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利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妇科开腹患者术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作用。方法将9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I组接受吗啡0.02mg/kg,U组接受吗啡0.15mg/kg+氯胺酮0.04mg/kg,m组接受吗啡0.15mg/kg+氯胺酮0.06mg/kg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并于术后6、12、24、36、48h记录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发生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瘙痒等)。结果Ⅲ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I组和Ⅱ组(P〈0.05),而Ⅱ组和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明显高于Ⅲ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小剂量氯胺酮(0.06mg/kg)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能够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减少吗啡的用量,并能够减少其不良反应。
- 王永王忠利赵洪伟
-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吗啡术后自控镇痛妇科手术
-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产妇镇痛效果和早期泌乳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镇痛效果和早期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I组)、静脉镇痛组(Ⅱ组)和肌注镇痛组(Ⅲ组)各30例。观察术后12、24、48hVAS评分、泌乳情况及血浆泌乳素(PRL)水平等。结果Ⅰ组和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Ⅲ组(P〈0.05),术后24、48hPRL水平也明显高于C组(P〈0.05);早接触、早吮吸率、按需哺乳和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Ⅲ组(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效果优于哌替啶肌肉注射,可提高血浆泌乳素水平,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赵洪伟王忠利王永安佰云任晓晓
-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泌乳素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肛肠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腰麻),观察组51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两组疼痛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最早进食时间、最早下床活动时间。结果对照组疼痛感:强30例,中10例,轻7例;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0例);最早进食时间为(6.0±1.2)h;最早活动时间为(10.0±1.0)h。观察组疼痛感:强0例,中0例,轻47例;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例);最早进食时间为(2.0±1.2)h;最早活动时间为(4±1.0)h。结论肛肠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具有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临床效果好的特点。
- 崔荣生董克军王忠利
- 关键词:肛肠瑞芬太尼丙泊酚
- 硬膜外腔恒速输液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效果观察
- 2004年
- 硬膜外腔穿刺针较粗,不慎穿破硬脊膜后,头痛(post-epidural puncture headache,PEPH)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给病人带来众多痛苦,有人主张采用补液治疗。据此,笔者试图利用恒速输注泵在硬膜外腔持续输液,以作为预防PEPH的一项措施,观察结果提示效果良好,今报道如下。
- 王强王忠利郑升法赵洪伟张念亮
- 关键词:硬膜外腔硬脊膜穿破头痛发病原因
- 2023年山东省莒县户籍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23年莒县户籍居民主要恶性肿瘤的死亡特征及对人群寿命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2023年莒县户籍居民死亡资料,计算主要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2023年莒县户籍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居全死因第2位,粗死亡率为159.8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3.75/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01)。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2023年莒县居民的期望寿命为80.61岁,去恶性肿瘤期望寿命增加3.71年;去除主要恶性肿瘤后期望寿命增加排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恶性肿瘤造成的潜在减寿率为22.38‰,平均潜在减寿年数为15.38年,主要恶性肿瘤中潜在减寿率较高的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白血病,平均潜在减寿年数最高的是白血病。结论全人群中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白血病及女性人群中的乳腺癌对寿命影响较大,应针对肺癌、肝癌等高减寿率癌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
- 李发龙孟祥凯王忠利秦静王思钰李玉锋刘娣
-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
- 不同剂量苏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患者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苏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患者皮下自控镇痛(PCSA)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Ⅰ组:术后镇痛给与苏芬太尼0.04μg/kg;Ⅱ组:给与苏芬太尼0.06μg/kg;Ⅲ组:给与苏芬太尼0.08μg/kg。手术结束后于患者三角肌处埋针置管连接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4、8、16、24和48h各时点的疼痛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I组相比,Ⅱ组和Ⅲ组VA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Ⅱ组和Ⅲ组问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Ramsay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不良反应多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苏芬太尼(0.06μg/kg)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于临床推广。
- 赵洪伟王永王忠利吴左丽吴东云
- 关键词:苏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腹部手术术后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GA)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GEA)对肺癌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应激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完全随机分为GA组和GEA组,每组25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术毕、术后1 d、术后3 d测外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麻醉后时GA组CD3、CD4、CD8、CD4/CD8分别为(46.21±6.95)%、(27.23±7.12)%、(17.34±2.36)%、(1.34±0.29)%;GEA组分别为(52.98±5.76)%、(32.56±9.60)%、(21.12±3.14)%、(1.41±0.31)%,这些指标均较麻醉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术后1 d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GEA组各指标恢复接近麻醉前水平,GA组各项指标仍低于麻醉前水平,2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A对机体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
- 王忠利赵洪伟王永
-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麻醉免疫应激反应
- 术前应用咪达唑仑对小儿麻醉的影响
- 2004年
- 王忠利刘静刘丽
- 关键词:咪达唑仑术前小儿麻醉手术麻醉镇静催眠儿科手术
-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3
- 2006年
- 赵洪伟李雷兵凌志宁王忠利王永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性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并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200例自愿接受无病人流手术的孕妇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丙泊酚加小剂量舒芬太尼(0.1ug/kg)静脉推注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加瑞芬太尼(0.2ug/kg)静脉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呼吸抑制情况和不良情况发生情况,术后做Chung’s评分,并就以上指标进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麻醉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均较麻醉前降低。以上指标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于对照组。Chung’s麻醉后离院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病人流镇痛效果确切,呼吸、循环抑制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总体效果优于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组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王忠利王永赵洪伟
- 关键词:无痛性人工流产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