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作品数:16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疼痛护理干预在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在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全麻腹部手术患者175例作为对照组,2021年4月1日~2022年4月30日接受疼痛护理干预的全麻腹部手术患者17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7 d,两组肠鸣音评分、腹胀痛评分、胃肠反应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24、48、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7 d,两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 陈琳 张迪 金子琛 徐若琛 刘蕊 王珊珊 秦晓兰 韩凯丽关键词:全麻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恢复 男护士在麻醉科工作中的作用与优势 目的:探讨分析男护士在麻醉工作中的作用与优势。方法:对我院中的所有男护士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其工作状态及工作表现。结果:在麻醉科工作中男护士其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均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有着更强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队合作意... 王珊珊关键词:男护士 麻醉科 护理 NBASS-APS护理干预在全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和专科为指导的急性疼痛服务(NBASS-APS)模式护理干预对全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麻醉复苏室(PACU)118例全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NBASS-APS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寒战、躁动)发生率、疼痛护理满意度及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负性情绪[Beck抑郁量表21项(BDI-21)、Beck焦虑量表(BAI)]。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出PACU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寒战、躁动发生率(1.69%、5.08%)均低于对照组(15.25%、20.34%)(P<0.05);苏醒60 min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苏醒60 min后观察组BDI-21、BA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疼痛护理满意度(96.61%)较对照组(79.66%)高(P<0.05)。结论NBASS-APS模式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寒战、躁动发生,有利于减轻全麻恢复期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 王瑞雪 张迪 王珊珊 常琴关键词:全麻恢复期 寒战 躁动 胃癌患者TYMS、ERCC1基因型在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的多态性 2013年 目的:检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hymidylatesynthase,TYMS)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的多态性,比较各基因型在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是否一致.方法:收集43例GC患者术前抗凝外周血及肿瘤组织,将其分为外周血组与肿瘤组织组.应用PCR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分别检测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TYMS和ERCC1基因的基因型.结果:TYMS和ERCC1基因各基因型与G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无显著相关(P>0.05).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TYMS基因3R/3R、(2R/2R、2R/3R)基因型检出率76.7%、23.3%,ERCC1基因C/C、(T/T、C/T)基因型检出率为81.3%、18.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TYMS与ERCC1基因各基因型检出率一致,提示外周血标本可代替肿瘤组织标本对TYMS与ERCC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 王珊珊 沈燕 李慧莲 卫肖关键词:胃癌 聚合酶链式反应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分阶段护理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基于德尔菲法的分阶段护理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7例肺癌患者,均在全麻下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治疗,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生理应激反应、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结果术前30 min,两组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30 min,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低于对照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应用于全麻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能有效减少心理、生理应激,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王珊珊 李方 张迪 王瑞雪 张洁 张芳关键词:肺癌 德尔菲法 分阶段护理 医用防水型透明敷料联合无纺布胶带在唇腭裂术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 探讨医用防水型透明敷料联合无纺布胶带气管插管固定在唇腭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12月腭裂、唇裂采用加强气管导管的手术患儿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缝针丝线固定法)和试验组(医用防水型透明敷料联合无纺布固定气管导管),每组36例。比较2组在导管固定时间、术中导管固定的情况、术后导管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的导管固定时间、外科医生满意度评分、穿刺创伤、穿刺部位出血分别为(1.15±0.63)min、(4.50±0.56)分、0例、0例,对照组分别为(2.36±0.56)min、(3.83±1.13)分、36例、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0.000、14.435,χ^2值为72.000、6.545,P<0.01或0.05)。手术时间、术中血氧饱和度、导管固定方向、术后瘢痕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防水型透明敷料联合无纺布胶带固定气管插管可明显缩短术前气管插管的固定时间,提高外科医生满意度,同时可有效预防患儿唇腭裂术因缝针丝线固定所致的并发症。 李燕爽 彭菲 张迪 张洁 王珊珊 王艳萍关键词:唇裂 腭裂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n=52)和常规组(n=52)。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常规组比较SAS评分、消极应对、SDS评分较低,积极应对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总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常规组(84.62%)(P<0.05)。结论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中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调节患者应对方式,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王珊珊 张迪 赵迪 刘蕊关键词:精细化护理 达芬奇机器人 协同护理 胸腔镜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颅脑外科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颅脑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颅脑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各47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低温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外科全麻手术患者中效果良好,可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王瑞雪 张迪 王珊珊 常琴 张寒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颅脑外科 全身麻醉 应激 IL-17对心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IL-17对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IL-17R和MCP-1基因表达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细胞培养上清中MCP-1蛋白的表达。结果:心肌细胞存在IL-17R的基因表达。IL-17呈浓度依赖式上调心肌细胞MC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不加刺激因子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MCP-1 mRNA的表达量在IL-17作用4 h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而IL-17作用下心肌细胞MCP-1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细胞表达IL-17R。IL-17可上调心肌细胞MCP-1的表达,其作用与IL-17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刘艳月 李燕燕 王珊珊 沈燕关键词:IL-17 MCP-1 心肌细胞 腹腔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防控措施的应用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防控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462例腹腔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1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睡眠集束化管理与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相关防控措施。比较两组病人躁动率,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5天、第7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病人疼痛程度,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两组病人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躁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第5天、第7天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病人实施睡眠集束化管理与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后可有效减轻其疼痛与躁动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张迪 王珊珊 张洁 李燕爽关键词:腹腔镜 麻醉苏醒期 躁动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