朱寅杰沙建军薛蔚
前列腺前角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前角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679 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 点初次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比较12 点(包括前角)穿刺活检方案和10 点(除外前角)穿刺活检方案在总体及不同亚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 679 例患者经穿刺诊断为前列腺癌者678 例(40.4%),仅前角阳性59 例(8.7%)。排除前角穿刺点后,穿刺阳性率为36.9%(619/1 679),低于包含前角穿刺点的总体阳性率(40.4% vs 36.9%,P=0.046)。在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及前列腺体积分组比较中,对PSA>10 ng/mL 或前列腺体积≥ 30 mL的患者,采用前角穿刺后可提高穿刺阳性率(P<0.05)。在临床特征比较中,仅前角穿刺阳性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显著高于除前角穿刺阳性患者(P=0.006),Gleason 评分显著低于除前角穿刺阳性患者(P=0.000)。结论·增加前角穿刺能提高穿刺阳性率,推荐在初次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常规应用。
谢少伟董柏君夏建国王艳青李红丽张时君杨文琪李凤华
关键词:前列腺癌穿刺活检前角
以冷冻消融为基础的综合疗法应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一线治疗的临床价值
董柏君王艳青潘家骅朱寅杰沙建军薛蔚
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在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王艳青董柏君潘家骅朱寅杰沙建军薛蔚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以全雄激素阻断治疗为初始治疗方式的35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中位年龄76岁(51~89岁)。中位PSA 91.60 ng/ml(0.11~1 000.00 ng/ml)。Gleason评分6分39例,3+4分47例,4+3分89例,8分107例,9~10分69例。伴骨转移158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IRI的最佳截断值,并以此将患者分为低SIRI组和高SIR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本研究351例,中位随访43个月(9~75)个月。疾病进展162例,死亡91例,其中肿瘤特异性死亡75例。ROC曲线确定SIRI=1.2为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SIRI组(〈1.2)181例和高SIRI组(≥1.2)17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Gleason评分和伴骨转移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高SIRI组PSA值高于低SIRI组(100.00 ng/ml与89.11 ng/ml,P=0.046)。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RI≥1.2、Gleason评分〉7分和骨转移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SIRI≥1.2是行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李步堂王艳青董柏君潘家骅朱寅杰沙建军薛蔚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预后
骨盆解剖特征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潘家骅王艳青徐凡邵晓光董柏君沙建军薛蔚黄翼然
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精准定位辅助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精准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探头固定装置,探头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精准定位装置;精准定位装置包括坐标板,坐标板侧表面刻有等距线,坐标板表面开设有若干穿刺针孔,坐标板底部...
董柏君杜新星王艳青薛蔚
恶性肿瘤史与前列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史对前列腺癌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的1334例连续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1例,四分位间距65-76岁。对比分析合并与不合并...
王艳青董柏君潘家骅朱寅杰薛蔚
关键词:前列腺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早期拔除导尿管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P)后早期拔除导尿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157例接受RALP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后7d拔除导尿管组(n=55)和术后14d拔除导尿管组(n=102)。术后7d拔除组中位年龄68(63~72)岁;术后14d拔除组中位年龄68(63~72)岁。临床分期T2aN0M0~T4N0M0期,其中T2a期36例,T2b期24例,T2c期64例,T3a期18例,T3b期10例,T4期8例。Gleason评分6~10分,其中<7分35例,7分75例,>7分47例。记录患者拔除导尿管后有无发生尿潴留、即刻漏尿量、疼痛评分(VAS)、术后1个月和3个月尿控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均没有发生尿潴留。术后7d拔除组、术后14d拔除组拔管后即刻漏尿量中位数分别为5(5~15)、10(5~16.25)mL(P=0.118);术后1个月尿控恢复分别为18.18%(10/55)、20.59%(21/102)(P=0.923);术后3个月尿控恢复分别为40.38%(21/55)、42.16%(43/102)(P=0.63);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拔管当天VAS评分术后7d拔除组显著优于术后14d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RALP术后早期拔除导尿管在无法行膀胱造影的前提下仍然安全、有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不影响近期尿控恢复。
王岩费笑晨樊连城王艳青沙建军潘家骅董柏君朱寅杰薛蔚
关键词:腹腔镜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切除术导尿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