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健
-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非酮症高血糖伴癫发作一例
- 2021年
- 患者女性,58岁。因抽搐发作7年,加重3月余,于2021年8月20日入院。患者7年前乘坐电动自行车时突发肢体抽搐,自车上摔下,无意识障碍和严重外伤,急诊至外院诊断为癫,予奥卡西平0.30 g/次、2次/d和左乙拉西坦0.50 g/次、2次/d口服抗癫治疗,发作控制欠佳,每月发作3~4次。
- 高雨田刘文娟王克健黄作义
- 关键词:高血糖症病例报告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彩超检测MCA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高,且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1]。文献报道显示[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将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演变为痴呆。对于血管性认知功能缺损(VCI)评估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为主,该方法虽然能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但是对于患者预后判断价值有限[3,4]。近年来,彩超检测MCA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在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5]。为了探讨彩超检测MCA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患者50例,报道如下。
- 于佳楠魏春杰姜尧佳盛宝英韩凤杨晓玉王克健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血流速度彩超检测MCA认知功能损害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相关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02~2016-11于我院神经四科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研究者血浆的FIB和D-D水平,同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浆FIB和D-D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FIB和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高于轻度急性脑梗死组(P<0.05);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变化对病情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刘丽霞王克健邓陈松黄作义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对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转导通路激动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CTX⁃TNA2大鼠脑Ⅰ型星形胶质细胞系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组和tBHQ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标仪检测细胞氧化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NLRP3、IL⁃1β、IL⁃18及抗氧化相关基因HO⁃1、NQO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上述不同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F=8.676,P=0.003),SOD活性(F=5.818,P=0.013)和MDA含量(F=9.049,P=0.004),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F=17.926,P=0.003)、NLRP3(F=10.164,P=0.012)、IL⁃1β(F=13.472,P=0.006)、IL⁃18(F=8.292,P=0.019)及抗氧化相关基因HO⁃1(F=30.468,P=0.001)、NQO1(F=29.621,P=0.001)相对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降低(t=4.114,P=0.001),SOD活性降低(t=2.149,P=0.029),MDA含量升高(t=⁃2.852,P=0.015),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t=⁃3.759,P=0.009)、NLRP3(t=⁃4.119,P=0.006)、IL⁃1β(t=⁃4.747,P=0.003)、IL⁃18(t=⁃3.122,P=0.021)相对表达量升高,抗氧化相关基因HO⁃1(t=3.816,P=0.009)、NQO1(t=5.303,P=0.002)相对表达量降低;经tBHQ干预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升高(t=2.621,P=0.019),SOD活性增加(t=3.292,P=0.005),MDA含量降低(t=⁃4.160,P=0.001),Caspase⁃1(t=⁃5.916,P=0.001)、NLRP3(t=⁃3.647,P=0.011)、IL⁃1β(t=⁃4.193,P=0.006)、IL⁃18(t=⁃3.825,P=0.009)相对表达量降低,HO⁃1(t=7.805,P=0.000)、NQO1(t=7.483,P=0.000)相对表达量升高。结论氧糖剥夺可抑制抗氧化相关基因HO⁃1和NQO1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焦亡及氧化水平,进而抑制细胞增殖活性;Nrf2通路激动剂tBHQ则可促进HO⁃1和NQO1基因表达,提高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抗氧化水平,逆转星形胶质细胞焦亡,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高雨田王克健吴成吉黄作义
- 关键词:细胞低氧星形细胞
- 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探析己酮可可碱对癫痫大鼠脑内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2
- 2020年
-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探析己酮可可碱(PTX)对癫痫(EP)大鼠脑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实验纳入36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并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EP对照组(诱发EP发作)、PTX组(诱发EP发作+PTX预处理),每组12只。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记录EP发作率、发作潜伏期,断头处死取黑质、海马组织后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及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后空白对照组大鼠未见异常反应,PTX组EP发作率(33.3%)、发作等级[(2.14±0.40)vs(3.09±0.58)]均明显低于EP对照组,且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P对照组大鼠黑质、海马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相比EP对照组,PTX组黑质、海马组织MDA含量[(760.22±74.86)nmol/g vs(682.93±69.01)nmol/g·pro、(842.24±101.17)nmol/g·pro vs(705.46±80.87)nmol/g·pro]明显降低,GSH[(68.31±12.57)μg/g·pro vs(94.43±14.11)μg/g·pro、(64.27±10.28)μg/g·pro vs(87.36±11.11)μg/g·pro]、SOD[(95.34±8.72)U/mg·pro vs(120.60±10.04)U/mg·pro,(91.33±8.46)U/mg·pro vs(118.46±9.94)U/mg·pro]活性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P对照组大鼠黑质组织、海马Nrf2、H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PTX组黑质组织、海马Nrf2相比EP对照组,显著增加[(0.72±0.09)vs(0.30±0.04)、(0.34±0.06)vs(0.21±0.03)]、HO-1[(0.66±0.08)vs(0.34±0.05)、(0.48±0.08)vs(0.31±0.05)],NQ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0.48±0.07)vs(0.25±0.06)、(0.78±0.11)vs(0.68±0.07),P<0.05],且海马组织表达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黑质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PTX可抑制EP发作,改善EP发作早期大鼠脑内氧化应激状态,可能机制为PTX可特异性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
- 孙光涛戚询中邹春颖王克健黄作义
-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癫痫氧化应激
- 丁苯酞对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3-N-butylphthalide,NBP)对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采用CTX TNA2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构建氧糖剥夺模型,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型评估细胞活性,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评估氧化应激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基因[胱天蛋白酶(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caspase)-1、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 3,NLRP3)、IL-1β、IL-18]的mRNA表达变化,并分析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及其下游基因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1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其调控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氧糖剥夺组细胞活性(P=0.009)和SOD活性(P=0.013)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01);caspase-1(P=0.018)、NLRP3(P=0.021)、IL-1β(P=0.004)及IL-18(P<0.001)mRNA水平显著升高,Nrf2(P=0.035)及HO-1(P=0.023)表达显著降低。与氧糖剥夺组相比,NBP组细胞活性(P=0.015)和SOD活性(P=0.013)显著升高,MDA含量(P=0.002)降低;同时,caspase-1(P=0.002)、NLRP3(P=0.009)、IL-1β(P=0.004)及IL-18(P=0.004)mRNA水平降低,Nrf2(P=0.027)及HO-1(P=0.001)基因表达升高。结论NBP可改善氧糖剥夺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其可能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通路、抑制焦亡信号,缓解氧糖剥夺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潜在的细胞保护作用。
- 高雨田刘文娟金玉玲王克健
- 关键词:氧糖剥夺丁苯酞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部血管彩超分别测出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后的血管直径及原始血管直径并计算出颈动脉狭窄率,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分为颈内动脉狭窄组和颈内动脉正常组。结果:颈内动脉狭窄组与颈内动脉正常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TG、Hcy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TC、LDL-C、hs-CRP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狭窄率呈负相关(r=-0.41,P<0.05)。在控制颈内动脉其他相关因素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偏相关(r=-0.36,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因此,25羟基维生素D可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颈内动脉硬化。
- 邓陈松王克健姜冬雪孙玉林昊黄作义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NGF对神经干细胞内Mash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以Mash1为切入点,深入研究NGF反应性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传至第三代的神经干细胞,在含不同浓度NGF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诱导,采用RT-PCR法测定诱导后Mash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各实验组均有Mash1的表达,其中空白对照组表达最少,以NGF100mg/L组表达量最高。结论:NGF能够促进NSCs内Mash1的表达。
- 王克健孙光涛黄昕艳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胆碱能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
- 肌内效贴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源性肩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源性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源性肩痛患者27例,分别纳入对照组(14例)和肌内效贴组(13例);两组肩痛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为期4周;肌内效贴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目测类比法VAS和用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FMA)上肢运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同时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被动无痛屈曲角度,收集评估结果,对比两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4周康复治疗后,VAS评分均有降低,其中肌内效贴组分数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肩关节无痛屈曲角度较治疗前均扩大,其中肌内效贴组肩关节屈曲角度较对照组扩大更明显(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FMA评分均明显升高。肌内效贴组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肌内效贴可以减弱肩关节半脱位源性肩痛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扩大肩关节被动无痛屈曲角度。
- 孙光涛邹春颖戚询中王克健黄作义
- 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肩痛康复
- 蜡疗对偏瘫患者肩部肌群痉挛状态的改善及对肩痛的预防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蜡疗对偏瘫患者肩部肌群痉挛状态的改善及对肩痛的预防作用。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蜡疗组,每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8周常规康复治疗,蜡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改良Asworth分级和用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FMA)上肢运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统计肩痛患者人数,收集评估结果,对比两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8周康复治疗后,改良Asworth分级蜡疗组分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蜡疗组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蜡疗组减痛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能够缓解卒中后肩部肌群痉挛状态,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肩痛发生率。
- 戚询中孙光涛张伟邹春颖王克健
- 关键词:蜡疗肩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