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 作品数:1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腭裂语音个性化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 杨静冯雁李永生王瑜邹弘驹曹阳段瑞
- 项目主要技术内容:研究了不同程度的腭裂对患者语音的影响。选取120例腭裂患者,包括不完全性腭裂及完全性腭裂患者各60例,采用"腭裂语音清晰度评价字表"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表明腭裂程度越重,患者腭裂语音越明显。探讨咽后...
- 关键词:
- 关键词:语音治疗
- 口腔颌面外科首诊血友病4例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段瑞王瑜
- 关键词:血友病口腔
- 颌面部外牵引固定支架
- 本发明公开了颌面部外牵引固定支架,包括夹臂,所述夹臂呈弧形,所述夹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臂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夹臂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夹臂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长度可固定,所...
- 段瑞李永生杨静曹俊于洋张颖鲁燕彦田园王瑜伏玲娟王梅玲
- 文献传递
- 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用口腔护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用口腔护理装置,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牙箍套、固定气囊、盖板、挤压气囊;牙箍套为U形结构,牙箍套的底面上设有槽口,牙箍套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充气孔,牙箍套底面的边缘设有U形挡板,U...
- 王瑜杨静王梅玲
- 文献传递
- 心理干预在腭裂语音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腭裂语音治疗中的作用,制定腭裂患者语音治疗中心理干预方案,以利于患者能顺利配合语音治疗,改善发音,最终达到语音治疗目的,使患者能尽早适应及融入社会。方法 将40例腭裂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 杨静王瑜李永生
- 一种颌面部术后口腔训练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颌面部术后口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牙支撑槽、下牙支撑槽、上撑开柄、下撑开柄、握柄、弹簧、固定锁柄、吸水树脂垫、注液接头;该口腔训练器可以根据患者口腔内牙齿情况,选择合适的上下齿支撑块,完整贴合...
- 杨静王梅玲王瑜
- 文献传递
- 替牙期含牙囊肿开窗术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对替牙期含牙囊肿行口内开窗术保留恒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4例替牙期含牙囊肿采用口内开窗术进行保骨、保牙性治疗 ,待囊腔缩小约 6 0 %~ 80 %以及恒牙牙根形成 ,行二次手术括除残留囊壁 ,以达根治目的。结果 1 4例患儿获得消除病灶 ,恒牙保留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替牙期含牙囊肿进行口内开窗术能减少手术创伤 ,促进颌骨修复 ,保留恒牙 ,根除病灶的良好效果。
- 邹弘驹李永生刘泉王瑜
- 关键词:含牙囊肿替牙期
- 一种口腔颌面小骨块复位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小骨块复位器,包括固定盒、第一气囊和固定板,所述固定盒底部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安装盒,所述...
- 段瑞曹俊王瑜张颖于洋鲁燕彦伏玲娟王梅玲刘智银刘祥
- 颌面部外牵引固定支架
- 本发明公开了颌面部外牵引固定支架,包括夹臂,所述夹臂呈弧形,所述夹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臂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夹臂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夹臂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长度可固定,所...
- 段瑞李永生杨静曹俊于洋张颖鲁燕彦田园王瑜伏玲娟王梅玲
- 咽后瓣成形术及逆向双Z瓣术式在改善腭裂语音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临床治疗腭裂的术式较多,效果不一。文中比较咽后瓣成形术与逆向双Z瓣术式在改善腭裂语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腭成形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咽后瓣组50例和逆向组40例。咽后瓣组患儿行咽后瓣成形术增进腭咽闭合缩小咽腔,逆向组患儿行逆向双Z瓣术延长软腭,随访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腭咽闭合情况、主观语音清晰度等疗效指标。结果咽后瓣组患儿腭咽闭合良好率和主观语音清晰度优良率均明显高于逆向组(82.00%vs 35.00%、88.00%vs 67.50%,P<0.05);2组患儿治疗后吹水泡试验最长维持时间[(44.79±2.33)、(41.18±2.17)d]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4.10±0.77)、(4.11±0.7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后瓣组患儿治疗后吹水泡试验最长维持时间[(44.79±2.33)d]明显高于逆向组[(41.18±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a、i发音时F1、F2、F3频率值、软腭抬高角度和软腭最高点至咽喉壁最短距离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后组间a、i发音时F1、F2、F3频率值、软腭抬高角度和软腭最高点至咽喉壁最短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后瓣成形术与逆向双Z瓣术式在改善腭裂语音中均有确切效果,但咽后瓣成形术在提高患儿腭咽闭合良好率、主观语音清晰度优良率、延长吹水泡试验最长维持时间方面更具临床优势。
- 杨静李永生王瑜
- 关键词:腭裂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