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宫颈
  • 3篇生殖
  • 3篇子宫
  • 3篇免疫
  • 3篇妇女
  • 2篇原始神经外胚...
  • 2篇原始神经外胚...
  • 2篇诊治
  • 2篇神经外胚层
  • 2篇神经外胚层肿...
  • 2篇生殖道
  • 2篇胚层
  • 2篇肿瘤
  • 2篇子宫颈
  • 2篇外胚层
  • 2篇宫颈癌
  • 2篇宫内
  • 1篇蛋白
  • 1篇血HCG
  • 1篇血压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
  • 2篇广元市妇幼保...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1篇王琪琳
  • 5篇杨开选
  • 5篇王平
  • 4篇杨帆
  • 3篇林琳
  • 3篇杨琴
  • 3篇袁莉敏
  • 3篇王红静
  • 3篇李亚伦
  • 2篇方堃
  • 2篇杨堃
  • 2篇杨晓清
  • 1篇周容
  • 1篇李雷
  • 1篇赵晓兰
  • 1篇江炜
  • 1篇刘希婧
  • 1篇唐霄
  • 1篇王洪
  • 1篇唐林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华西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绝经后子宫颈巨大宫内膜囊肿一例
2011年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6岁。人院前5d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腹胀痛,当地医院B型超声示:宫颈段囊性占位,大小约9.9cm×7.9cm,遂入院。平素月经规则,经量中等,轻微痛经,已绝经5年。孕3产1,安环24年,既往体健,2年前院外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未送病检。专科查体:宫颈光滑,呈球形膨大约8cm×8cm,
袁莉敏王平王琪琳
关键词:绝经后诊治
川北高山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现况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川北高山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及宫颈糜烂的患病情况,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四川省北部广元高山地区妇女886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普查,采用频数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调查妇女的平均年龄为(41.91±9.827)岁,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的妇女占53.1%,初潮年龄大于14岁的妇女占43.9%,45~55岁绝经的妇女占67.1%,20岁之前有性生活的妇女占46.9%,有多个性伴侣的妇女占13.1%,20岁之前结婚和生育的妇女分别占17.9%和25.6%,2年之内再次生育的妇女占30.4%,生产2次及以上的占47.2%,自述白带异常的妇女占47.3%,妇女和丈夫同房前后偶尔清洗外生殖器的分别占30.9%和36.0%,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为90.0%,其中宫颈糜烂的患病率为43.6%。[结论]川北高山地区妇女的生殖健康现况令人堪忧,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加强妇女卫生保健,定期开展妇女常见病的普查及普治工作。
李亚伦王琪琳杨开选杨帆杨琴杨堃杨晓清王红静
关键词:生殖健康
川北高山地区妇女宫颈糜烂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川北高山地区妇女宫颈糜烂的患病情况,分析与宫颈糜烂相关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四川省北部广元高山地区妇女886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普查,调查主要包括该地区妇女一般情况、月经相关情况、性生活及避孕情况、婚姻及生育情况、卫生习惯、白带情况和阴道炎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常规妇科检查,采用频数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妇女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为90.0%,其中宫颈糜烂的患病率为4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初次生育年龄、生育间隔、流产次数、宫颈接触性出血和宫颈黏膜炎(P﹤0.05)。[结论]川北高山地区妇女的生殖健康现况令人堪忧,宫颈糜烂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综合干预。
王琪琳李亚伦杨开选杨帆杨琴方堃王红静
关键词:宫颈糜烂
盆腔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告
2012年
患者,女,34岁,因"下腹隐痛40+d,腹胀10+d"入院。40+d前出现下腹隐痛,10+d前出现下腹胀痛,自觉腹部突然隆起,体质量下降3kg。查体:腹膨隆,扪及腹部包块脐上二横指,固定、不活动,子宫、双附件扪不清,盆腔扪及6+月孕大包块,质韧、边界不清,活动欠佳、无压痛。CA125451.7U/mL。B超:子宫前方及上方见一外形不规则的实性弱回声团,与子宫界限不清,盆腔内实性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来源于子宫?)。CT:盆腹腔巨大包块,肿块与子宫前壁分界不清;卵巢肿瘤可能性大;种植转移可能性大。
王琪琳王平杨开选袁莉敏曲海波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生殖道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病例报告
锌指蛋白703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703(ZNF703)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20例正常内膜、16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ZNF703的表达。结果:ZNF703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在正常内膜与不典型增生内膜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ZNF703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盆腔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情况有关(P<0.05),与年龄、绝经与否、宫颈浸润、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腹腔冲洗液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ZNF703表达水平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有负相关关系(r=-0.386,r=-0.374,P<0.05)。结论:ZNF703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盆腔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情况有关,并且可能与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中发挥独立又协同的作用。
袁莉敏王平林琳赵晓兰王琪琳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川北高山地区妇女宫颈癌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川北高山地区妇女宫颈癌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该地区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有效得降低该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北部广元高山地区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该地区妇女的一般情况、对宫颈癌知识的认知程度、对宫颈癌的态度及宫颈癌的行为情况,对有效样本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妇女文化程度以文盲和半文盲为主占86%;家庭年收入≤1万元占57.9%;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占47.7%;有2个及以上性伙伴占14.5%;初婚年龄≤20岁占17.8%;初次生育年龄≤20岁占25.6%;两次生育间隔时间≤2年占30.4%;不知道宫颈癌最常见症状占85.8%;不知道易导致宫颈癌的原因占85.7%;不知道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与宫颈癌关系占99.8%;认为早期宫颈癌不能治愈占40.7%;认为宫颈癌不能预防占39.5%;不知道怎样预防宫颈癌占72.8%;不采用避孕套避孕占88.9%;从不进行妇科检查占42.8%;从未参加过宫颈癌筛查占90.2%。[结论]川北高山地区妇女缺乏宫颈癌相关知识,对待宫颈癌处于被动态度,无预防宫颈癌意识。因此在该地区宫颈癌防治工作中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王琪琳李亚伦杨开选杨帆杨晓清罗彩霞杨琴方堃杨堃王红静
关键词:宫颈癌知识
白细胞介素-6对子宫颈癌细胞株C-33A增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子宫颈癌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后的子宫颈癌细胞C-33A分为IL-6组和对照组,IL-6组使用IL-6(50 ng/m L)刺激,对照组不加入IL-6,利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上皮钙黏着蛋白(epithelial-cadherin,ECad)、神经钙黏着蛋白(neural-cadherin,N-Cad)、波形蛋白(vimentin)、转录因子Snail1(transcription factorssnail1,TFs-SNAIL1)在m RNA水平上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Cad、N-Cad、Vimentin、TFs-SNAIL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6组子宫颈癌细胞株C-33A增殖活性更高(12 h:0.388±0.025 vs.0.597±0.057;24 h:0.547±0.021 vs.0.798±0.036;48 h:0.745±0.056 vs.1.296±0.122;72 h:1.074±0.053 vs.1.805±0.113;P<0.05),迁移能力更强(12 h:1.057±0.029 vs.1.200±0.045;24 h:1.189±0.036 vs.1.428±0.181;48 h:1.273±0.059 vs.1.569±0.143;72 h:1.409±0.047 vs.1.623±0.170;P<0.05),E-Cad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更低(1.012±0.098 vs.0.483±0.171,P<0.01;1.032±0.015 vs.0.395±0.119,P<0.01),N-Cad m RNA及蛋白表达更高(1.054±0.106 vs.1.465±0.230,P<0.01;1.040±0.043 vs.1.605±0.128,P<0.01),vimentin m RNA及蛋白表达更高(1.050±0.083 vs.1.340±0.099,P<0.05;1.043±0.062 vs.1.430±0.077,P<0.05),TFs-SNAIL1 m RNA及蛋白表达更高(1.058±0.176 vs.1.510±0.229,P<0.01;1.022±0.015 vs.1.470±0.139,P<0.01)。结论 IL-6可能促进子宫颈癌细胞株C-33A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唐林王琪琳王平
关键词:子宫颈癌白细胞介素-6
29例原发性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诊治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简称"外阴恶黑"、"阴道恶黑")的诊治、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外阴、阴道恶黑共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中,外阴恶黑12例,阴道恶黑17例。根据AJCC 2009年黑色素瘤分期,Ⅰ期2例,Ⅱ期11例,Ⅲ期13例。术前活检25例及术中冰冻快速病检4例,经HE常规染色,27例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2例分别误诊为恶性外围神经鞘瘤。术后切除组织免疫组化钙结合蛋白(S-100)、抗黑色素瘤特异抗体(HMB45)、黑色素瘤抗体(Melan-A)、波状蛋白(Vimenti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K)染色,S-100、HMB45、Melan-A均100%阳性表达,Vimentin、NSE、CK蛋白表达均阴性。2例误诊病例经免疫组化染色确诊。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14例联合辅助治疗。1年、2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是57.4%、27.8%,1年、2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是71.5%、37.5%。多因素分析示,病灶位于阴道、AJCC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手术边缘有无肿瘤累及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免疫组化S-100、HMB45染色可以提高确诊率,病灶位于阴道、AJCC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夷恬进王平江炜林琳王琪琳油迪
关键词:外阴阴道黑色素瘤生存预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期待至何时?-附1例报道
王琪琳刘希婧周容
女性生殖道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6例原发于女性生殖道PNET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相关免疫标志物,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EWS基因易位。结果6例患者年龄10—27岁,平均20岁,发生部位分别是外阴和阴道各2例,卵巢和子宫各1例。肿瘤最大径2.0~10.0cm(平均5.4cm),外观呈结节状,切面灰白或粉红色,鱼肉样,质嫩,均伴有出血、坏死。镜下肿瘤细胞呈小圆形,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少,核深染,染色质凝聚,可见小核仁;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小叶状排列,其中1例可见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免疫表型:CD99、FLI一1和CD56均为阳性或弥漫阳性(6/6),5例波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5/6),4例巢蛋白和突触素阳性(4/6),2例S-100蛋白阳性(2/6),仅1例嗜铬粒素A阳性(1/6)。5例EWS易位基因检测阳性(5/6)。2例获得随访,l例于术后17个月死于肿瘤转移,1例随访7个月仍健在。4例失访。结论PNET原发于女性生殖道罕见,可发生在卵巢、子宫、外阴、阴道。选择恰当的免疫标志物(CD99、FLI.1、波形蛋白、CD56等)及FISH检测EWS易位基因可为诊断提供帮助。
唐霄何英杨帆李雷王洪姚先莹杨开选王平王琪琳
关键词:神经外胚瘤生殖器肿瘤女(雌)性免疫表型分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