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门诊
  • 2篇门诊量
  • 2篇PM
  • 1篇调查问卷表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元件
  • 1篇源性疾病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分析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 1篇听力保护
  • 1篇问卷
  • 1篇污染
  • 1篇误食
  • 1篇系统疾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机构

  • 6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王晓捷
  • 3篇邓伟均
  • 3篇王星力
  • 2篇王维平
  • 2篇柳春
  • 1篇秦小洁
  • 1篇曾锐志
  • 1篇陈光艳

传媒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食品安全导刊
  • 1篇妇儿健康导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某化工企业化学危害呼吸防护现状调查
2013年
目的了解脲醛树脂黏胶生产企业化学性危害防护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指导企业合理配置、使用和管理呼吸防护用品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工人配带的呼吸防护器和化学性危害因素等防护措施进行调查。结果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是甲醛、尿素、氨水、氢氧化钠。工作场所3个工种的甲醛超出职业限值:胶池放料14号CMC0.52 mg/m3、6号反应釜取样口CMC0.77 mg/m3、甲醛卸载CMC0.65 mg/m3。该企业为作业人员通配了半呼吸面罩,P-A-1型滤毒元件,呼吸保护恰当,但存在对作业场所多种化学物质和粉尘也有保护不恰当的现象。结论呼吸器配置应根据作业场所化学物质的种类、理化性质、暴露浓度、呼吸防护指数、预期暴露降低浓度来综合考虑。
柳春曾锐志秦小洁王星力王维平王晓捷
2015—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_(2.5)污染对某医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_(2.5)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番禺区某医院2015—2017年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资料,同时通过广州市环保局收集同期环保资料,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收集同期气象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大气PM_(2.5)浓度与同期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量的关系。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与PM_(2.5)浓度呈正相关(r=0.16,P<0.05)。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在滞后3~5 d均有显著性增加效应(P<0.05),滞后第4天PM_(2.5)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最强,PM_(2.5)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0.72%(95%CI:0.22%~1.23%)。结论 2015—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_(2.5)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PM_(2.5)浓度增加会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
王晓捷彭燕云邓伟均王维平王星力
关键词:PM2.5儿童呼吸道疾病
一起因误食钩吻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对一起因误食钩吻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处置和预防类似事件提供启示。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收集发病情况、暴露餐次及可疑食物的制作过程信息,调查追溯原料来源,并采集相关样本,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调查病例共5例(罹患率100%),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100%)、视力模糊(80%)、腹泻(40%),发病时间流行曲线提示为点源暴露模式,平均潜伏期为2 h。潜伏期与五指毛桃汤进食量呈现负相关(Pearson检验,r=-1.000,P<0.05)。在剩余的五指毛桃汤渣检出钩吻碱子和钩吻碱甲。结论:该事件为一起因误食含钩吻碱的五指毛桃汤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致病餐次、食物为2023年10月7日晚餐进食的五指毛桃汤,致病因素为钩吻碱子、钩吻碱甲。建议加强钩吻碱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提升公众对有毒植物的基本认知水平,科普有关误食有毒植物后的紧急处理知识。
梁栩霆陈倩怡王晓捷罗芳朱才盛秦希文
关键词:钩吻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听力保护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表的编制
目的 针对噪声环境中佩戴护耳防护用品的从业人员存在高频听力或语频听力损伤的现况,从护耳器的知识、态度、行为上探讨噪声从业人员出现听力损伤的原因,为提高自我听力防护意识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柳春王星力王晓捷
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_(2.5)污染与儿科门诊量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_(2.5)浓度对儿科就诊人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19年广州市番禺区5家医院儿科门诊量资料、同期环保和气象资料,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PM_(2.5)浓度与同期医院儿科门诊量的关系。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M_(2.5)浓度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和儿科总门诊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和0.12(P<0.05)。单日滞后分析结果显示,滞后2 d(lag2)时,PM_(2.5)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与总门诊量的滞后效应达到最大,PM_(2.5)浓度每增加10μg/m^(3),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2.74%(95%CI:1.98~3.51),儿科总门诊量增加2.27%(95%CI:1.59~2.96)。累积滞后效应显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在累积滞后7 d(lag07)时相对超额危险度(ER)值达到最大,为6.26%(95%CI:4.94~7.60),总门诊量在累积滞后6 d(lag06)时ER值达到最大,为5.10%(95%CI:4.01~6.20)。结论即使广州市番禺区空气质量已有明显改善,但PM_(2.5)浓度仍会导致儿科门诊量增加,故应加强对儿童呼吸健康的保护。
王晓捷梁栩霆宋晓青邓伟均陈钜斌
关键词:时间序列儿科门诊量
广州市番禺区2005-2011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掌握近年来番禺区麻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和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数1504例,年均发病率为120.37/100万,其中2010年确诊麻疹病例数10例,2011年确诊麻疹病例数1例,发病率跟前5年比较急剧下降,从2006年的最高发病率(368.31/100万)降至2011年的0.56/100万。4~8月为发病的高峰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的市桥街、大石、南村和石基镇。麻疹病例人群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5.78%;病例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72.80%。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广州市番禺区在2006年、2007年及2008年进行了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2009年及201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强化免疫活动,历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结论通过2006年、2007年及2008年的查漏补种和2009-2010年两轮的强化,麻疹疫情迅速得到遏制,在保持较高常规免疫覆盖率的基础上实施麻疹的查漏补种及初始强化是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减少易感人群的比例和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
邓伟均陈光艳王晓捷
关键词:麻疹防制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