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脏
  • 4篇心脏瓣膜
  • 4篇手术
  • 4篇瓣膜
  • 3篇动脉
  • 2篇动脉瓣
  • 2篇动脉弓
  • 2篇心脏瓣膜病
  • 2篇心脏瓣膜手术
  • 2篇心脏外科
  • 2篇心脏外科手
  • 2篇心脏外科手术
  • 2篇缩窄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瓣
  • 2篇主动脉瓣狭窄
  • 2篇主动脉弓
  • 2篇主动脉弓缩窄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机构

  • 10篇武汉亚洲心脏...

作者

  • 10篇王嬿
  • 4篇胡大清
  • 2篇冯学国
  • 1篇张李涛
  • 1篇张勤斌
  • 1篇罗能贞
  • 1篇陈绪发
  • 1篇黄圆琴
  • 1篇饶丹
  • 1篇符竣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1年心脏瓣膜手术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近3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脏瓣膜手术的状况,为提高医院管理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住院病案管理系统的疾病分类报表,对手术人群、手术类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瓣膜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2011年各种手术类型中瓣膜置换+迷宫手术数量明显上升。住院时间近3年比较无差异(P>0.05),但2011年瓣膜置换加迷宫手术及瓣膜成形术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手术费用方面2009年与2010年比较无差异(P>0.05),但2011年手术费用除国产瓣膜置换外均高于前两年(P<0.01)。结论医院管理者既要提高医疗技术,给病人带来更大的获益,又要尽量降低患者费用,才能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嬿胡大清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住院时间手术费用
144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外科手术同期行单极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的疗效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本院心脏瓣膜病伴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患者外科手术同期行单极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MazeⅢ型手术疗效。方法调查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在心内直视手术下同期行单极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MazeⅢ型手术,观察随访6个月时的心律情况,根据节律分为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和非窦律组,分析影响术后转律的原因。结果 144例入选,2例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因瓣周漏而行二次手术。出院时窦律88例(61.11%),房颤39例(27.08%),随访6个月窦律88例(61.11%),房颤25例(17.36%)。窦律组左房小于非窦律组,房颤时间短于非窦律组。左房内径≥6.5 cm者,可达龙的转复率高于非可达龙组(53.8%vs 28.6%,P<0.05)。结论心脏病伴发房颤的病人,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同期行单极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对窦律的恢复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左房内径大小及房颤持续时间是房颤转复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达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大左房(≥6.5 cm)的转复成功率。
王嬿胡大清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射频消融心内直视手术
主动脉瓣狭窄并主动脉弓缩窄漏诊后者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并主动脉弓缩窄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主动脉瓣狭窄并主动脉弓缩窄漏诊后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夜间突发胸闷、心悸就诊。有劳力性心慌、胸闷史20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行相关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中见升主动脉管壁增厚并广泛钙化,主动脉弓缩窄,行主动脉弓补片成形加宽术并置换主动脉瓣。术后恢复满意出院,3个月后随访发现主动脉瓣有瓣周漏,患者无明显症状,未处理继续随访观察。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左室肥厚或高血压病应考虑主动脉弓缩窄的可能,尽量完善相关检查,尤其是主动脉CT三维立体成像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王嬿冯学国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漏诊主动脉缩窄
基于IE矩阵的“互联网+中医诊疗”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梳理影响“互联网+中医诊疗”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关键因素,并对如何促进“互联网+中医诊疗”的发展提出参考意见。[方法]通过知情人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优序图法确定“互联网+中医诊疗”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在IE矩阵中的区间位置。[结果]IFE矩阵中内部优势和劣势的加权分值分别为1.684和0.839,IFE总加权分值为2.523;EFE矩阵中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加权分值分别为1.341和1.374,EFE总加权分值为2.715。[结论]“互联网+中医诊疗”的内部和外部发展环境均处于IE矩阵的第V区间,适合采用以市场渗透为主的坚持和保持型发展战略。健全监管标准、推动技术创新、完善医保支付和加强人才培育有助于促进“互联网+中医诊疗”的高质量发展。
李子硕杨璐宋晶马骏周丹妮王嬿张李涛李雪松
关键词:中医药互联网
成人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导管前型主动脉弓缩窄并发育不良一例
2013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有劳力性心慌、胸闷20年,休息后很快缓解。近8年出现胸部闷痛,以劳累后及夜间易发,持续约半小时缓解。有“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血压180/110mmHg,问断服用消心痛、卡托普利治疗。
王嬿冯学国
关键词:成人主动脉弓发育不良
28例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死亡原因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并了解我院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主要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我院从2005年1月~2010年10月共行4897例瓣膜手术(包括瓣膜成形和置换)患者的原始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围术期死亡率为0.572%(28/4897),围术期主要死因依次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和心力衰竭10例(35.7%),严重室性心律失常8例(28.6%),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14.3%),左心室破裂2例(7.14%)。结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我院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主要的死亡原因。
王嬿胡大清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外科手术手术期间
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食管电生理检查误漏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食管电生理检查误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宽QRS波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误漏诊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2例均以心悸就诊,行食管调搏检查,例1诊断为隐匿性房室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例2诊断为左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左侧隐匿旁管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后经心内电生理检查,例1确诊为右侧马海姆(Mahaim)纤维参与的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例2漏诊室性心动过速。均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痊愈。结论食管电生理是临床诊断快速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对复杂少见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应尽量将食管心房调搏资料收集齐全,使心动过速的机制明朗化,避免临床误漏诊的发生。
王嬿
关键词:食管电生理检查漏诊心动过速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象鼻支架远端置入保护性裸支架的体会
王嬿符竣
461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调查
2012年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07年1月~2010年3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资料,从中选择男性年龄≥45岁,女性≥50岁,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结果在调查461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中,合并冠心病119例,占25.8%,其中92例行CABG,占77.3%。冠状动脉正常57例,仅占瓣膜置换患者的12.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85例,占61.8%。结论建议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手术前常规行冠状动脉检查的年龄应提前5周岁,这样避免遗漏合并存在的冠心病,给手术带来风险。
王嬿胡大清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埃索美拉唑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应激性溃疡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208例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成形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及需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的冠心病患者及需行心脏矫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6例给予常规治疗,埃索美拉唑组112例,术前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片40 mg/d,1 w;术中静注埃索美拉唑注射液40 mg,1次/d;术后静注埃索美拉唑注射液40 mg/d,3 d;分别于术前测大便OB试验1次,术后4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测胃黏膜pH值(pHi)。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手术后4 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测胃黏膜pH值(pHi)分别为6.01±0.64,6.32±0.59及6.58±0.39,而对照组手术后4 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测胃黏膜pH值(pHi)分别为3.21±0.22,3.67±0.34及3.43±0.41,与对照组比较,埃索美拉唑组pH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可预防CPB心脏手术应激性溃疡。
饶丹张勤斌王嬿黄圆琴罗能贞陈绪发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应激性溃疡胃肠道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