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平金
- 作品数:84 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涝渍兼治的暗管排水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涝渍兼治的暗管排水设备,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除涝装置与降渍管;除涝装置包括:引流单元、导流管、出水单元与储水器;引流单元包括:多个引流件与引流筒;多个引流件包括第一引流件与第二引流件,第一引...
- 焦平金王少丽孟一斌许迪陶园刘静
- 文献传递
- 渍后控制排水对土壤水分和大豆生长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 2025年
- 农田涝渍会影响土壤水分运动和作物正常生长,采用大豆受渍测坑试验,探讨渍后排水控制深度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的渍后、渍中、渍前短期影响及生育期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减少排水控制深度将减小地下水埋深、地下排水量、排水历时和增大土壤含水率,渍后和分枝期分别是受影响最明显的短期和长期阶段。渍后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较对照先降低后逐渐恢复,SPAD、Pn、Gs的最大相对恢复值及其恢复增量均在50 cm排水控制深度时最大,SPAD恢复历时最短;开花结荚期株高、LAI、Pn和Gs受渍补偿最大且50 cm控制深度的Pn和Gs补偿最明显。受渍减少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叶、果、荚的减幅依次递增,单株实荚数降低为减产主因,50 cm排水控制深度的地上部减少量、减产幅度及产量构成降幅均最小。50 cm控制深度可作为淮北平原砂质壤土区适宜大豆生长的排水出口控制深度。
- 张威贤王少丽焦平金焦平金郑思宇
- 关键词:控制排水土壤水分生育期
- 水量调控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量调控设备,属于自然灾害防治领域。该设备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多个第一挡板与多个第二挡板;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分别位于分流沟断面的两端;每个第一挡板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腔体,多个第一挡板通过第一...
- 焦平金 夏小林 沈涛 许迪 孟一斌 于颖多
- 文献传递
- 基于涝渍胁迫预测作物产量的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涝渍胁迫预测作物产量的方法,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实际生产数据确定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中的各个常量;基于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中初始涝渍胁迫参数的计算公式和当前田间水深计算作物的初始涝渍胁迫...
- 焦平金关洪林刘路广王方方任贺靖徐景东
- 文献传递
- 外加碳源对污水灌溉系统氮素去除和作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07年
- 基于土柱实验,对有作物生长条件下的污水灌溉土地处理慢渗系统氮素去除和作物生长状况开展实验研究,探讨在灌溉原污水中添加有机碳对该系统去除氮素和作物生长状况产生的影响作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原污水中有机碳含量的逐渐增加,污水灌溉土地处理慢渗系统下排的水量有所增大,排水中的氮素(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淋溶量和化学需氧量有所增加,而作物的干物质量和吸氮量则明显下降;增加灌溉原污水中的有机碳含量,会影响污水灌溉土地处理慢渗系统去除氮素的效果和作物生长条件,在增加基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除氮量同时,造成作物生长水土环境的改变,导致作物产量显著下降。
- 焦平金许迪程先军
- 关键词:污水灌溉碳氮比氮素
- 一种山前冲积扇盐渍地治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前冲积扇盐渍地治理方法,属于土壤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土壤取样调查:取样范围以定点为中心,参考相近地区暗管铺设间距,形成3D*6D的取样范围;土壤质地分析:测定土样粒径,判断粘粒含量超过20%的弱透水土层...
- 陶园管孝艳焦平金王少丽刘静陈皓锐常晓敏贾壮壮董志玲
- 排水循环灌溉驱动的稻区水循环模型与评价被引量:9
- 2016年
- 排水循环灌溉可补充灌溉和减少涝水排放,具有缓解南方稻区旱涝急转和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潜力,但仍无有效的模型来模拟排水循环灌溉驱动下的水文过程。为此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并考虑稻田渗漏与降雨有效性条件下应用水量平衡估算水稻灌溉需水量,改进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模型估算排水量,再以塘堰为对象建立调蓄排水和灌溉需水的水平衡演算模型。在漳河水库灌区应用该模型发现,水稻种植区存在大量的排水可供灌溉利用,而排水循环灌溉利用量受灌排面积比、塘堰容积率和塘堰初始蓄水率的影响;提高灌排面积比和塘堰容积率能明显提高补充灌溉率和排水再利用率,当两者达到一定值时补充灌溉率和排水再利用率便稳定在最高值,补充灌溉率高达20%;补充灌溉率随塘堰初始蓄水率的增加而缓慢增至20%,排水再利用率先随初始蓄水率的增加而稳定不变,随后逐渐降低。排水循环灌溉驱动的水循环模型为合理匹配排水循环灌溉的塘堰或排灌规模提供有效方法。
- 于颖多焦平金许迪张雪萍
- 关键词:排水灌溉水循环补充灌溉塘堰SCS模型
-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剖面水盐分布与变化特征被引量:8
- 2021年
- 控制暗管排水可改变土壤水盐运移从而影响灌区盐渍化程度和土壤水分状况。为探讨土壤水盐分布与变化及其受控制排水与间距的影响,以河套灌区义长试验站暗管排水试区为对象,选取玉米生长期内典型灌溉周期开展研究。分析了控制排水及其间距变化下土壤水盐剖面静态分布与动态变化及灌水前后土壤水盐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与自由排水比,控制排水提高了土壤剖面8.27%的相对含水率,增大了灌水期的含水率增幅,减少了间歇期的含水率降幅;控制排水还提高了土壤剖面盐分的分布均匀性,灌后的水平与垂向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45.88%和32.55%;同时,控制排水降低了土壤剖面36.73%的盐分含量,增大了灌水期29.17%的剖面脱盐区域,减少了间歇期14.29%的剖面积盐区域。控制排水基础上减少间距降低了灌水期的含水率增幅并增加了间歇期的含水率降幅,提高了灌前土壤盐分的水平分布均匀性却降低了灌后土壤盐分的水平分布均匀性。控制排水较高的盐分分布均匀性和脱盐效率及保墒效应有助于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 迟碧璇史海滨许迪焦平金
- 关键词:土壤水分盐分暗管脱盐率
- 一种农田生态排水方法及其调控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生态排水方法及其调控装置,属于农业排水与减灾技术领域,其中农田生态排水方法是通过调控农田、沟道和塘堰之间及其内部水量运动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排水方法,农田生态排水方法由排水理念生态化、排水工程构型生态...
- 焦平金张雪萍许迪王少丽魏效凤刘路广徐楠楠
- 汛期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研究被引量:36
- 2009年
- 基于2007年汛期降雨径流观测实验数据,分析了作物种植模式差异对地表径流、土壤侵蚀累积量和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累积量的影响,评价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的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及其构成差异。结果表明,与裸地处理相比,汛期末棉花和黄豆作物种植模式下的地表径流、土壤侵蚀累积量分别减少21.1%和49.5%以及54.5%和71.1%,不同形态氮磷地表径流流失累积量明显下降。可溶性氮磷流失与地表径流累积量密切相关,颗粒态氮磷流失与土壤侵蚀强度密不可分,可溶性氮磷成为棉花和黄豆作物生长中期农田氮磷地表径流流失的主体成分。在淮北平原汛期种植黄豆、棉花等作物,可起到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重要作用。
- 焦平金许迪王少丽
- 关键词:降雨地表径流氮磷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