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坛

作品数:53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哲学宗教
  • 7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3篇哲学
  • 14篇主义
  • 10篇马克思哲学
  • 8篇感性
  • 5篇马克思主义
  • 5篇马克思主义哲...
  • 5篇和谐社会
  • 5篇感性活动
  • 4篇引论
  • 4篇共产主义
  • 4篇黑格尔
  • 3篇证法
  • 3篇世界观
  • 3篇价值观
  • 3篇辩证
  • 3篇辩证法
  • 2篇断想
  • 2篇形而上学
  • 2篇意蕴
  • 2篇哲学变革

机构

  • 48篇辽宁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作者

  • 53篇王国坛
  • 4篇王东红
  • 2篇高跃
  • 1篇王静
  • 1篇邵芳强
  • 1篇刘丽
  • 1篇姜永刚
  • 1篇王东红
  • 1篇黄海洋
  • 1篇高冉
  • 1篇徐慧杰
  • 1篇韩东旭
  • 1篇许金龙
  • 1篇王咏梅
  • 1篇高冉

传媒

  • 4篇哲学研究
  • 3篇辽宁大学学报...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长白学刊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理论界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新视野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199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和谐社会的世界观基础
2015年
和谐是在差异性中寻找同一性,世界观是人们通过对世界普遍规律认识以达到思想上的普遍性。和谐社会是在保持个性差异的前提下,不同个体通过世界观修养以寻求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为人们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可能性。在世界观的修养中,要注意区分不同态度的世界观:有忽视个性差异,片面强调同一性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有专制主义色彩;有忽视同一性,片面强调差异性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通常自傲于自身的优越性而排斥他人,却反过来强制他人接受自己的世界观;也有在承认个性差异基础上寻求同一性的世界观,马克思就是这种世界观,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王国坛徐慧杰
关键词:世界观和谐社会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哲学劳动主题引论——兼与吴晓明教授对话被引量:3
2006年
吴晓明教授提出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是“意识内在性”,因而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分别以对象性的活动和此在走出了意识内在性,实现了现代哲学革命,这是因为对象性的活动和此在都具有“在外性”。但笔者认为,“在外性”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它很难破除内在自我意识的“总体性”。走出意识内在性的根本在于找到与自我意识相对立的异质性存在,只有走向异质性存在才能真正否定意识的内在性。“在外性”的实质即是异质性或否定性。黑格尔的否定只是在同质性范围内的否定,因而不是真正的否定。马克思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确立了物质生产劳动的否定性意义,这是他走出意识内在性的基础。
王国坛
关键词:意识内在性
马克思哲学劳动主题引论——兼与吴晓明教授对话
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主要围绕这个主题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本文作为引论主要是分析了马克思为什么走向劳动主题。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引向什么样主题不是任意的,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说,后来哲学家思...
王国坛
关键词:对象性活动唯心主义马克思哲学
文献传递
马克思正义观及其当代指导意义
2019年
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在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强调人的本质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财产的占有和分配要以劳动为原则;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和生产发展为尺度来评价社会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的公平合理性。由于中国在殖民侵略时期、冷战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受到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中国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状况与资本主义的长期扩张战略有直接关系。因此,中国摆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状况,建设和谐社会,马克思正义观必将发挥直接指导作用。
王国坛赵婷婷
关键词:正义观和谐社会
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人文意蕴被引量:2
2024年
受人文经济学命题的启发,本文试图探索马克思的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文意蕴。人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有过多种表现形式,如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它们的局限性在于都是以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来理解人、理解历史。而马克思则是在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劳动思想,不仅认为只有在劳动基础上才能合理地阐释人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而且认为人的问题主要聚焦在劳动身上,所以人的解放的实质与核心在于劳动解放。从劳动出发所理解的历史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只有诉诸劳动才能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所包含的人文意蕴;只有在劳动基础上才能真正揭露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虚假性;并且只有从一般劳动观点出发才能科学阐释共产主义的价值观。这些观点对人文经济学的思考或许带来一定的启发。
王国坛郭宇潮
关键词:人文主义共产主义人文经济学
论实践论的真理观
王国坛
关键词:实践观价值观
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
本文的主旨是探讨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联系。首先从古希腊奥运会谈起,界定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特质是自由而纯粹、崇高而神圣的拚搏精神;继而分析了孕育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的社会基础即'几何学式'的社会态势;再次通过'几何...
王东红王国坛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古希腊和谐社会
文献传递
感性的超越
王国坛
关键词:感性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自觉演进被引量:10
2019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和新的理论表征。生态文明观由"绿化""保护"的自为阶段进入"美丽中国"的自觉阶段;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进入到新时代的主动型关系;生态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形成整体性耦合关系;实践活动由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被动状态到新时代的主动状态;生态文明的演化从"天人合一""征服改造"提升到"和谐共生"的高级自觉阶段。
高冉王国坛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主动型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被引量:3
2008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把"以人为本"思想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理想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即实现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每一个人都获得了自由。要让每一个人获得自由发展,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这是以人为本思想所应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王东红王国坛
关键词: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