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通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血液透析中心91例血液透析患者,记录相关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完善实验室检查。分别以X射线片(腰椎侧位、双手、骨盆)评价血管钙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1中有钙化69例,无钙化22例,钙化的69例中轻度钙化38例(41.76%)、中度钙化14例(19.72%)、重度钙化17例(23.94%);钙化评分≤3分(60例)与钙化评分>3分(31例)两组间的年龄、透析龄、血磷、血PTH和钙磷乘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TH为中重度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发病率高,年龄、透析龄、血磷、血PTH、钙磷乘积与钙化发生发展相关,年龄、PTH可能是中重度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吴姝焜洪大情王芳王君如王政通张亚玲孟祥龙王莉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钙化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患者91例,记录相关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完善实验室检查。分别以X光片(腰椎侧位、双手、骨盆)评价血管钙化情况。结果91例患者中无血管钙化者22例,有不同程度血管钙化者69例;轻度钙化38例(占41.76%),中度钙化14例(占19.72%),重度钙化17例(占23.94%);统计学分析显示2组间年龄、血磷和钙磷乘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磷、钙磷乘积和未服用活性维生素D是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磷、未服用活性维生素D为血管钙化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管钙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且发病率较高,高龄、高磷血症、高钙磷乘积及合理使用活性维生素D在钙化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吴姝焜洪大情王芳王君如王政通张亚玲孟祥龙王莉
- 关键词:血液透析骨化三醇
- X线平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脉钙化评价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X线平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冠脉钙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36例,行多层螺旋CT、X线平片(包括骨盆正位、侧腹位、双手正位),同时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多层螺旋CT作为评...
- 王君如王莉洪大情王政通何强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脉钙化
- 文献传递
- 肾炎康复片联合标准激素治疗老年气阴两虚证肾病综合征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标准激素治疗老年气阴两虚证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入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给予口服泼尼松,初始计量每天1 mg/k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肾炎康复片,8片/次,3次/d。治疗12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小板、血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数为(161.64±20.63)×10^9/L,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71.24±21.86)×10^9/L,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1.75±0.52)g,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03±1.72)g,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与标准激素联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证肾病综合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相关指标,提高其临床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预后较好。
- 方和敬李霜青应俊王政通黄坚吴敏华
- 关键词:肾炎康复片肾病综合征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吴姝焜洪大情王芳王君如王政通张亚玲孟祥龙王莉
- 中性pH值低葡萄糖降解产物腹膜透析液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 2025年
- 总结中性pH值低葡萄糖降解产物(GDPs)腹膜透析液在腹膜透析中应用的护理经验。2024年2—9月该院51例腹膜透析患者应用中性pH值低GDPs腹膜透析液,通过用药护理、合理的腹膜透析处方、并发症观察、紧急情况处理、结合远程医疗技术进行宣教及随访,46例患者继续使用中性pH值低GDPs腹膜透析液,未出现腹膜透析液相关性腹痛、恶心、腹膜透析液浑浊、低血压性休克等情况,5例患者退出使用(3例因打开虚焊困难、1例透析痛、1例对超滤效果不满意)。在新型腹膜透析液的使用中,需严格遵照产品说明书、把握腹膜透析处方调整指征、规范执行腹膜透析相关各项操作,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使用多种形式、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宣教,尽早对新使用该腹膜透析液的患者进行随访,充分评估患者操作情况,给予协助。
- 周芳柴雅娜黄思杭王政通张婷婷黄坚范秋萍
- 关键词:腹膜透析远程医疗技术
-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分析
- 洪大情吴姝焜高辉王芳何强王君如王政通王莉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通过测量踝肱指数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1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踝肱指数测量。以任何一侧踝肱指数〈0.90作为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断标准,分析其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率为12.8%(23/179),男女患病率无差异。年龄大于65岁患者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为18.9%,低于65岁患者为8.6%。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为18.7%,非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为7.7%。有脑血管疾病患者比无脑血管疾病患者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高(33.3%:11.3%,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为1.036-1.276,P=0.009)、慢性肾脏病病程(优势比1.003~1.018,P=0.007)、脑血管疾病(优势比2-202.19,P=0.011)为外周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较高,年龄、慢性肾脏病病程及脑血管疾病史为此人群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莉洪大情吴姝焜王政通王君如刘章锁
- 关键词:外周血管疾病肾透析患病率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对比研究
- 王莉洪大情王君如王政通王芳何强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发病率的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廖常志吴姝焜王政通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