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颜芹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朐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腹腔
  • 3篇超声
  • 2篇胆囊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坏死
  • 2篇腹腔镜
  • 2篇病例
  • 2篇病例报告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囊坏死
  • 1篇胆囊颈
  • 1篇胆囊扭转
  • 1篇胆囊收缩
  • 1篇胆囊收缩功能
  • 1篇胆囊收缩素
  • 1篇低龄
  • 1篇淀粉酶
  • 1篇丁苯

机构

  • 11篇临朐县人民医...

作者

  • 11篇沈颜芹
  • 9篇侯俊光
  • 3篇段华
  • 1篇赵光忠
  • 1篇魏海霞

传媒

  • 5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纤维化程度对行腹腔镜下ALPPS术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程度对行腹腔镜下ALPPS术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残肝体积、手术间隔时间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合并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下ALPPS术患者共42例,其中,轻中度肝纤维化患者共28例设为A组,重度肝纤维化患者共14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完成率,残肝体积增加情况、手术间隔时间及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等。结果:A组患者手术完成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残肝体积增加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手术间隔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A组患者术后24h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于重度肝纤维化,合并轻中度肝纤维化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腹腔镜下ALPPS术治疗在增加残肝体积、缩短手术间隔及保护肝脏功能方面优势明显。
侯俊光沈颜芹
关键词:肝纤维化巨块型原发性肝癌肝功能
脾脏原发性淋巴肉瘤1例
2005年
患者男52岁。因消瘦、乏力伴左上腹隐痛不适2个月人院。体格检查:慢性病容,体质消瘦,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略显苍白。心肺无异常。左上腹膨隆饱满,可触及一约16cm×12cm大小包块,质硬,压痛,较固定,活动差,边界不清;腹软,肝脏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腹水征阻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50×10^9/L,红细胞2.45×10^12/L,血红蛋白76g/L,血小板118×10^9/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
侯俊光沈颜芹段华
关键词:病例报告超声诊断
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疼痛、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疼痛、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介质水平、能量代谢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胃肠道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3 d前列腺素E_(2)、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Y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前列腺素E_(2)(162.05±13.25)ng/L、神经生长因子(262.21±20.82)ng/L、神经肽Y(139.65±12.15)ng/L均较对照组的(181.82±16.72)、(271.16±21.96)、(160.91±15.20)ng/L更低(P<0.05)。两组术后3 d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转铁蛋白(2.97±0.34)g/L、视黄醇结合蛋白(19.27±1.39)mg/L、前白蛋白(252.95±16.38)mg/L均较对照组的(2.10±0.25)g/L、(17.19±1.02)mg/L、(221.03±13.78)mg/L更高(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丙二醛、氧化型谷胱甘肽均较术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丙二醛、氧化型谷胱甘肽均较对照组更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术后3 d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均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术后60 d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侯俊光沈颜芹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手术结直肠癌胃肠道功能
手术治愈有机磷中毒致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
2005年
患者女20岁。因自服敌敌畏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5小时于2001年5月23日由当地医院转本院急诊科给予洗胃,应用阿托品、解磷定、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神志转清。5月24日自称腹痛,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效差。5月25日腹痛加剧,不能坚持。腹穿抽出暗红色液体。考虑(1)腹腔脏器破裂?(2)宫外孕?实验室检查:血HCG阴性,尿HCG阴性。腹部B超提示(1)腹腔积液(2)胃破裂?请妇科会诊排除了宫外孕可能,
侯俊光沈颜芹段华
关键词:手术治疗有机磷中毒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剖腹探查术淀粉酶
穿孔性阑尾炎手术中甲硝唑冲洗的临床应用
2005年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因阑尾穿孔后腹腔中积有脓液毒性高,所以术中必须注意腹腔和刀口的清洁处理,以避免和减少术后感染的可能。传统的生理盐水腹腔刀口冲洗法术后感染率较高,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在穿孔性阑尾炎手术中采用甲硝吐腹腔刀口冲洗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术后腹腔和刀口的感染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侯俊光沈颜芹
关键词: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甲硝唑腹腔感染
低龄大肠癌6例误诊分析
2005年
大肠癌通常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30岁以下低龄患者相对较少,因不易被警惕而常造成误诊和延误治疗。以下病例是在工作中遇到的6例30岁以下低龄大肠癌患者误诊报告,为吸取经验教训特作一总结分析。
侯俊光沈颜芹段华
关键词:大肠癌误诊痔疮乙状结肠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对不同病灶的检出情况,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情况;比较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结果金标准诊断结果显示,72例患者中47例为恶性,25例为良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6例为恶性,26例为良性;CT检查27例为恶性,45例为良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95.83%、96.00%、95.74%,均高于CT检查的55.56%、76.00%、44.68%(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规则形态、钙化、回声不均、边缘模糊、病灶血流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0.56%、69.44%、93.06%、95.83%、51.39%,均高于CT检查的65.28%、50.00%、70.83%、76.39%、25.00%(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检出率为74.47%,显著高于CT检查的51.06%(P<0.05)。恶性甲状腺肿瘤的Vmax(30.15±5.46)cm·s、Vmin(6.47±1.53)cm·s、RI(0.89±0.15)均显著大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15.22±5.15)cm·s、(3.71±0.56)cm·s、(0.42±0.07)(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较优,其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助于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沈颜芹侯俊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癌
丁苯酞软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巴塞尔指数(B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魏海霞赵玉苓沈颜芹冯恩娥刘成洲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软胶囊神经功能自理能力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对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3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其中3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42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术(EMIC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结局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EMIC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进行定点测试,并在测定同时采取两组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胆囊收缩素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EMIC组手术时间高于LC组[(84.6±11.4) min比(72.1±13.6) min,t=4.076,P< 0.05],但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11.3±4.8) ml比(19.6±5.5)ml,t=3.715,P<0.05],术后并发症亦明显降低(2.38%比16.14%,x2=4.469,P< 0.05),且随访期无复发病例.两组患者的术前胆囊收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EMIC组分别为(33.6±10.6)、(49.4±12.7)、(63.4±14.6) ng/L,LC组分别为(21.4±9.1)、(11.3±7.4)、(6.7±2.7) ng/L,EMIC组均显著高于LC组(t=3.472,17.514,31.472,P<0.05或<0.01).术后1个月,EMIC组的胆囊收缩率较术前显著减小[(22.8±4.5)%比(39.2±7.6)%,t=6.003,P<0.05],术后6个月,EMIC组的胆囊收缩率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2个月,EMIC组的胆囊收缩率较术前显著升高[(48.8±7.6)%比(39.2±7.6)%,t=3.054,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进一步优化内镜手术的微创优势,并且能够在保障结石清除率的基础上维持胆囊的收缩功能,在胆囊良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侯俊光沈颜芹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手术胆囊收缩功能胆囊收缩素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断中诊断效能分析
2024年
分析彩超在肝血管瘤中诊断价值。方法 72例疑似肝血管瘤患者就诊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均行二维超声及彩超诊断。结果 以造影检查+病例检查作为金标准,彩超诊断效能指标均较二维超声高,P<0.05。结论 彩超用于肝血管瘤诊断中,诊断效能高,与金标准一致性高,能够作为临床诊治血管瘤依据,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沈颜芹
关键词:肝血管瘤彩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