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朝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意识形态
  • 2篇公共性
  • 1篇当下
  • 1篇虚假
  • 1篇虚假性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生产
  • 1篇彰显
  • 1篇私人
  • 1篇中性化
  • 1篇主义
  • 1篇唯物
  • 1篇唯物主义
  • 1篇历史科
  • 1篇历史科学
  • 1篇历史唯物主义
  • 1篇阶级
  • 1篇阶级性
  • 1篇后现代
  • 1篇本雅明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立朝
  • 1篇王晓娜
  • 1篇赵立新

传媒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社科纵横(新...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意识形态的中性化转变
2009年
自马克思把"意识形态"概念第一次引入哲学领域以来,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否定性概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经历了历史性的变化,即由否定性概念转变为中性的概念。因此,考察意识形态的中性化意义是理解意识形态的内涵不可逾越的步骤。
王立朝
关键词: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
本雅明与马克思关于艺术的思想的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马克思关于艺术的思想非常深刻,却很少受到关注。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理论。
王立朝赵立新
关键词:艺术生产
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许多传统的价值理念发生了值得思考的变化,从而逐渐引起了人们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广泛关注。立足当今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我们在宣扬意识形态在社会整合等很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的时候,还应清醒的看...
王立朝
关键词:意识形态虚假性阶级性历史科学
当下私人性的彰显与公共性吁求
2008年
私人性与公共性的问题是一个亘古的理论话题,二者共同作为人在世状态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又充满张力,其关系一度处于紧张状态,尤其在当下社会转型期以及后现代思潮的刺激下,私人性的凸显导致与公共性的关系失衡,而实质上则是对公共性的强烈吁求。
王晓娜王立朝
关键词:公共性后现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